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合成纤维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合成纤维工业
合成纤维工业

何建辉

双月刊

1001-0041

hcxwgy.blsh@sinopec.com

0730-8482342

414014

湖南岳阳市云溪区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合成纤维工业/Journal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朱炳辉张昭环谢光银武旺旺...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无机物、有机物、稀土材料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无机物改性以碳系材料改性为主,其次是无机氧化物,通过引入无机物调节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从而调整其电磁参数,提高其吸波性能,但因有些无机物可能具有毒性而使材料存在环境风险.有机物改性以导电聚合物改性为主,将导电聚合物与铁氧体结合,通过调节材料的电磁特性来优化其吸波性能,但有机物改性铁氧体的热稳定性及耐候性较差.稀土材料改性铁氧体主要通过掺杂稀土元素的方式调节铁氧体的电磁参数,以提高材料的宽频特性和吸收效率,但成本高、稀土资源有限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改性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优化改性工艺、通过调节电磁参数以提高吸收损耗能力、拓展应用领域、克服吸波材料的限制.

    铁氧体稀土材料改性复合吸波材料吸波性能

    日本2023年度化学纤维消费状况

    王德诚
    79页

    内蒙古光威碳纤维项目一期投产

    肖英芝
    79页

    气体除尘技术研究进展

    何志勇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气体除尘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重点介绍了几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干式和湿式除尘方法,对比了不同类型除尘器的工作机制、影响因素及各除尘技术的优势与局限,并探讨了组合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最后对气体除尘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旋风除尘技术已经在众多工业场合被广泛应用,未来突破的重点是提高旋风分离器除尘效率、降低运行压降;静电除尘技术成熟,但占地面积较大,设备小型化是未来方向发展,且设备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湿法除尘技术除尘效率较高,但洗涤水利用率低、热能损失大,存在二次污染问题,未来发展应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单一除尘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开发高效率和经济性的组合除尘技术是气体除尘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气体除尘除尘设备除尘技术组合除尘颗粒物

    基于MMF理论的碳纤维单向带复合材料细观强度的计算方法

    高安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向带复合材料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损伤失效特点,基于微观力学失效(MMF)理论对单向带复合材料的失效机制及损伤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了一种确定单向带复合材料细观强度的跨尺度分析计算方法.以T300 碳纤维/环氧树脂单向带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单向带复合材料的细观尺度代表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应力放大因子方法实现单向带复合材料的宏观应力与细观应力的转换;然后结合单项带复合材料的宏观强度实验结果,设计单向带复合材料细观强度参数的求解流程,确定单向带复合材料的纤维及基体组分的细观强度.对于碳纤维/环氧树脂单向带复合材料,采用跨尺度分析计算方法可以得到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基体各关键点所承受应力的极大值,其结果可用于单向带复合材料结构的疲劳强度预测.

    碳纤维单向带复合材料微观力学失效理论细观强度计算方法

    东丽工业拟扩大其在韩国的碳纤维和芳纶产能

    钱伯章
    95页

    低温余热发电在己内酰胺项目中的应用

    徐浩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当前己内酰胺装置蒸汽消耗大,蒸汽凝液余热未完全利用的现状,以600 kt/a己内酰胺装置为例,介绍了低温余热发电在己内酰胺装置中的应用及节能效果.结果表明:600 kt/a己内酰胺装置蒸汽消耗量约 1 020 t/h,蒸汽凝液回收总量约 870 t/h,在保证装置冷冻水对蒸汽凝液需求的同时,充分利用蒸汽凝液作为热源,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以 1,1,1,3,3-五氟丙烷作为有机工质进行低温余热发电,发电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每年净发电量达 1.784×107 kW·h,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 5 607 t,减少CO2 减排量10 601 t,同时可节约循环水量 1.440×107 t,节能和经济效果显著.

    低温余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己内酰胺蒸汽节能

    三宁化工200kt/a聚酰胺差别化新材料纺丝项目投产

    肖英芝
    99页

    日本大和纺织推出PLA/PBS热黏合复合纤维

    钱伯章
    99页

    131 dtex/108 f-16头ITY复合丝一步法生产工艺探讨

    赵飞冯斌陈雄朱昌波...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纺丝-拉伸-合股-网络一步法生产131 dtex/108 f-16 头涤/涤复合纤维(ITY),重点探讨了组件压力、冷却风压力、纺丝速度、热定形温度、上油方式等对生产工况及ITY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现有WINGS-FDY设备进行改造并调整生产工艺,采用一步法生产ITY,生产稳定,产品主要指标达到了质量控制要求;较佳生产工艺为预取向丝(POY)组分的组件压力 17 MPa、全拉伸丝(FDY)组分的组件压力15 MPa,环吹风压力 25 Pa,纺丝速度 3 800 m/min,热定形温度 115℃,POY组分在纺丝工段上油、FDY组分在卷绕工段上油,ITY中POY组分含油率比例60%、FDY组分含油率比例 40%;在较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131 dtex/108 f-16 头ITY产品优等品率达98.18%,纤维断裂强度为 2.7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 135.2%,条干不匀率变异系数为 0.96%,含油率为0.8%,染色均匀度达 5.0 级.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复合纤维一步法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