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序贯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伟初晓燕刘森杜留锁...
    469-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序贯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内镜治疗再出血提供准确预测。方法:抽取我院消化内科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住院治疗的386 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 80 例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治疗未出血接受内镜治疗的306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结果:386 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患者,其中术后早期再出血者为80 例,占20。73%,未发生出血者为306例,占79。27%;早期再出血患者单因素分析可见,Child-Pugh 分级、白蛋白、血钠、脾脏厚度、是否首次套扎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有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次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 分级、白蛋白、血钠、脾脏厚度、是否首次套扎均为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hild-Pugh 分级、白蛋白、血钠、脾脏厚度、是否首次套扎均为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病情可作出早期预测,值得临床重视。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再出血

    切口周围局部浸润麻醉对拇外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聂志红王巍张明珠张琳...
    474-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切口周围局部浸润麻醉对拇外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3月至2022 年7 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中心行拇外翻截骨矫形手术的患者 70例,根据术后不同镇痛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 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静脉镇痛泵镇痛,试验组在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基础上给予手术切口周围 0。375%盐酸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术后6、18、24 及48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止疼药物使用剂量、静脉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术后伤口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 6、18 及24h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17±0。954、1。80±0。868、1。74±1。172,低于对照组的 2。57±2。160、4。27±1。886、3。66±1。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 48h 的VAS 评分为 1。26±0。980,对照组为1。69±1。07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氨酚氢考酮片、塞来昔布胶囊、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等止疼药物使用剂量、静脉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分别为 603。43±282。811mg、285。71±176。806mg、40。87(0,150)mg、9(6,10。25),高于试验组的278。14±214。655mg、205。71±141。302mg、30。13(0,400)mg、4。5(3,6。75),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术后伤口近期并发症切口渗液、脂肪液化、切口红肿的发生率为5。71%、2。85%、8。57%,与对照组的 8。57%、0%、2。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周围局部浸润麻醉可以降低拇外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术后止疼药物的使用剂量及静脉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同时不增加术后伤口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拇外翻切口周围局部浸润麻醉术后疼痛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袁汀王宇刘东亮贾康...
    480-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3 年 1 月我院行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3 例纳入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选取74 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通道数量、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平均碎石时间、Ⅰ期和Ⅱ期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VAS 评分、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以及术后 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碎石时间长于对照组(P 均<0。05),通道数量、Ⅱ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S 评分、血红蛋白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应用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安全有效,能有效清除碎石,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可视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结石清除率并发症血红蛋白下降

    过敏性紫癜患儿IgA D-D FDP水平与疾病复发的关系

    杨扬唐帅张建
    484-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 年11 月至2023 年4 月在我院收治的 160 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IgA水平;全自动血凝仪测定 D-D、FDP 水平。随访 6 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n=34)和未复发组(n=136)。比较两组IgA、D-D、FDP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对疾病复发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各指标对疾病复发的影响。结果:复发组患儿IgA[3。305(2。565,4。402)g/L]、D-D[1。470(0。477,2。742)μg/mL]、FDP[4。445(2。442,9。212)μg/mL]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 IgA[2。360(1。697,3。012)g/L]、D-D[0。310(0。200,0。575)μg/mL]、FDP[1。920(1。140,2。890)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A、D-D、FDP 三者联合预测HSP 患儿疾病复发的 AUC 为 0。892,高于单一检测指标,敏感度为 85。3%,特异度为 82。5%。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显示,IgA>3。235g/L、D-D>0。415μg/mL、FDP>3。260μg/mL均为HSP 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IgA、D-D、FDP 水平对HSP疾病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监测三者水平有利于评估预后情况。

    过敏性紫癜免疫球蛋白A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疾病复发

    相关细胞因子对不孕症的影响分析及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预测模型构建

    金凤梅马清杰付久园
    48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相关细胞因子对不孕症的影响,并建立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不孕症的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医院108 例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学检测。随访1 年,观察其自然妊娠情况,依据妊娠结果分为自然妊娠组与不孕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学检测指标,建立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预测模型,并分析相关细胞因子对不孕症的影响。结果:随访 1 年,108 例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成功妊娠 66 例(61。11%),未成功妊娠42 例(38。89%);不孕组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未接受促排卵治疗的患者占比高于自然妊娠组(χ2 =6。495、5。945,P<0。05);不孕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自然妊娠组(t=7。345、4。095、5。739,P<0。05);绘制血清学细胞因子预测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不孕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IL-1β、IL-18、TNF-α水平对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不孕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 = 0。837、0。711、0。779,P<0。05),联合预测价值更高(AUC=0。864);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未接受促排卵治疗、高 IL-1β、IL-18、TNF-α 水平是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不孕症的危险因素(OR=4。730、4。173、16。216、1。012、4。631,P<0。05),将其带入回归方程可得:Logit(P)=-15。285+1。554X1+1。429X2+2。786X3+0。012X4+1。533X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未接受促排卵治疗、高 IL-1β、IL-18、TNF-α 水平是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不孕症的危险因素,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预测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发生不孕症的可能性,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识别不孕症高风险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育龄期女性细胞因子不孕症

    基于经颅多普勒直立倾斜试验分析焦虑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特征

    张亚雯陈文敏郭晓云
    493-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经颅多普勒(TCD)直立倾斜试验分析焦虑抑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特征。方法:选择2021 年3 月至2023 年2 月就诊于本院的焦虑抑郁患者80 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者80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 TCD、直立倾斜试验与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对比两组W波回调不全发生率、直立倾斜试验血流动力学、TCD脑血流、心率变异性(HRV),Pearson 相关性分析直立倾斜试验血流动力学、TCD 脑血流与 HRV 的相关性,绘制 ROC 曲线分析 TCD 联合直立倾斜试验预测焦虑抑郁发生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W波回调不全发生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11。25%VS 0。00%,χ2 =5。378,P=0。020);病例组倾斜直立位HR高于对照组,DBP、SV低于对照组(t =6。532、7。944、6。152,P 均=0。000);病例组从平卧位至倾斜直立位的DBP、HR、SV变化绝对值高于对照组(t=12。015、6。644、5。635,P 均=0。000);病例组倾斜直立位的 Vd、Vs、Vm 低于对照组,RI、PI 高于对照组(t=10。488、3。927、11。256、2。298、5。918,P =0。000、0。000、0。000、0。023、0。000);病例组从平卧位至倾斜直立位的Vd、Vs、Vm、RI、PI 变化绝对值高于对照组(t= 9。559、10。943、10。775、10。738、28。236,P 均= 0。000);病例组 LF、HF、PNN50、RMSSD、SDNN 低于对照组(t= 10。992、12。098、12。376、6。078、7。758,P 均=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从平卧位至倾斜直立位的DBP、HR、SV、Vd、Vs、Vm、RI、PI变化绝对值均与LF、HF、PNN50、RMSSD、SDNN 呈负相关(r<0,P<0。05);绘制 ROC 曲线发现,从平卧位至倾斜直立位的DBP、HR、SV、Vd、Vs、Vm、RI、PI 变化绝对值及联合预测焦虑抑郁的 AUC 分别为0。603、0。728、0。802、0。805、0。756、0。710、0。783、0。739、0。949。结论:TCD 联合直立倾斜试验可有效预测焦虑抑郁发生,且二者可反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特征。

    焦虑抑郁经颅多普勒直立倾斜试验自主神经功能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价值

    吴海龙张弛李一鹏张帅...
    499-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 106 例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PKP 手术治疗,术后 3 个月测量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参数(静态时脊柱旋转幅度、行走时脊柱侧倾幅度、前倾幅度)、矢状面平衡参数[脊柱矢状轴(SVA)、骶骨倾斜角(SS)、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T1 骨盆角(TPA)],随访1 年,根据相邻椎体是否继发骨折分为继发组(37 例)与未继发组(69 例)。比较两组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矢状面平衡参数,分析脊柱-骨盆的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继发组脊柱旋转幅度小于未继发组,侧倾幅度、前倾幅度大于未继发组(P<0。05);继发组SVA、TK大于未继发组,LL、SS、PI小于未继发组(P<0。05);脊柱旋转幅度与SVA、TK呈负相关,与LL、SS、PI呈正相关,侧倾幅度、前倾幅度与SVA、TK呈正相关,与 LL、SS、PI 呈负相关(P<0。05);脊柱侧倾幅度、前倾幅度、SVA、TK 高值、脊柱旋转幅度、LL、SS、PI低值会显著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风险(P<0。05);脊柱-骨盆动态姿势参数联合矢状面平衡参数预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AUC为0。920(95%CI:0。851~0。964),敏感度为 89。19%,特异度为82。61%,优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参数联合预测、矢状面平衡参数联合预测及各参数单独预测。结论:OVCF患者PKP 术后脊柱-骨盆动态姿势与矢状面平衡参数显著相关,均会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风险,联合预测价值可靠。

    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盆动态姿势矢状面平衡参数相邻椎体继发骨折预测价值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行X线摄影与CT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

    王浩宇石文达赵晓彬崔志新...
    506-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 X 线与 CT 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2 例,分析发生和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同时分析X线、CT 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112 例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32 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28。57%;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低分化比例、组织类型为浸润性癌比例、有脉管浸润比例、肿瘤直径≥5cm比例、组织Ki-67 表达≥14%比例分别为68。75%、90。63%、28。13%、31。25%和84。38%,明显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病灶组织类型、脉管浸润、Ki-67 表达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X线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 Kappa 值为 0。500,P<0。05,一致性较差;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一致性 Kappa 值为 0。825,P<0。05,一致性较好;CT 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2。86%、87。50%和 95。00%,明显高于 X 线检查(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受分化程度、病灶组织类型、脉管浸润、Ki-67 表达的影响;相较于X线,CT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较高。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X线CT检查

    发生骨侵蚀的早期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张颖王俊祥
    51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PsA发生骨侵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住院治疗的早期PsA(关节炎病程≤1 年)患者50 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外周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发生骨侵蚀的部位及特征,根据超声下有无骨侵蚀分为骨侵蚀组及无骨侵蚀组,分析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血沉、C反应蛋白等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以及超声影像等的差异。结果:50例PsA患者中23 例(46。00%)存在骨侵蚀,27 例(54。00%)无骨侵蚀,骨侵蚀组较无骨侵蚀组受累外周关节数更多(P<0。05)。骨侵蚀组手、足关节受累及附着点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骨侵蚀组(P<0。05)。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程、皮疹是否先发、中轴关节是否受累、HLA-B27 的阳性率及炎性指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足关节受累、附着点炎、受累外周关节数与骨侵蚀呈正相关。结论:骨侵蚀在早期PsA患者较为多见,最常发生于手、足关节,并与附着点炎及受累外周关节数密切相关。

    银屑病关节炎骨侵蚀关节超声

    恙虫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误诊为布鲁氏菌病1例

    武彦夏加伟张乐沈含章...
    515-518页

    恙虫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布鲁氏菌病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