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河北医学

河北省医学会

孟庆仁

月刊

1006-6233

hbyxzzs@heinfo.net;hbyxbjb@heinfo.net

0314-215500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翠桥路河北医学杂志社

河北医学/Journal Hebei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97年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入编中国期刊网,主要报道全国各省市医疗、卫生、科研、管理的成果和进展以及新经验。以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辟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中医中药、预防保健、调查报告、临床护理、卫生及医院管理、专家讲座、文献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姚均瞿献莉梁佳月张艳...
    1171-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l99)、糖类抗原724(CA724)]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患者纳入病例组,另选同期在本院接受结直肠癌筛查且排除结直肠癌的80例健康者纳入健康组。两组均接受MRI-DWI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对比两组ADC值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病例组患者术后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ADC值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经线性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ADC值,血清CEA、CAl99、CA724水平高(P<0。05);经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后发现,病例组15例发生复发转移,占比18。75%;发生组ADC值低于未发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C值、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密切(P<0。05);绘制ROC曲线后,CEA、CA199、CA724、ADC值分别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813、0。815、0。755、0。838,联合预测AUC为0。907。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ADC值呈低表达,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呈高表达,上述指标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关系密切有关,且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

    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肿瘤标志物复发转移

    腹腔镜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桂丹丹卢斌汤诗晴
    1176-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5例,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单、双极电凝组(n=53)、超声刀组(n=52)。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卵巢功能[最大直径(MOD)、窦卵泡计数(AFC)、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LH、FSH及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H、FSH较术前升高,及E2水平均显著变化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LH、FSH、E2差值高于超声刀组(P<0。05)6术前两组MOD及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后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MOD、PSV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 MOD、AFC及PSV差值高 于超声刀组(P<0。05)。术前两组CD3+、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3+、CD4+、CD8+较术前降低,术后,单、双极电凝组CD3+、CD4+、CD8+差值高于超声刀组(P<0。05)。超声刀组月经周期异常发生率低于单、双极电凝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止血方式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性激素、近期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有一定影响,但超声刀止血方式不同类型、规模的手术,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

    腹腔镜单、双极电凝超声刀性激素卵巢功能免疫功能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青春期女孩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关系研究

    韩雪王士安张玉华
    1181-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性激素水平与青春期女孩特发性脊柱侧弯(AIS),以及脊柱侧弯程度和骨密度的关系,分析用性激素鉴别青春期女孩发生AIS概率的可行性、可信度。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3年12月我康复中心收治的38例青春期女孩AIS患者(AIS组),另 于招募29例同龄的无AIS女孩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孕酮、雌二醇(E2)水平以及脊柱Cobb角、躯干旋转角度、骨密度。分析AI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脊椎侧弯程度的相关性,以及用性激素水平判断青春期女孩发生AIS概率的价值。结果:AIS组血清LH水平、Cobb角、躯干旋转角度高于对照组(t=4。532、42。835、23。808,P<0。05),E2、骨密度低于对照组(t=2。814、7。082,P<0。05)。AIS 患者血清LH与Cobb角、躯干旋转角度呈正相关(P<0。05),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E2水平与Cobb角、躯干旋转角度呈负相关(P<0。05),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E2、LH鉴别青春期女孩发生AIS的曲线下面积为0。690、0。801,联合E2、LH鉴别青春期女孩发生AIS的 曲线下面积为0。807,具备鉴别价值(P<0。05),但是与单独E2、LH的鉴别价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性激素水平与青春期女孩AIS发病有关联关系,在AIS的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单独或联合观测E2、LH数据,有助于发现AIS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特发性脊柱侧弯性激素青春期雌激素骨密度

    ARNI联合EECP在PCI术后应用价值及对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再住院率的影响

    王方明王翔亓华新
    1185-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价值以及对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成功行急诊PCI治疗术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ARNI联合EEC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量表(SF-36)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的LVEDV、LVESV、NT-proBNP、ET-1、心率、SBP、DBP以及RS、CMR均降低,LVEF、CO、CI以及 LSI、LCI、AC、COM 均升高,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 6 个月 随访,LVEDV、LVESV、NT-proBNP、ET-1、心率、SBP、DBP 以及 RS、CMR 继续降低,LVEF、CO、CI以及LSI、LCI、AC、COM继续升高,但改变幅度变小,两组上述指标比较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中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日常活动、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周后,上述评分均上升,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改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上述指标继续上升,但改变幅度变小,两组上述指标比较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导致再住院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9。502,P=0。002);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导致再住院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340,P=0。560;x2=2。152,P=0。142),心力衰竭导致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3,P=0。012)。结论:ARNI联合EECP在PCI术后可以改善心功能以及患者健康状态,降低阻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降低再住院率。

    冠状动脉介入沙库巴缬沙坦增强型体外反搏应用价值血流动力学再住院率

    中青年脑卒中伴与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王学明周桃花李立婷姜芳...
    1191-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伴与不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ey)血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1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伴与不伴高Hey血症分为高Hey亚组与正常Hey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亚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Alpha多样及相对丰度,分析肠道菌群与高Hey血症、脑卒中的关系,评价肠道菌群对脑卒中伴高Hey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 52。73%高于对照组 18。18%,Simpson 指数(417。61±66。51)高于对照组(668。39±91。08),Chaol 指数(0。96±0。06)、Shannon 指数(2。13±0。52)低于对照组(0。90±0。03)、(4。67±0。45)(x2=18。061,t=20。103、6。985、30。891,P均<0。001);研究组厚壁菌门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柯林斯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高Hey亚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80。00%高于正常Hey亚组33。85%,Simpson 指数(383。43±53。18)高于正常 Hey 亚组(441。27±65。39),Chaol 指数(0。99±0。05)、Shannon 指数(2。02±0。18)低于正常 Hey 亚组(0。94±0。03)、(2。21±0。25),(x2=22。725,t=4。913、6。545、4。371,P均<0。001);高Hey亚组厚壁菌门低于正常Hey亚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正常Hey亚组(P<0。05);高Hey亚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正常Hey亚组,双歧杆菌属、粪杆菌属、柯林斯菌属相对丰度低于正常Hey亚组(P<0。05);肠道菌群失调、Simpson指数与高Hcy血症、脑卒中及脑卒中伴高Hey血症呈正相关,Chaol指数、Shannon指数与高Hey血症、脑卒中及脑卒 中伴高Hey血症呈负相关(P<0。05);肠道菌群失调、Simpson指数、Chaol指数、Shannon指数预测中青年脑卒中伴高Hey血症的AUC 为 0。731(95%CI:0。638~0。811)、0。809(95%CI:0。723~0。878)、0。782(95%CI:0。693~0。855)、0。822(95%CI:0。738~0。889),敏感度分别为 80。00%、86。67%、82。22%、75。56%,特异度为 66。15%、69。23%、61。54%、75。38%。结论:中青年脑卒中伴高Hey血症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多样性下降,丰度也发生明显改变,可作为预测脑卒中伴高Hey血症的辅助指标,能为临床提供新的角度。

    中青年脑卒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肠道菌群特征Alpha多样性相对丰度预测价值

    血清BNP TFC CO Scr水平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关系研究

    董君慧赵晨陈文馨王福华...
    1197-1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清BNP、TFC、CO、Scr等容量负荷评估指标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收缩功能障碍性(LVEF<50%)心力衰竭患者93例,记录患者出院后90d内出现心衰症状和体征加重、心血管性再就诊和(或)再住院以及心因性死亡等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共完成随访93例患者,预后不良31人。预后不良组患者的LVEF、CO、冠心病患病率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BNP、cTnⅠ、TFC、Sc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其中容量负荷评估指标BNP、TFC、CO、Scr是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90天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容量负荷评估指标BNP、TFC、CO、Scr是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其短期预后或可具有预测作用,对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心输出量血清肌酐短期预后

    痰湿体质高脂血症合并抑郁症患者脂代谢指标血清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闵妍刘美之吕润欣乔昱婷...
    1202-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痰湿体质高脂血症合并抑郁症患者脂代谢指标、血清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57例高脂血症合并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 指标;按照抑郁程度分为轻度抑郁组(n=68)、中度抑郁组(n=56)和重度抑郁组(n=33),对比三组患者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根据高脂血症分型将患者分为Ⅰ型组(n=25)、Ⅱ型组(n=43)、Ⅲ型组(n=48)、Ⅳ型组(n=28)和Ⅴ型组(n=13),对比五组患者UA、mAlb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脂代谢指标、UA、mAlb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UA、m 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抑郁症合并高脂血患者UA、mAlb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P<0。05)。157例高脂血症合并抑郁症患者中,Ⅰ型25例,Ⅱ型43例,Ⅲ型48例,Ⅳ型28例,Ⅴ型13例。Ⅰ型组UA、mAlb水平<Ⅱ型组<Ⅲ型组<Ⅳ型组<Ⅴ型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mAlb均与TC、TG、LDL-C、apoA 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 HDL-C 呈 负相关(r=-0。431、-0。260,P<0。05),与 apoB呈正相关(r=0。413、0。428,P<0。05);UA、mAlb之间呈正相关(r=0。522,P<0。05)。结论:血清脂代谢指标及UA、mAlb表达水平在高脂血症合并抑郁症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三者与高脂血症合并抑郁症关系密切。

    痰湿体质高脂血症合并抑郁症脂代谢指标尿酸尿微量白蛋白

    干扰素γFM及MP-Ab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及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高利华朱丽满海侠
    1206-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FM)及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MP-Ab)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体检各项正常者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FN-γ、FM水平以及MP-Ab含量;对比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儿血清IFN-γ、FM水平以及MP-Ab含量;以病原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血清IFN-γ、FM及MP-Ab检测对支原体肺炎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10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其中72例属于急性期,31例属于恢复期;72例急性期患儿中18例为重症支原体肺炎,54例为轻症支原体肺炎。观察组中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FN-γ、FM水平与MP-Ab含量及各指标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观察组急性期中重症患儿血清IFN-γ、FM水平与与MP-Ab含量及各指标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轻症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γ、FM水平及MP-Ab含量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呈现高表达,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逐渐升高趋势,对患儿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支原体肺炎干扰素γ纤维蛋白单体肺炎支原体抗体

    基于18F-FDG PET/CT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冯昭王洋范志刚
    1210-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18F-FDG PET/CT的预后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预后预测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2例,分析临床特征资料、18F-FDG PET/CT检查指标及随访总生存情况。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基于18F-FDG PET/CT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效能分析。结果:142例患者随访15~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0个月,随访过程中死亡85例,随访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2%、34。0%。分别依据患者的年龄、骨转移情况、肝转移情况、全身MTV之和情况、全身TLG之和情况分为2个组别,各亚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骨及肝转移、全身MTV之和2。5及全身TLG之和2。5均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了患者不同时间段生存概率的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763。使用ROC曲线分别计算患者1年,2年,3年生存情况预测情况,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1、0。718、0。722。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除受年龄、骨转移影响外还与18F-FDG PET/CT指标关系密切;利用以上指 标进行 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具有 良好的 效果。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总生存时间PET/CT预后

    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

    徐秋瑾马敏鲁茜印晓星...
    1216-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胰岛功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肥胖T2DM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58例)、研究组(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58例),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集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液样本,采用XC8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脂代谢。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试剂盒购自上海康朗生物公司),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LRP3炎性小体指标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1。03%(x2=5。199,P=0。023);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水平分别为(4。82±0。56)mmoL/L、(11。24±2。04)mmoL/L、(5。47±0。61)%、(3。16±0。33)mmoL/L、(1。31±0。30)mmoL/L、(2。01±0。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57±0。74)mmoL/L、(13。07±2。16)mmoL/L、(6。73±0。68)%、(3。89±0。54)mmoL/L、(1。82±0。35)mmoL/L、(2。39±0。42)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1。38±0。2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4±0。19)mmoL/L(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16±0。37)低于对照组的(2。58±0。46),研究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48。20±6。03)高于对照组的[(42。81±5。54),(P<0。05)];治疗 3 个月后,研究组 PBMC 中NLRP3 mRNA、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量分别为(1。03±0。32)、(1。11±0。28)、(1。09±0。41),低于对照组[(1。65±0。38)、(1。57±0。30)、(1。72±0。49),(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β(IL-1β)、肿瘤坏死 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为(8。55±2。13)pg/mL、(35。24±5。93)ng/L、(11。42±2。64)ng/L、(1。08±0。31)mg/L,低于对照组的(11。47±2。68)pg/mL、(42。53±7。06)ng/L、(15。03±3。18)ng/L、(1。46±0。44)mg/L(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的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可促进糖脂代谢、胰岛功能改善,抑制炎性反应,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有关。

    2型糖尿病肥胖吡格列酮利拉鲁肽疗效胰岛功能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