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农业科技
中南农业科技

邵华斌

月刊

hbxm87389001@163.com;hbxm@chinajournal.net.cn

027-87389001

430064

武汉武昌南湖瑶苑1号

中南农业科技/Journal South-Centr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0年,重点报道本省畜牧兽医战线上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刊物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养殖场家,突出实用,及时反映畜牧生产成绩、问题、措施及对策。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为全省畜牧兽医科研、生产和教学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威市夜间灯光数据与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方学儒盛永财罗益寿苏珍珍...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武威市 2013-2019 年的夜间灯光数据(Night-time lights data,NTLD)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通过趋势分析法对武威市人类空间活动强度和地表植被覆盖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武威市人类空间活动强度对地表植被扩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武威市2013-2019年人类空间活动强度整体不断增加,各县区人类空间活动强度排名依次为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民勤县;武威市2013-2019年地表植被覆盖呈显著的南北差异,地表植被扩张以古浪县为主要区域,地表植被缩减以民勤县为主要区域;武威市2013-2019年人类空间活动扩展区域整体高于其缩减区域,地表植被扩张区域整体低于其缩减区域;武威市人类空间活动强度与地表植被扩张之间存在4种作用关系,分别是人类空间活动强度增强促进地表植被的扩张,人类空间活动强度低且地表植被的扩张速度缓慢,人类空间活动强度低对地表植被扩张影响小,人类活动强度抑制了地表植被的扩张.

    植被覆盖夜间灯光数据(NTLD)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空间自相关分析武威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

    丘一仙樊文研童彩娇庞杏芬...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中药材中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以1%甲酸乙腈浸润,经乙腈提取后,再经QUECHERS技术净化,制备供试品溶液;以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基质中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检出限在0.05~8.06 μg/kg.在40、120、240 μg/kg这3个浓度水平下,天冬基质中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平均回收率为71.46%~118.60%,相对标准偏差为0.19%~12.77%.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满足葛根、淮山、天冬、郁金、姜、莪术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中药材检出限平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

    一测多评法测定华蟾素片中五种成分的含量

    李亚军罗川徐贝贝张亮...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以沙蟾毒精为参照物,通过建立其与日蟾毒它灵、蟾蜍它里定、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远华蟾毒精4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华蟾素片总配基类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华蟾素片中这5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以沙蟾毒精为内参,日蟾毒它灵、蟾蜍它里定、去乙酰华蟾毒它灵、远华蟾毒精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20、1.062、1.036、1.077.各校正因子耐用性、重复性良好.16批次华蟾素片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结果接近,无显著差异.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华蟾素总配基类多指标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华蟾素片含量相对校正因子一测多评法外标法

    不同加工方式对川党参营养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李大荣张雅娟邹明星周武先...
    65-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最适合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加工条件,通过测定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方式下川党参的总黄酮、可溶性蛋白、总生物碱、多糖及炔苷含量,探究不同干燥加工方式对川党参营养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和50℃烘干处理下,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川党参黄酮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整根干燥的川党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3mm的川党参.切片厚度相同时,45℃烘干的川党参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50℃和55℃;55℃条件下,3 mm厚度的川党参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整根处理.相同温度下,3 mm多糖含量显著低于整根处理;50℃和55℃条件下,3 mm的川党参炔苷含量显著高于50 mm和整根处理.真空冷冻干燥的川党参,其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50℃整根烘干传统加工处理(CK),其中整根、-40℃、真空度80 Pa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川党参总生物碱和多糖含量均显著低于传统加工处理.50 mm、-50℃、真空度80 Pa处理和10 mm、-30℃、真空度90 Pa处理的川党参炔苷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对照.表明烘干温度和切片厚度均会影响川党参药材营养及药效成分的含量,适宜的烘干温度和切片方式能有效减少药效成分的流失.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对川党参药效成分的影响取决于切片厚度、温度以及真空度.综上,以炔苷含量作为主要考评指标,结合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川党参最适宜的热风烘干条件是温度50℃、切片厚度3 mm;最适宜的真空冷冻干燥加工条件为温度-50℃、切片厚度50 mm、真空度80 Pa.

    川党参(CodonopsistangshenOliv.)加工方式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营养成分药效成分

    嗜酸乳杆菌发酵培养基与发酵工艺优化

    熊昌武覃先武徐娅朱亚军...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是食品加工与膳食补充剂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益生菌菌种.国内乳酸菌发酵大部分使用动物源、植物源性的有机氮源原料,具有一定生物安全和过敏源风险.以安全无过敏源的食品级酵母浸出物为唯一有机氮源,利用单因素筛选、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嗜酸乳杆菌的食品级培养基配方为40 g/L葡萄糖、25 g/L酵母浸粉FM502、2 g/L柠檬酸氢二铵、0.290 g/L硫酸镁、0.125 g/L硫酸锰、3 g/L吐温80.经发酵工艺优化,确定接种量7.5%(V/V),初始发酵pH 6.5,过程恒定pH 4.5,培养14h获得嗜酸乳杆菌最终活菌数为3.5×109 CFU/mL,达到行业生产水平.该结果可为更安全的微生态产品的开发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微生态产品的安全性.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生物量酵母浸粉食品级培养基发酵工艺

    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方法与模型

    简咏梅彭劲松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植区气候环境是决定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开展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有利于掌握鹰嘴豆品质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鹰嘴豆的生长过程可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7个生育期,主要气候影响因素包括气温、水分、光照等,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指标判别法开展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鹰嘴豆气候品质认证模型由鹰嘴豆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评分、当年鹰嘴豆品质关键生育期指标评分和鹰嘴豆生产管理条件指标评分3部分构成,涉及10℃以上积温、≥35℃高温日数、湿润指数、生育期平均气温、生育期降水量、生育期≥5℃积温、苗期冻害、分枝期至开花期阴雨、开花期至鼓粒期干旱、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质量安全规范规范、品质抽查等14个具体指标,结合指标权重计算后得到综合评定.

    鹰嘴豆(CicerarietinumL.)气候品质认证方法模型

    罗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地力提升措施的应用及效果

    熊伟江路霞池鹏吴雨...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罗田县为例,根据当地实践情况制定地力提升措施,通过对地力提升工程措施实施前后土壤理化性质、耕层质地结构以及水稻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工程实施对地力提升的作用,概括了此类地力提升措施的应用效果,如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提升作物产量等.

    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地力提升措施应用效果湖北省罗田县

    宁夏引黄灌区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及建议

    陈永伟徐灿张敏杨波...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对农业高产的追求已从高肥高水向生产资料高效利用转变,但在转变农业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因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农业用水过量导致土壤养分降低、板结,造成耕地生产能力降低,因此,保护耕地质量,应用先进的技术恢复和提升耕地质量,保障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系统分析了耕地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耕整地、水肥一体化、绿肥养地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归纳,表明开展各种提升耕地质量技术模式均能达到相应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通过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来控制耕地质量,构建宁夏引黄灌区地力提升及耕地质量控制新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健康协同提升.

    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建议宁夏引黄灌区

    特早熟温州蜜柑肥之曙在宜昌市的引种表现及高接栽培技术

    黄俊卢梦玲杨清华谢亚超...
    90-9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特早熟温州蜜柑肥之曙的接穗进行高接换种,2020-2023年连续对其在宜昌市的生长适应性、果实性状表现及品质等进行观察.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宜昌市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具有高坐果率、易丰产和强抗逆性.果实不易裂果,不易浮皮,完全成熟时果面光滑,色泽橙红,卖相极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最高可达14.5%.相较宜昌市其他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挂树采收期在10d以上,销售期长,适合进行完熟栽培以生产优质果.

    特早熟温州蜜柑肥之曙引种表现高接栽培技术湖北省宜昌市

    惠州市油茶低产林成因分析与改造技术

    刘德浩钟小华陈智涛周小峰...
    93-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中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生命周期长、抗逆性强、全身都是宝等特性,既是良好的荒山造林树种,又是高价值的粮油作物,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油茶林分中低产林面积占比较大,为了提升油茶林分质量和茶油品质,以惠州市为例,分析了油茶低产林成因,分低产老林改造和低效中幼林改造2个方向,从生长诊断、密度调整、品种改良、树体培育、水肥管理、花果调控、病虫害防控7个方面阐述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旨在改善惠州市油茶低产林,促进惠州市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低产林成因分析改造技术广东省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