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姜素调节Nrf2通路对高糖诱导的结肠细胞NCM460异常增殖的影响研究

    江聪杨保伟田甜李夏红...
    2085-2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山姜素对高糖诱导的结肠细胞NCM460异常增殖的影响及对Nrf2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结肠细胞NCM460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山姜素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加入终浓度为33 mmol/L的葡萄糖,山姜素各剂量组加入终浓度为33 mmol/L的葡萄糖,同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山姜素,阳性对照组加入终浓度为33 mmol/L的葡萄糖的同时加入4 μmol/L的富马酸二甲酯,培养72 h,CCK-8试剂盒测定NCM460细胞增殖率,使用试剂盒测定NCM460细胞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及NCM460细胞上清液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IL-6、IL-12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测定NCM460细胞凋亡率,碘化丙啶(PI)染色法测定NCM460细胞周期分布,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NCM460细胞Nrf2、HO-1 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NCM460细胞Nrf2、HO-1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模型组NCM460细胞增殖率,ROS、MDA水平,NCM460细胞上清液 IL-1β、TNF-α、IL-8、IL-6、IL-12 水平,NCM460 细胞 S 及 G2 期比例显著升高(P<0.05),NCM460 细胞 SOD、CAT水平,NCM460细胞凋亡率及G1期比例,NCM460细胞Nrf2、HO-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高糖模型组比较,山姜素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NCM460细胞增殖率,ROS、MDA水平,NCM460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IL-8、IL-6、IL-12水平,NCM460细胞S及G2期比例显著降低(P<0.05),NCM460细胞SOD、CAT水平,NCM460细胞凋亡率及G1期比例,NCM460细胞Nrf2、HO-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山姜素剂量的增加,各项指标变化更优(P<0.05).结论 山姜素能够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NCM460细胞炎症水平,修复NCM460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抑制高糖诱导的NCM460细胞的异常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HO-1通路有关.

    山姜素Nrf2通路NCM460细胞异常增殖

    阿芬太尼预处理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发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梦圆程中贵李倩倩
    2091-2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芬太尼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纳入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5)、模型组(MIRI组)、阿芬太尼低剂量预处理组(L-alfentanil组,3 mg/kg)及阿芬太尼高剂量预处理组(H-alfentanil组,6 mg/kg),每组15只;除去假手术组,剩余各组大鼠均构建MIRI模型.统计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血清心肌损伤因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差异性;双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分析心肌组织病理损伤;TUNEL检测心肌组织凋亡;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CHOP、FAM134B)表达差异性.结果 与Sham组相比,MIRI模型建立可以提升LVEDD、LVESD、CK-MB、cTnⅠ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占比、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程度及GRP78、CHOP表达及荧光强度,下调LVEF、LVFS水平及内质网应激蛋白FAM134B表达及荧光强度(P<0.05).与MIRI组相比,阿芬太尼预处理可以下调LVEDD、LVESD、CK-MB、cTnⅠ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占比、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程度及GRP78、CHOP表达及荧光强度,上调LVEF、LVFS水平及内质网应激蛋白FAM134B表达及荧光强度(P<0.05).与阿芬太尼低剂量组相比,阿芬太尼高剂量组大鼠LVEDD、LVESD、CK-MB、cTnⅠ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占比、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程度及GRP78、CHOP表达及荧光强度明显降低,LVEF、LVFS水平及内质网应激蛋白FAM134B表达及荧光强度明显提升,体现出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阿芬太尼预处理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占比及抑制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剂量依赖性明显,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性程度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阿芬太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质网应激性保护作用

    弥散加权成像及其表观弥散系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

    孔美宝魏欣冉吴艳凯周芳齐...
    2097-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于术前进行MRI和DWI检查.依据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健康志愿者和甲状腺结节患者正常组织组,比较同一 b值下各组间DWI和ADC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40例患者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72个,其中良性结节44个,恶性结节28个.DWI对各组甲状腺结节和正常组织显示良好.健康志愿者与甲状腺结节患者正常甲状腺组织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 b值时,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DC值低于良性结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RI、DWI及ADC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价值.

    甲状腺结节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血清miR-140-5p和SFRP-5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张娜甄胜达乔福斌张成军...
    2103-2107,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40-5p和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25例,根据随访12个月后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其分为ISR组(n=41)和非ISR组(n=84),比较2组以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miR-140-5p和SFRP-5的表达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二者对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同时分析影响PCI术后IS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ISR组的血清miR-140-5p、SFRP-5均显著低于非ISR组(P<0.01);糖尿病病情轻度组的血清miR-140-5p、SFRP-5均显著高于重度组(P<0.01);冠脉病变轻度组的血清miR-140-5p、SFRP-5均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且中度组高于重度组(P<0.01);ROC曲线显示,血清miR-140-5p、SFRP-5及二者联合预测PCI术后ISR的敏感度分别为80.87%、84.24%、94.17%,特异度分别为 70.33%、82.17%、89.52%,AUC 分别为 80.87、84.24、94.17(P<0.01),miR-140-5p 的最佳截断值为0.91 ng/mL,SFRP-5为33.82 μg/L;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冠心病家族史、LDL-C和HbAlc水平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升高、支架数目≥3个、支架直径<3 mm、存在串联支架均是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P<0.05),而服用依洛尤单抗、SFRP-5、miR-140-5p水平升高是PCI术后ISR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清miR-140-5p、SFRP-5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且二者联合检测对PCI术后ISR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其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预防ISR发生.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分泌型卷曲蛋白-5冠心病糖尿病支架内再狭窄

    非诺贝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

    张冕于海涛王磊宋国巍...
    2108-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模型大鼠血脂、肾脏功能和形态的改变以及氧化应激、炎症、凝血因子的影响,探讨非诺贝特的肾脏保护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1天、第7天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kg、2 mg/kg,制备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第8周后,治疗组大鼠给予非诺贝特(60 mg/kg)水溶液灌胃,其余2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3组大鼠的一般状态、饮食、尿量及体重等变化.收集大鼠24 h尿液,利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实验结束后留取肾组织及血液标本,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大鼠血清肌酐(CRE)、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试剂盒检测3组大鼠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差、体重逐渐减轻、24 h尿蛋白水平、血清CRE、BUN、TC、TG水平显著升高,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异常,表明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制备成功;非诺贝特可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治疗组大鼠体重较同期模型组普遍偏高,第8周时,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尿蛋白水平较同期模型组明显降低,第8周末更为显著(P<0.01),血清CRE、BUN、TC、TG水平显著降低,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GSH-Px、SOD活性显著升高,血清CRP和血浆FG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非诺贝特可能通过降低肾病综合征大鼠血脂及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和凝血因子的表达水平,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模型大鼠起到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肾病综合征大鼠非诺贝特氧化应激炎症抗凝治疗

    PTEN、CA125、sVEGFR1、NGAL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王艳张利玲张静罗利花...
    2113-2116,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糖类抗原125(CA125)、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载运蛋白(NGAL)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在邯郸市第一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并经病理诊断的120例EC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80例良性病变子宫内膜患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清PTEN、CA125、sVEGFR1、NGAL水平,收集2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血清PTEN、CA125、sVEGFR1、NGAL与研究组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血清CA125、NGAL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PTEN、sVEGFR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分化程度越低血清CA125、NGAL水平越高,血清PTEN、sVEGFR1水平越低(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PTEN高于Ⅰ~Ⅱ期(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50%患者血清CA125、NGAL水平升高,血清sVEGFR 1水平降低(P<0.05).血清PTEN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CA125、NGAL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血清sVEGFR 1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CA125、NGAL在E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PTEN、sVEGFR 1呈低表达,均与EC患者病理特征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EC早期诊断与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糖类抗原125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载运蛋白

    超声结合检验指标评价不同放疗方式对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刘宏强王聪李锦秋王义成...
    2117-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调强放疗方式H-alfentanil区差异对原发性肺癌患者围放疗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行放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58例,根据放疗方式不同分为IMRT组(n=28)、VMAT组(n=30);记录2组患者放疗计划参数;选定放疗前1周内(T0)、放疗剂量至40Gy时(T1)、放疗结束后4周(T2)3个时间点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亚群化验及超声检查锁骨上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结果 治疗前VMAT组双肺V5、V10、V15、V20、V25、V30高于IMRT组,MLD低于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TV、2组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淋巴细胞总数、CD3+T 总数、CD3+CD4+T 亚群、CD4+/CD8+均降低(P<0.01);CD3+CD8+T 亚群、CD16+CD56+NK 亚群均升高(P<0.01);其中VMAT组CD3+CD4+T亚群指标、CD4+/CD8+指标低于IMRT组(P<0.05);Logistic分析,2组患者淋巴细胞总数的下降与双肺V5、V10、V15、V35、V40、V45、V50、V60呈正相关(P<0.05);超声检查锁骨上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大小、形态及淋巴门的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肺癌行IMRT、VMAT放疗均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及淋巴细胞亚群再分布,VMAT放疗双肺H-alfentanil区较IMRT范围更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减低越明显,超声的形态学检查在评价不同放疗方式对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的作用有限.

    超声检验放疗淋巴细胞亚群

    微脉冲联合迈之灵治疗CSC对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孙玲娟王海燕殷莉孟玲...
    2122-2125,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微脉冲激光联合迈之灵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前后脉络膜厚度变化.方法 选取2018至2020年100例(100眼)于我院确诊的CSC患者及年龄、性别、眼轴相匹配的正常人100例(100眼),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频域相干断层扫描仪的脉络膜深层成保模式(EDI-OCT)检查,测量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并进行对比分析.将确诊的100例中浆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50眼):研究组患者给予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迈之灵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迈之灵口服,并指导患者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及烟酒刺激等,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DI-OCT检查,于初诊、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测量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观察分析治疗前后脉络膜厚度变化.结果 CSC组及正常人对照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中央区(CSM)、鼻内环(NIM)、上内环(SIM)、颞内环(TIM)、下内环(IIM)、鼻外环(NOM)、上外环(SOM)、颞外环(TOM)、下外环(IOM)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C患眼组及对侧眼组SFCT、CSM、NLM、SIM、TIM、IIM、NOM、SOM、TOM、I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均较治疗前脉络膜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C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较正常人增厚.577 nm微脉冲激光联合迈之灵治疗后CSC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薄,且在治疗后1个月左右脉络膜厚度趋于稳定.微脉冲激光可激活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恢复泵功能及外屏障,降低脉络膜通透性,脉络膜变薄达到治疗效果.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77nm微脉冲激光迈之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黄斑区脉络膜厚度

    颈动脉超声参数分析对ACI患者动脉斑块性质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刘娟马利菊孙许锋杜平...
    2126-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分析其对患者动脉斑块性质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和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完成3个月随访的ACI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斑块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将易损斑块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易损斑块组(n=42),将稳定斑块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稳定斑块组(n=64);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将评分≤2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n=76),将评分>2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n=30);统计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斑块体积、斑块厚度、标准化管壁指数(NWI)、灰阶中位数(GSM)]及基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对ACI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易损斑块组NWI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GSM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2组斑块体积、斑块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NWI、GSM水平及联合检测评估ACI患者斑块性质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NWI高于预后良好组,GSM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高、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及NWI高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GSM高水平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NWI、GSM水平及联合检测评估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 ACI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能够有效评估动脉斑块性质,预测预后不良风险,临床可针对预后不良风险较高者采取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脑梗死颈动脉超声动脉斑块性质预后预测

    YAG激光联合渗透树脂辅助诊室漂白治疗氟斑牙的临床疗效和舒适度分析

    苑学微李娜牛家慧
    2131-2134,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诊疗室应用YAG激光配合渗透性树脂漂白对氟斑牙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2022年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诊治的氟斑牙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45例.A组采用低能量(YAG)激光处理,同时加以诊室漂白,B组采用低能量(YAG)激光处理,并与渗透树脂辅助诊室漂白相联合,用VITA比色板作脱色前后对比,以分光比色仪记录美白后釉质表面的色阶和色度.使用分光光度计和Vita指南记录每个时间节点的牙齿颜色变化,2年的随访中,评估牙齿美白前后的颜色反色效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敏感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牙齿颜色均变白,但B组患者牙齿颜色等级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周美白治疗后,A、B组患者的漂白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B组和A组的漂白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7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B组和A组的漂白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B组总有效率为100%,A组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立即牙敏感率B组为40.00%明显小于A组的93.33%(P<0.05);2组在用药24 h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 YAG激光联合渗透树脂辅助诊室漂白治疗中度氟斑牙在临床上具有相对更好的疗效和舒适度.

    YAG激光渗透树脂诊室漂白氟斑牙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