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李凌杰

双月刊

1008-4444

xb3381@ncwu.edu.cn

0371-69127217

450011

河南省郑州市北环路36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主办,其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淠史杭水利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承、体系建构与发展路径

    张亮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淠史杭工程是江淮地区水利工程的典范,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成就的标志性成果,是红色水利遗产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智慧与哲理.淠史杭灌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修的一个世界级灌区,它不仅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水利功能,还具有文化遗产属性,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淠史杭文化遗产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将单体文化遗产点进行空间整合,形成景观、文化、生态和社会四位一体的遗产保护体系,对推动水利工程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的转变、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水域经济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淠史杭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体系建构发展路径

    沈括《梦溪笔谈》中的水利文献及其价值述论

    王卫波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梦溪笔谈》中的水利文献是沈括从事治水实践与水利研究的具体体现,主要集中在"辩证""官政""权智""杂志"等类目中,内容涉及河流考辨、水理水性认知、水利工程技术、防洪抗洪、察访运河故道等.《梦溪笔谈》中丰富而又专业的水利文献载录,与北宋的治水制度、王安石变法以及沈括多年为官从事水利实践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些水利文献是中国古代水利文献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承载着沈括丰富的水利思想,也为当下的水利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沈括《梦溪笔谈》水利文献治水制度价值

    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制研究

    桂黄宝张志昊李文静胡珍...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技术创新对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本研究选取 2013-2022 年中国 30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构建回归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绿色技术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②全要素生产率在绿色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之间起正向促进的中介作用;③绿色技术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呈现出"中部>东部>西部"的格局.基于此,提出以下管理启示:加快绿色发展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地区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绿色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中介作用

    青年非理性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个体特征"和"产品特征"的双重视角

    赵德昭韩宁李洁朱佳欣...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作为国家的先锋力量,引导其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念尤为重要.近年来,网络亚文化成为青年群体中盛行的潮流新态势,伴随网络亚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相互碰撞和渗透,青年非理性消费现象层出.为深入探究青年非理性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应,基于"个体特征"和"产品特征"的双重视角,运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发现:①仅考虑"个体特征",就业情况的改善对青年非理性消费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②仅考虑"产品特征",价格接受度的提高对青年非理性消费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质量满意度和实用性满意度的提高对青年非理性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同时考虑"个体特征"和"产品特征",实证结论仍然成立.有鉴于此,品牌方应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舆论宣传、规范媒介行为,促进网络亚文化的健康运行,引导青年适度消费,进而实现青年群体从狂热的"为爱买单"向理性的"为质买单"转变,最终构建"亲清型"文化产业生态.

    青年非理性消费Logistic回归模型网络亚文化

    "双碳"目标下农村数字经济助力农业碳减排的法治保障研究

    逯达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可以有效助力农业碳减排,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农村数字经济助力农业碳减排的作用机制包括实现农业数字化、加强农村数字设施建设和实现农业数字化的科技创新供给.农村数字经济助力农业碳减排蕴含的法理包括公平价值、效率价值、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等.我国应加强农村数字经济相关立法,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助力农业碳减排立法,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助力农业碳减排的宣传教育立法.国家公权力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应当充分参与农村数字经济助力农业碳减排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农村数字经济农业碳减排法治保障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伦理的敏捷治理

    雷浩然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科技伦理治理的深层逻辑,使得传统治理范式的局限性逐步显现.为此,有必要将快速应对场景变化的敏捷治理范式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伦理治理领域,以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系统提升.在敏捷治理的价值目标方面,应恪守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的治理态度,坚持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治理思路,确立快速、灵活应对科技伦理挑战的治理目标.在敏捷治理的实现路径方面,应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敏捷治理体制,确立具有全面性、适应性、动态性特征的敏捷治理标准,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敏捷治理框架,构建领域发展均衡、国际协同合作的敏捷治理体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伦理治理敏捷治理治理范式革新

    终身监禁制度扩大适用范围的正当性及路径

    丁华宇孟念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身监禁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对贪污罪和受贿罪慎用死刑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慎用死刑、削减死刑罪名的趋势下,终身监禁扩大适用范围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索终身监禁扩大适用范围的路径,应对比借鉴域外国家立法经验,考察国外司法现状.终身监禁扩大适用范围的正当性在于其兼具报应和预防的刑罚功能,在死刑改革背景下承担着限制和替代死刑的使命.终身监禁应在严格限制适用条件的前提下构建扩大适用体系,同时以特赦制度作为救济途径,彰显刑法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罪犯进行教育和改造.

    终身监禁死刑刑事政策扩大适用范围

    过失危险犯的证立与展开

    张小莉赵冠男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立过失危险犯,符合刑法的公正价值,因应刑法的保护机能,具有现实必要性.过失犯罪包含危险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的应有之义,而分则中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属于典型的过失危险犯.过失危险犯中的"危险"是一种现实、严重和紧迫的危险状态,故应仅限于具体危险犯.为了有效限缩过失危险犯的认定范围,还需根据新过失论严格审查行为人的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

    过失危险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具体危险犯新过失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

    杨六栓樊家怡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应有之义,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内在要求.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思维、数字素养、数字环境、保障机制四个方面面临挑战.为此,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从深化转型认识、培育数字素养、推进基座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做出努力,以探索数字思政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打造数字思政的校园环境、保障转型工作的有效开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升臻李俊奎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 40 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无法回避的元问题.从 1984 年至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经历了萌芽、发展及反思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学界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属性论、灌输论、互动论和精神生产论等观点,丰富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然而,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依然存在重视静态研究而忽视动态研究、重视阶级社会本质研究而忽视非阶段社会本质研究、重视逻辑性研究而忽视学科整体性研究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重要趋向是:坚持以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为视角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注重本质研究的层次性,深化不同层次本质之间的内在逻辑;注重本质研究的学科整体性,推动创建元思想政治教育学.文章有助于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新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同步发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