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

喻大昭

半月刊

0439-8114

hbnykxzz@126.com

027-87389334

430064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湖北农业科学/Journal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黄冈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业核心期刊”,1997~2004年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该刊以为科研、生产和“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学术性和实用性为特色,面向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科技人员,报道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栏目有:专论、生物技术、栽培?育种、土肥?植保、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农业工程、检测分析、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无人化农机路径寻优研究

    杨会甲张亚军王鹏杰王东...
    247-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慧农业中复杂环境下无人化农机路径规划寻优过程中存在的迭代速度慢、路径安全性较低等问题,融合人工势场、量子行为以及基于B样条的平滑策略提出了混合蚁群算法.该方法在迭代初期引入人工势场法,以解决迭代速度慢问题以及实现全局最优平衡;在路径寻优的中期加入量子行为优化信息密度阈值,改进算法状态选择概率,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以提高获取优质解的能力;在迭代后期融合基于B样条的平滑策略,优化最优路径,提高无人化农机避障能力.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无人化农机在复杂环境作业时,路径寻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路径优化响应速度提升了73倍,路径优化后距离缩短超过11.8%.

    智慧农业无人化农机路径寻优混合蚁群算法避障人工势场

    基于传感器阵列的小黄鱼新鲜度检测电子鼻设计

    黄灿灿陈亚龙陈海根
    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设计一款可用于农产品新鲜度测定的电子鼻,以小黄鱼为研究对象,在恒定条件下开展腐败试验,以传感器响应值为自变量,小黄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为因变量,并分别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小黄鱼鱼肉品质等级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对比3种模型对TVB-N值预测的相关系数R和平均误差百分比RE-mean,分析模型性能优劣.结果表明,利用预测模型电子鼻能够分辨出小黄鱼的新鲜腐败样品,应用BP神经网络的预测算法对样品实现最好的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最小二乘法预测模型性能较差.

    电子鼻新鲜度挥发性盐基氮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法BP神经网络

    基于光谱反射率的甘薯叶片钾素营养监测与诊断

    鲁燕君王旭伟胡继杰陈少杰...
    257-26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商薯19和心香 2个甘薯(Ipomoea batatas)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梯度钾素处理测定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分别构建基于比值植被指数(RVI)的甘薯叶片钾含量和钾营养指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RVI与叶片钾含量构建的线性模型表明,RVI(R1 598 nm,R1 771 nm)对甘薯叶片钾含量的预测精度较高,回归方程为y=58.601 0x-58.446(R2=0.741 4,RMSE=0.83),采用验证数据对线性模型进行检验,模型对不同钾肥水平处理下的甘薯叶片钾含量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R2=0.732 4,RMSE=0.85);RVI与钾营养指数构建的线性模型表明,RVI(R700 nm,R1 385 nm)对甘薯叶片钾营养指数的预测精度较高,回归方程为y=6.032 9x-0.833(R2=0.768 8,RMSE=0.15),采用验证数据对线性模型进行检验,模型对不同钾肥水平处理下的甘薯叶片钾营养指数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R2=0.639 5,RMSE=0.20);利用RVI能够较好监测与诊断甘薯钾素营养.

    甘薯(Ipomoeabatatas)光谱反射率钾素营养监测诊断

    基于无人机图像检测的林业虫害监控预防

    邱雅林刘向龙何小军赵庆龙...
    26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有基于无人机图像的虫害监控方法效率低效果差,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构建了基于无人机的林业虫害检测框架,将浅层网络提取的特征信息传递到深层网络,并通过剪枝和批量归一化折叠对模型进行了轻量化改进.结果表明,训练过程中各模型趋于稳定时,改进后的YOLOv4模型平均准确率达97.38%,计算成本和存储需求较原始的YOLOv4已分别降低17.81个百分点和23.38%;平均检测正确率比改进前高12.75个百分点.

    无人机虫害监控图像检测YOLOv4模型

    基于水文气象因子的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预测

    吴成秋曹召丹赵小二吴宏宇...
    26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流域下游禹城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禹城站通量塔观测的碳水通量和水文气象数据,基于特征重要性方法确定影响农田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的主控环境因子.基于所有环境因子和主控环境因子分别构建碳通量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决定系数(R2)评估测试集的模型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影响禹城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主控环境因子为净辐射、土壤温度、饱和水汽压亏缺、土壤含水量.与单一模型相比,集成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单一模型中,MLPRegressor模型预测性能较好,R2为0.830,MSE为3.113,MAE为1.283.集成模型中,XGBRegressor模型预测性能较好,R2为0.845,MSE为2.838,MAE为1.149.采用主控环境因子与采用全部环境因子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相似预测性能.

    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预测水文气象因子机器学习模型

    江西省57个淘宝村的发育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

    王芳李晗丁志伟
    281-288,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分析技术评价淘宝村发育水平的时空特征并解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发育等级上看,总体呈赣北、赣南地区发展优于赣中地区的特征,发育水平高值区和低值区在赣南地区"交错式发展",中等水平区广泛分布,呈以南昌市和赣州市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式发展的格局;从时间上看,缓慢起步阶段(2013-2016年)以红星村为起点扩散形成4个淘宝村,平稳增长阶段(2017-2018年)以每年4个淘宝村的增量稳步提升,快速蔓延阶段(2019-2021年)裂变式增至57个淘宝村;淘宝村数量和发育水平的核密度空间分布上虽然均呈现出"整体少量零散、局部相对集中"的不均衡现象,但在赣北形成了三角形高密度值区;淘宝村空间扩散的初期阶段以"点状"独立式发展为主,扩散中期依托专业带动,以点为核心向四周"以点带线"式发展,到了扩散后期主要以共同发展和政府扶植为主,进行"以线织网"式交织扩散;从影响因子看,淘宝村的发育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基础、交通水平和平台支撑是主要影响因素,服务水平、互联网水平和信息通讯对淘宝村的发育有正向影响.

    淘宝村发育水平时空特征扩散类型地域模式影响因素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学理逻辑、评价与策略——以四川省为例

    马晨李瑾李泽欣
    28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数字化视角,围绕数字化的核心要素及特征,阐述了数字化打破乡村治理壁垒、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的学理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治理数字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对其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进行指标评价.经测算,四川省乡村治理数字化综合实现程度为71.73%,整体处于乡村治理数字化初级发展阶段;从维度来看,乡村党建数字化的实现程度最高,达74.94%;从区域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实现程度为74.81%,引领四川全省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优化升级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探索数字化应用场景、重视多元参与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开展乡村数字治理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优化升级策略,助推四川省乡村治理数字化发展.

    乡村治理数字化学理逻辑评价指标水平评估推进路径四川省

    数字经济与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马莉唐蜜
    296-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30省(市、自治区)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构建实证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异质性、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间接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因此,要加强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各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技术为支撑,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意识.

    数字经济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国政研究组揭示泛素连接酶SlCOP1-1调控番茄果实抗灰霉菌的作用机制

    封3页

    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团队揭示根肿菌抑制植物免疫的新机制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