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医药
河北医药

狄岩

半月刊

1002-7386

hb85882942@126.com

0311-85989639,85989635

05007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99号

河北医药/Journal Hebe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办刊方针,坚持科学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483-3p靶向APPL1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于智轩高映春
    325-329,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483-3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LPS诱导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细胞中miR-483-3p和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1(APPL1)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PPL1、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转染miR-483-3p抑制剂或APPL1过表达载体构建miR-483-3p表达干扰或APPL1过表达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LPS诱导干扰miR-483-3p表达或过表达APPL1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后,上述相同方法检测细胞中MDA和SOD水平、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83-3p与APPL1调控关系.结果 LPS诱导细胞后,细胞中miR-483-3p和MDA表达、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APPL1的mRNA和蛋白、SOD活性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干扰miR-483-3p表达或过表达APPL1后,LPS诱导的细胞中MDA含量、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miR-483-3p在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中靶向负调控APPL1表达.抑制APPL1表达逆转了干扰miR-483-3p对LPS诱导的细胞中MDA和SOD水平、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论 干扰miR-483-3p表达可能通过负调控抑制APPL1表达抑制LPS诱导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减轻细胞损伤.

    miR-483-3pAPPL1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凋亡

    circ_0092306靶向miR-411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赵德贞孔超李印虎
    330-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irc_0092306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癌旁组织和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为对照,RT-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细胞系N87、HGC-27和AGS中circ_0092306和miR-411表达水平.将AGS细胞分为si-NC组、si-circ_0092306组、miR-NC组、miR-411组、si-circ_0092306+anti-miR-NC组、si-circ_0092306+anti-miR-411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P21、Bcl-2、Bax及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0092306与miR-411调控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circ_0092306表达升高(P<0.05),miR-411表达降低(P<0.05).与GES-1细胞比较,胃癌细胞系N87、HGC-27和AGS中circ_0092306表达升高(P<0.05),miR-411表达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_0092306组AGS细胞OD值及CyclinD1、Bcl-2、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及P21、Bax、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411组AGS细胞OD值及CyclinD1、Bcl-2、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及P21、Bax、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i-circ_0092306+anti-miR-NC组比较,si-circ_0092306+anti-miR-411组AGS细胞OD值及CyclinD1、Bcl-2、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及P21、Bax、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circ_0092306在AGS细胞中靶向负调空miR-411表达.结论 circ_0092306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升高,下调其表达可靶向负调控miR-411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并促进细胞凋亡.

    胃癌circ_0092306miR-411细胞增殖凋亡上皮间质转化

    SLC16A1-AS1负调控miR-450b-5p对结直肠癌细胞Caco-2细胞周期、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斯日古楞程健泽赵伟军
    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LC16A1-AS1对结直肠癌细胞Caco-2细胞周期、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RT-qPCR检测3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LC16A1-AS1和miR-450b-5p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Caco-2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LC16A1-AS1和miR-450b-5p靶向关系.将Caco-2细胞分为pcDNA组、pcDNA-SLC16A1-AS1组、pcDNA-SLC16A1-AS1+miR-NC组、pcDNA-SLC16A1-AS1+miR-450b-5p mimic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中SLC16A1-AS1的表达降低(P<0.05),而miR-450b-5p的表达升高(P<0.05).SLC16A1-AS1在Caco-2细胞中靶向负调控miR-450b-5p的表达.与pcDNA组比较,pcDNA-SLC16A1-AS1组Caco-2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期延长(P<0.05),S期缩短(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数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pcDNA-SLC16A1-AS1+miR-NC组比较,pcDNA-SLC16A1-AS1+miR-450b-5p mimic组Caco-2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期缩短(P<0.05),S期延长(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数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SLC16A1-A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低表达,过表达SLC16A1-AS1可靶向负调控miR-450b-5p抑制结直肠癌Caco-2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迁移和侵袭,并促进Caco-2细胞凋亡.

    结直肠癌SLC16A1-AS1miR-450b-5p细胞周期迁移侵袭凋亡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miR-132、miR-150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关系研究

    关小明陈锴梁艳桂
    341-34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32、miR-150表达水平与认知功能、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PD患者80例作为PD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miR-132、miR-150以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价2组受检者的认知功能,经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评估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不同病情患者的血清miR-132、miR-150表达水平.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miR-132、miR-150与MoCA、MMSE总分、UPDRS评分以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PD组血清miR-132、IL-1β、IL-6、CRP、TNF-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血清miR-150、MoCA总分、MMSE总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轻度组血清miR-132相对表达量与UPDRS评分低于中度组,而血清miR-150相对表达量高于中度组(P<0.05).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PD患者血清miR-132与MoCA、MMSE总分呈负相关,与UPDR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150与IL-1β、IL-6、CRP、TNF-α、UPDRS评分呈负相关,与MoCA、MMSE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PD患者的血清miR-132表达上调,而血清miR-150下调,二者均与患者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其中miR-150还与炎症密切相关.

    帕金森病miR-132miR-150炎性因子认知功能

    加味生脉饮对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时唾液腺保护的临床观察

    武飞安军王士雨范珍...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生脉饮辅助维生素C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清甲治疗时对唾液腺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服碘后口服醋酸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碘后联合加味生脉饮辅助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生命质量评分、唾液腺功能指标(UR30、EP、ER、EF、MAR、MSR)、涎腺炎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生命质量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腮腺、颌下腺MAR、M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腮腺MAR、MSR的P值分别为0.042、0.038,颌下腺的MAR、MSR的P值分别为0.041、0.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左右腮腺、左右颌下腺的UR30、EF、EP服碘治疗后急剧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1年期慢性涎腺炎发生率分别为27.91%、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味生脉饮可在DTC患者术后采用服碘进行清甲治疗时保护唾液腺.

    加味生脉饮DTC131I唾液腺

    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研究

    樊玉良朱春雷赵义赵小林...
    350-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使用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率、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消除血肿率高于对照组,复发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指标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GCS评分、MMSE评分较对照组优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机体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周ADL分级Ⅰ级、Ⅱ级比例、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Ⅴ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小骨窗开颅能够提高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效果好,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预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术式选择.

    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

    阶段性康复结合TCS干预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陈冰清黄晓碧赵胜
    354-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阶段性康复结合治疗性沟通系统(TCS)干预模式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阶段性康复干预,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康复联合TCS干预模式.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先心病类型等)、炎性应激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浓度]、恢复指标(ICU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用药依从性等)、预后、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先心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s-CRP、IDO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HS-CRP、ID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HS-CRP、IDO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HS-CRP、ID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观察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U=7.18,P<0.05);经重复方差分析,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栓塞、封堵器脱落、溶血、心律失常、穿刺部位血肿、发热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康复结合TCS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炎性应激指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阶段性康复生存质量治疗性沟通系统先天性心脏病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李明袁娟张珏曹亮...
    358-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自控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评估,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进行择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60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CSEA).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2组患者均在术毕予以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A组:酮咯酸氨丁三醇3 mg/kg+芬太尼0.015 mg/kg+阿扎司琼6 mg;B组:芬太尼0.015 mg/kg+阿扎司琼6 mg.2组均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泵速2 ml/h,锁时20 min自控追加2 ml,术后48 h撤泵.观察(1)对静脉自控镇痛启动(T0)、1 h(T1)、6 h(T2)、12 h(T3)、24 h(T4)、36 h(T5)、48 h(T6)各时间点疼痛强度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2)术前1 d(D0),术后1 d(D1)、3 d(D2)血清CRP、IL-6的浓度;(3)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不良反应.结果 2组组内患者T1~T6时VAS评分均低于T0(P<0.05).T0时刻,2组各时间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6时刻,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中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2组血清CRP、IL-6在D2、D3时间点较D1明显增高(P<0.05),A组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主观疼痛感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自控用于肛门部手术后镇痛及炎症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不良反应少.

    静脉自控镇痛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疼痛

    NLR、PLR和LMR与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袁梦琪李东富杨慧君龙春欢...
    362-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在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研究LMR对APE患者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APE患者252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幸存组和死亡组.分析APE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LMR、NLR、PLR、简化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implified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sPESI).结果 死亡组患者LM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MR(OR:1.536;95%CI:1.096-1.824)是APE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NLR、PLR、LMR与APE患者预后相关,LMR作为一种新的炎性标志物可能作为APE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急性肺栓塞炎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盆腔血管结扎与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研究

    郭上玮刘敬张华王洪斌...
    36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盆腔血管结扎与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40例,其中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治疗的120例纳入结扎组,另外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120例纳入介入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止血原因及止血成功情况,产后2 h、24 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的凝血因子水平,相关治疗情况,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介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术中补液量均明显低于结扎组(P<0.01),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均少于结扎组(P<0.05),止血时间早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住院时间均短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总止血成功率100.00%高于结扎组59.17%(P<0.05).2组产后24 h出血量均多于产后2 h出血量(P<0.05),介入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结扎组(P<0.05).2组患者手术后血管紧张素Ⅱ、凝血因子Ⅷ、Ⅸ水平均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介入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凝血因子Ⅷ、Ⅸ水平均高于结扎组(P<0.05);介入组患者手术止血效果明显优于结扎组(P=0.02);介入组患者相关治疗事件发生率1.67%(2/120)低于结扎组10.00%(12/120)(P<0.05).介入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结扎组的71.67%(P<0.01).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盆腔血管结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