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学刊
河北学刊

双月刊

1003-7071

hbxk282@163.com

0311-83032440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

河北学刊/Journal Hebei Academic Journal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家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创刊20多年来,以传承文化、推动学术为己任,以科学性、探索性、前沿性为追求,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为繁荣社会科学事业、促进三个文明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何以建构

    王春城郭一文
    19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回应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诉求的必然要求,而现实图景的生成,需要从学理上探究其系统建构逻辑,明确其价值意蕴、要素体系与行动框架.顺应乡村治理方向的时代变迁,建构乡村治理共同体,要响应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公共价值,这些价值意蕴促使乡村治理共同体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内涵集中体现在组织、价值、行动、利益等要素的关联契合之中,组织架构、价值理念、行动指向、利益成果可作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体系.以价值意蕴的指引和要素体系的支撑为基础,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具体行动可通过以主体互嵌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以价值融通重塑乡村治理理念、以协同共治完善乡村治理方式、以利益聚合共享乡村治理成果四个方面入手,以乡村治理共同体推进乡村治理的网络化、共识化、协同化和共享化,从而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塑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乡村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王鹏王向清
    202-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乡村数字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具有多重实施路径,通过"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与"技术的现代化",立体构成赋能进程的运作机理.在赋能过程中所呈现的实践悖论具体表征为乡村数字化治理需求显现脱节情形、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伴生缺失风险、乡村数字化治理专业人才短缺、乡村数字化治理泛起内源动力不足、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愈加凸显等客观现象,从而阻滞了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进程.为消解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偏差,应实现治理内容的有效融合与治理需求的有效对接,助推数字设施的广泛普及与乡村资源的充分开发,推动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育与治理主体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内源动力的有效激活与公共合作精神的最终形成,提升新质技术的发展水平与赋能发展的制度保障.

    新质生产力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风险规避

    日本知识界认知中的五四运动

    曹萌
    210-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运动爆发后,日本主流舆论将其定性为"排日运动",多指责中国青年学生排斥日本,认为英美势力与中国亲英美派政客煽动青年学生促成了"暴动".部分日本在华媒体人和以吉野作造为代表的日本新知识分子以及大阪报刊《大正日日新闻》却肯定了五四运动体现出的进步思想,呼吁日本民众理性看待中国的民众运动.其中,《大正日日新闻》1920 年新年号连载"中国名士之对日意见",这些意见集中介绍了五四运动、新思想运动的真义,体现了五四运动后日本知识界对中国新思想的关注,同时也呈现出日本对华观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五四运动中日关系吉野作造《大正日日新闻》

    巩固、发展与抗日:中央红军东征期间与各方势力之周旋

    郑康奇
    218-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5年底,红军在陕北会师后积极进行扩红与筹粮运动.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进行东征,以图缓解陕北地区兵员、粮源的紧张局面.1936年2至5月,中央红军东渡黄河与阎锡山部作战,蒋介石也借机派兵进入山西.在红军东征的过程中,双方高层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与博弈.中共在东征中积极争取张学良与杨虎城部,统一战线策略取得了成功.这一时期,国际政治局势变幻莫测,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也产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在与国际国内各方的政治博弈中,中共的政策逐渐走向成熟,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红军东征扩红政治势力抗日战争

    投稿须知

    河北学刊杂志社
    封3页

    《河北学刊》2024年总目录

    后插1-后插6页

    书讯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