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信息通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信息通信
长江信息通信

李国淼(兼)

双月刊

2096-9759

xxtx@263.net xxtxbjb@163.com

027-85586786,88615253

430022

武汉市汉口发展大道180号6楼

长江信息通信/Journal Changjia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创办较早的行业期刊,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期刊各类奖项,多年来深受通信领域专家学者、经营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的肯定与支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企业债券违约预警模型

    胡传胜周志国
    173-17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数据方法构建企业债券违约预警模型,利用逻辑回归、XGboost、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结合企业用电、财务等多维数据,搭建企业违约预警指标体系,训练并预测当期企业债券违约概率,划分企业风险等级,降低投资风险.

    债券违约投资风险逻辑回归XGBoost算法支持向量机

    电气自动化通信网络信道数据低时延传输方法

    周莉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气自动化通信网络节点数目的增多,不同网络的节点发生冲突,其干扰数目都会增加,进而影响网络中数据传输速率,对此,提出电气自动化通信网络信道数据低时延传输方法.首先,构建网络信道数据低时延模型,实现对数据传输的调制.其次,分配并选择最小干扰在线网络信道.最后,实现网络低时延数据实时传输,做到最大限度地增加数据流量传输速率,提高网络性能.实验结果:该方法对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明显大于其余两种方法,传输时延更低,可以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电气自动化通信网络信道二级用户数据传输低时延传输

    基于轻量化5G核心网的智能化码头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

    段树侠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轻量化5G核心网的智能化码头网络架构的设计与实现,旨在设计一种适用于码头环境的高效、可靠的通信网络方案.针对码头环境中的通信需求,设计了智能化的网络架构,包括无线网对接设计及核心网组网设计.同时介绍了关键技术的实现.基于轻量化5G核心网的智能化码头网络架构能够满足码头环境中的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等通信需求,并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为码头通信网络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轻量化5G核心网智能化码头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

    基于网络切片的通信网络带宽资源动态分配方法

    潘叶军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对网络带宽资源的分配效果,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网络切片的通信网络带宽资源动态分配方法.在预测分析通信网络终端带宽需求的基础上,依据用户请求与QoS调整切片资源,设定约束分配的资源总量不超总资源量.创建模型进行优化分配,实现最大化系统效用.实验结果显示,在终端数量为50个时,应用该方法后,系统效用达到7000unit,说明该方法提升了通信网络系统的整体效能,较好地满足少量终端的高质量服务需求.

    网络切片宽带通信网络资源分配动态分配

    基于AUTOSAR架构的CAN通信研究与实现

    张兴斌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车载CAN通信软件复用性差,软硬件耦合度高,代码维护难等问题,在研究AUTOSAR标准架构的基础上,对CAN通信相关模块进行研究设计,将CAN通信进行模块化分层设计,各模块与硬件解耦,采样标准化接口,具备较好的软件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并在紫光芯能THA6510主芯片上实现CAN总线通信功能.经过试验,实现了 CAN报文数据的接收与发送,且具备较好的通信稳定性.

    AUTOSAR架构CAN通信标准化模块化

    大型通信机楼空调系统改造难点及案例探讨

    宋永胜钟云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通信机楼空调系统改造工程受到冷量保障、在用设备运行环境、施工面受限等因素影响,在进行空调系统改造时需要多方面考虑,结合南方某通信机楼空调冷却水系统改造项目案例,从冷量保障、在用设备保护、系统割接、水塔基础加固等分别给出了实施方案.

    通信机楼空调系统暖通工程

    融合光伏微电网的铁路5G-R基站绿色化运行研究

    王梓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5G-R基站绿色化运行技术在推动铁路系统运维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同时,有助于解决目前铁路在部分弱电网、无电网区域存在的路网与电网布局失配或适配难等问题.本研究结合铁路5G-R基站用电特性,对绿色基站光伏微网系统结构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微网系统结构、设备配置等,构建光伏微网仿真模型;通过光伏发电电能质量、消纳分析等方面仿真研究,提出适用于铁路基站的光伏微电网并网方案.本研究旨在通过光伏资源的利用,减少基站对常规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实现铁路基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铁路5G-R基站光伏微电网可持续发展

    基站机房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徐猛邵帅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G共址建设中遇到的外市电需求缺口小,外电扩容改造引入困难、成本高、周期长的基站站点,设计了一套电源控制系统,包含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等.该系统可以通过采集机房内温度及用电信息,分析机房原有电缆载流量情况,根据需要控制空调运行数量、蓄电池充放电及通信设备的供电方式,以期达到精细化管理机房电能的目的,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缩短5G网络建设周期.

    5G基站削峰填谷霍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一种基于MDT的同覆盖负荷均衡策略研究

    陈林王颖欧阳晶赵青...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挖掘含A-GPS信息的MDT数据中的精准经纬度位置信息,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提出一种基于MDT的同覆盖负荷均衡算法策略,将高负荷小区与待分流小区MDT栅格重叠情况直观的呈现在地图上,使问题可视化,在后台便可以精确定位待分流小区、精准输出有效优化方案,使优化工作有的放矢.

    MDT数据挖掘栅格重叠度同覆盖小区负荷均衡

    交换机动态链路聚合组网在不同传输网络中的实现与实验研究

    梁东敏江林峰周雷陈晓宇...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索交换机动态链路聚合(LACP)在不同网络结构中的实现方式.当使用交换机进行动态链路聚合组网时,若动态聚合的链路使用的是传输接入网络提供的默认配置以太网通道,动态链路聚合的LACP协议报文将无法在两个交换机之间正常传送,导致动态链路聚合配置失败,业务存在中断的风险.通过搭建多种传输网络结构,针对不同传输网络的以太网通道进行了交换机动态链路聚合组网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传输网络结构中均需要开启以太网通道的透传功能,方可使本端交换机收到对端交换机的LACP的协议报文,实现动态链路聚合.

    交换机动态链路聚合LACP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