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评估胎儿生长受限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孙婷婷陈云刘贤香段性梅...
    987-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妊娠相关蛋白 A(PAPP-A)评估胎儿生长受限(FGR)及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我院就诊1465 例孕早期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检测其血清 PAPP-A。依据 FGR 情况将其分为受限组(n=105)和正常组(n=1360),对比两组超声检测结果和血清 PAPP-A 水平,经 ROC 曲线分析入院时超声检查、血清PAPP-A水平对FGR的预测效能。依据妊娠结局情况将生长受限组孕妇分为妊娠结局异常亚组和正常分娩亚组,对比两亚组超声检测结果和血清 PAPP-A 水平,经 ROC 曲线分析入院时超声检查、血清PAPP-A水平对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受限组孕妇 UtA-PI、UtA-RI值均高于正常组,血清PAPP-A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UtA-PI、UtA-RI 值、血清 PAPP-A 预测 FGR 发生的 AUC 分别为 0。759、0。631、0。855(P<0。05)。妊娠结局异常亚组孕妇UtA-PI、UtA-RI值均高于正常分娩亚组,血清PAPP-A水平低于正常分娩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 UtA-PI、UtA-RI 值、血清 PAPP-A 预测妊娠异常结局的AUC分别为0。712、0。692、0。658(P<0。05)。结论:UtA-PI、UtA-RI值、血清PAPP-A与孕妇胎儿FGR发生密切相关,且在预测孕妇妊娠结局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胎儿生长受限妊娠结局

    不同侧小脑梗死患者脑区比率低频振幅的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联

    黄钦彬冯兵陈晓琪张夏伟...
    992-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侧小脑梗死患者不同脑区域的比率低频振幅(fALFF)值的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 年4 月至 2024 年 3 月我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的急性单侧小脑梗死的患者92 例,以梗死位置分为左侧组45 例与右侧组47 例,另选取健康体检的受检者 50 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不同分组之间的认知功能评分,以及左侧与右侧组患者的 fALFF 值差异,以及不同脑区域fALFF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小脑梗死组患者的MMSE评分、RAVLT评分、BNT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MT耗时相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小脑梗死组患者右侧扣带回、右侧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小脑后叶的fALFF值差异均相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左侧组患者右侧扣带回、额下回、左侧额上回的fALFF值均显著高于右侧组(P<0。05),小脑后叶的fALFF值相比右侧组明显降低(P<0。05)。右侧组右侧额叶的fALFF值与MMSE 评分正相关(P<0。05),右侧顶下小叶与 MMSE 评分负相关(P<0。05),左侧前扣带回与 RAVLT 评分正相关(P<0。05),左侧顶叶与TMT耗时负相关(P<0。05)。左侧组右侧前额叶、顶下小叶、扣带回与MMSE 评分负相关(P<0。05),右侧顶下小叶与RAVLT评分负相关(P<0。05),右侧枕叶与 RAVLT 评分正相关(P<0。05),右侧顶叶与TMT耗时正相关(P<0。05)。结论:小脑梗死患者相比健康人群的认知功能明显降低,同时梗死对侧关键脑区的fALFF值表现出明显的代偿性升高,与认知功能水平相关性较强。

    小脑梗死脑区比率低频振幅认知功能

    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术治疗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疗效及骨水泥渗漏高危因素分析

    郭一帆陈博衡立松
    997-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影响骨水泥渗漏的高危因素。方法:以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本院接受PVP 手术的151 例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80 例单侧椎弓根入路患者为单侧组,以71 例双侧椎弓根入路患者为双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7d的疼痛情况。依据其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分为渗漏组和未渗漏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骨水泥渗漏的高危因素。结果:与双侧组相比,单侧组的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术中骨水泥渗漏率降低(P<0。05);单侧组术后 7d 的疼痛程度较双侧组明显减轻(P<0。05)。渗漏组与未渗漏组的年龄、骨水泥弥散类型、脊柱后凸Cobb 角、终板/后壁不完整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 岁,骨水泥弥散类型为弥散型、高脊柱后凸Cobb角、终板/后壁不完整为PVP 术中骨水泥渗漏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与双侧入路PVP 术相比,单侧椎弓根入路PVP 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PVP 术中骨水泥渗漏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在术前综合评价患者的情况,采取优化措施,以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上段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椎弓根入路方式疗效骨水泥渗漏高危因素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联合炎性反应因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樊斌李庆贺李伟张家耀...
    1003-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肺部感染(P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SAP患者作为SAP组。根据SAP患者是否发生PI,分为PI组(40例)和非PI组(40例)。根据临床PI评分将观察对象分为轻、中、重度组,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实验检测血清ChE、CRP和IL-6水平。比较各组受试者肺通气功能指标(机械通气时间(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P并发PI的危险因素。ROC评估血清ChE、CRP和IL-6对SAP并发P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血清ChE水平显著降低,CRP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ChE水平在不同PI评分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而CRP、IL-6水平呈相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组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非PI组,PI组血清ChE水平显著低于非PI组(P<0。05)。PI组机械通气时间较非PI组均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和IL-6升高以及低血清ChE与SAP合并PI 预后不良独立相关(P<0。05),其 AUC 为 0。807;大于血清 ChE、CRP 和IL-6 单独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716、0。749 和0。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对SAP 并发PI发生预测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67。5%。结论:SAP 并发PI患者血清ChE水平降低、CRP 和IL-6 水平升高是影响SAP 并发P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 项联合对SAP 并发PI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性胰腺炎肺部感染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呼吸衰竭

    镜像神经元康复策略联合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神经与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

    范白燕朱建文左惠荣王蕾...
    1007-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镜像神经元康复策略(Mirror Neuron System,MNS)联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卒中后神经与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6月某部队康复中心收治的198 例卒中后遗留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 66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指导,磁刺激组给予TMS治疗,镜像组给予MNS 治疗,联合组给予TMS+MNS治疗。比较三组干预前、干预2 周后、干预4 周后神经功能(NIHSS)、上下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ADL)、平衡能力(BBS)、上肢与下肢肌张力(MAS)、健患侧步长差、患侧负重时间百分比及语言功能。结果:联合组干预2 周、4 周后 NIHSS 评分低于磁刺激组、镜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刺激组、镜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 2 周、4 周后 FMA-上肢、FMA-下肢评分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镜像组高于磁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2 周、4 周后ADL评分、BBS评分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镜像组高于磁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4 周后上肢和下肢MAS分级0~1 级患者占比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磁刺激组高于镜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 2 周、4 周后健患侧步长差低于磁刺激组、镜像组,患侧负重时间百分比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镜像组变化幅度大于磁刺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干预2 周、4 周后语言功能中阅读理解、复述、流畅度、命名评分高于磁刺激组、镜像组,且磁刺激组高于镜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S联合TMS 能促进卒中后神经与功能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二者各有优势,互相补充,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镜像神经元康复策略经颅磁刺激卒中神经康复平衡能力上下肢运动功能

    基于AI三维重建技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疗效观察

    郭新宇胡伟潘沨严贤科...
    1014-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人工智能(AI)三维重建技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 年4 月至 2023 年 2 月我院成人 DDH 患者 112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的55 例采取基于二维X线技术THA,观察组的 57 例采取基于AI三维重建技术THA。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假体与术前规划匹配情况、影像学测量参数、术前、术后1d、术后 3d 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髋臼杯、股骨柄型号与术前规划匹配符合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d、3d观察组血清IL-8、TNF-α、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下肢长度差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三维重建技术辅助THA治疗成人DDH患者,可优化手术流程,减轻创伤应激,促进术后早期病情恢复,同时提高假体精度,减小双下肢长度差,改善髋关节功能,且有较好安全性。

    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智能三维重建技术髋关节发育不良

    心电图P波离散度联合QTc间期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效能

    尹微刘文武许铎
    1020-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P 波离散度(Pd)联合QTc 间期预测阵发性房颤(PAF)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PAF 患者 108 例,均行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3 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8 例)与未复发组(80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术前、术后 7d Pd、QTc及术前与术后7d Pd、QTc差值(△Pd、△QTc),分析Pd、QTc对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及预测效能。结果:复发组病程长于未复发组,高血压比例、CHA2DS2-VASc 评分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前、术后7d Pd(32。68±5。75)ms、(26。27±7。13)ms大于未复发组(28。51±5。04)ms、(17。16±6。28)ms,QTc(458。27±52。31)ms、(410。65±30。52)ms 长于复发组(430。19±39。62)ms、(372。06±25。40)ms(t=3。631、6。376、2。960、6。558,P 均<0。001);复发组术前与术后7d △Pd(6。41±2。67)ms、△QTc(47。62±10。33)ms小于未复发组(11。35±4。19)ms、(58。13±13。27)ms(t=5。828、3。803,P 均<0。001);术前Pd、QTc与CHA2DS2-VASc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校正病程、高血压、CHA2DS2-VASc 评分等其他因素前后,△Pd、△QTc均是PAF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d 预测 PAF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AUC为0。779(95%CI:0。689~0。853),约登指数为 0。473,敏感度为 78。57%,特异度为68。75%;△QTc预测PAF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 AUC 为 0。715(95%CI:0。620~0。798),约登指数为0。411,敏感度为78。57%,特异度为 62。50%;△Pd、△QTc 联合预测 PAF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 AUC为0。940(95%CI:0。878~0。977),约登指数为0。779,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 85。00%,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心电图Pd与QTc间期在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的变化值联合预测术后复发的效能较高,能为临床防治提供相关指导信息。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早期复发心电图P波离散度QTc间期预测效能

    RR散点图低密度分布区占比Hcy FAR对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钱华谭茗月陈姝萍李博涵...
    1026-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RR散点图低密度分布区占比(L)、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对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220 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时的 Fillip 分级标准将其分为低级组(Ⅰ~Ⅱ级,n=135)和高级组(Ⅲ~Ⅳ级,n=85),同时以出院预后为终点将其分为存活组(n=184)及死亡组(n=36)。入院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L、Hcy及FAR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以L、Hcy、FAR为变量的预测模型,以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 L、Hcy 及 FAR 对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高级组的L、Hcy及FAR水平高于低级组(P<0。05);死亡组的 L、Hcy 及 FAR 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Hcy、FAR 为心肌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预测模型分别为Y=-12。864+0。065×L+0。250×Hcy+0。892×FAR;Y=-13。367+0。435×Hcy+0。914×FAR。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Hcy、FAR 联合评估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灵敏度为95。29%,特异性为78。52%,三者联合评估的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0。05);L、Hcy、FAR联合评估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 AUC 为 0。859,灵敏度为 80。56%,特异性为 81。52%,Hcy、FAR联合评估的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0。05)。结论:L、Hcy、FAR 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三指标联合的效能较各指标单独评估明显提高。

    心肌梗死RR散点图低密度分布区占比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严重程度预后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研究

    张瑞任永凤许延兰王文彬...
    1031-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方法:将本院2019 年5 月至2022 年5 月收治的80 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研究组 40 例行超声引导介入穿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卵巢功能指标变化,观察两组术后1 年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6 个月,研究组的血清糖类抗原 125(CA125)、糖类抗原 199(CA199)、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个月,研究组的雌激素(E2)水平低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 1 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介入穿刺治疗可增强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改善卵巢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子宫内膜样囊肿超声引导介入肿瘤标记物卵巢功能复发率

    两种固定方法对创伤性尺桡骨骨折术后恢复并发症及成本-效用的影响

    沈林华蔡程名高尚董雨青...
    1035-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术后恢复、并发症及成本-效用探究交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创伤性尺桡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 年4 月至2023 年 3 月我院创伤性尺桡骨骨折患者 92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钢板组、髓内钉组,各46 例。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进程、围手术疼痛程度,并于术前、术后 6h、72h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炎症应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 6 个月采用Flynn功能恢复评分标准评估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及成本-效用。结果: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74。85±12。47)min、(5。02±1。53)cm、(8。60±2。77)d,均短于钢板组的(86。18±14。00)min、(9。77±1。94)cm、(14。18±4。00)d,失血量、引流量分别为(38。59±10。14)mL、(90。03±20。63)mL,均低于钢板组的(120。83±15。67)mL、(151。66±17。94)mL;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持重时间分别为(8。56±1。49)周、(11。29±3。44)周,均早于(10。08±1。95)周、(13。58±4。36)周,术后 6 个月骨折端骨密度比率为(0。89±0。06),高于钢板组(0。86±0。05)(t=4。201、2。797、2。605,P=0。000、0。006、0。011);髓内钉组术后6h、12h、48h、72h疼痛VAS 评分分别为(3。26±0。84)分、(2。87±0。75)分、(2。50±0。69)分、(2。48±0。51)分,低于钢板组的(4。00±0。59)分、(3。74±0。66)分、(3。52±0。70)分、(3。36±0。64)分;髓内钉组术后6h、72h的CRP 分别为(15。11±6。00)mg/L,(8。53±1。76)mg/L,低于钢板组的(18。42±7。03)mg/L,(11。40±2。83)mg/L,IL-1β 分别为(101。60±30。51)pg/mL,(19。10±5。96)pg/mL,低于钢板组的(140。78±34。19)pg/mL,(24。85±8。74)pg/mL,IL-18 分别为(32。00±9。57)pg/mL,(18。04±5。66)pg/mL,低于钢板组的(39。56±11。24)pg/mL,(27。11±7。25)pg/mL,TNF-α 分别为(29。42±8。33)pg/mL,(9。05±2。18)pg/mL,低于钢板组的(37。02±10。51)pg/mL,(13。74±3。59)pg/mL;两组功能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髓内钉组成本-效用优于钢板组。结论:交锁髓内钉用于创伤性尺桡骨骨折患者,可优化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围术期疼痛,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

    尺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炎症应激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