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胡宝群

季刊

1674-3504

ecutxb@263.net

0794-8258317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学府路56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东华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78年创刊。其主要任务是反映东华理工学院自然科学方面的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地球科学各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竭诚为广大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读者与作者提供精品和最佳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凤冈沙坪铀矿床方解石原位U-Pb年代学、黄铁矿微量元素与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刘开坤金中国彭松范云飞...
    50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厘定沙坪铀矿床成矿年龄及物质来源,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该矿床开展方解石原位U-Pb测年、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微区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早期和成矿晚期都有方解石和黄铁矿形成.成矿早期方解石(Cal1)U-Pb年龄为(74.1±1.4)Ma,成矿晚期方解石(Cal2)U-Pb年龄为(22.1±0.8)Ma.成矿早期黄铁矿(PyⅠ)的Co、Se、Mo、Pb等元素含量较高,成矿晚期黄铁矿(PyⅡ)的Ni、As、Sb、Tl等元素含量较高.PyⅠ 的 834S 值为-3.66‰~+4.77‰(平均为-0.42‰),PyⅡ 的 δ34S 值为-9.13‰~-7.47‰(平均为-8.49‰).黄铁矿形成于中-低温环境,硫主要来源于深部沉积地层和变质基底,由深部成矿流体携带至成矿部位经热化学还原作用形成黄铁矿.在燕山晚期-喜山期造山运动背景下,深部流体向上运移并萃取寒武系黑色岩系中的铀,在成矿有利部位经烃类流体热解分异成矿,沙坪铀矿床属于受深部有机流体-构造复合控制型铀矿.

    方解石原位U-Pb法年代学黄铁矿微量元素硫同位素沙坪铀矿床

    鹿井矿田南部羊角脑铀矿床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高爽王前林王升欧阳平宁...
    512-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羊角脑铀矿床的铀成矿时代及铀成矿规律,对该矿床的沥青铀矿开展电子探针U-Th-Pb化学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羊角脑铀矿床沥青铀矿的Ca、Si、Fe等元素含量偏低,(ω(SiO2)+ω(CaO)+ω(FeO))与(ω(UO2)+ω(PbO))、ω(PbO)无明显相关性.沥青铀矿的U-Th-Pb化学年龄为113.9~172.4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1.6±3.2)Ma(MSWD=1.5,n=56),表明矿化时代为早白垩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鹿井矿田乃至诸广地区存在较早期的浅源低温酸性流体系统下的铀成矿事件,该事件与华南地区早期的伸展-铀成矿事件吻合,表明华南多期次铀成矿事件在诸广地区均有响应.

    成矿年龄沥青铀矿诸广地区羊角脑铀矿床

    江西相山两类流纹英安岩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刘龙张树明张鑫陈瑜...
    521-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相山西部地区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成岩年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岩石类型及成因模式等,对这两类岩石开展锆石LA-ICP-MS定年、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流纹英安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38.6±1.1)Ma和(137.6±1.5)Ma,成岩温度分别为706~843 ℃和683~788 ℃.这两类岩石的磷灰石饱和温度分别为943~978℃和943~966 ℃,锆石相对氧逸度分别为-2.09~+0.06和-2.05~-0.37,磷灰石的相对氧逸度则分别为+0.30~+1.49和+0.05~+1.25.两类流纹英安岩为同一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具备高温、低氧逸度及低含水量的特征.它们的母岩浆源自地壳,无明显的壳幔混合作用迹象,岩石类型为A型花岗岩.这两类流纹英安岩为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导致软流圈上涌并持续提供热源,促使偏闪长质的残余相发生部分熔融而成.

    流纹英安岩流纹英安斑岩锆石磷灰石江西相山

    基于HVSR方法的冷水坑矿田主要断裂构造研究

    陈茂雨李红星吴鑫昱
    538-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认识冷水坑矿田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及性质,在冷水坑矿田及外围地区布设了 26台短周期地震仪进行地震背景噪声观测,利用微动水平与垂直谱比法(HVSR)得到了该区的共振频率、放大系数以及浅层横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冷水坑矿田断裂带基本展布于共振频率较低区域,F2推覆构造展布于共振频率高低频分界线.放大系数自南西向北东逐渐减小,F1断裂及北西向断裂均展布于低放大系数区域,F2断裂沿放大系数分界线展布.地下横波速度区域性明显,F1断裂通过横波速度低速异常区,F2断裂展布于高低速分界面之间.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推测F2断裂存在继续向北延伸的趋势,可以在矿田外围北东方向围绕F2断裂展布与出露位置开展找矿工作.

    HVSR方法共振频率S波速度结构冷水坑矿田

    观测阵列和噪声源分布对两种微动成像方法的影响及适应性分析

    杨浪邕航李红星姚振岸许昌昊...
    550-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动探测中噪声源分布有时并不均匀,不同阵列对不同方位噪声的适应能力也不同.为研究观测阵列和噪声源分布对被动源面波多道分析(MAPS)成像与扩展空间自相关(ESPAC)成像的影响,通过模拟噪声记录对不同阵列的不同方位噪声适应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MAPS法与ESPAC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阵列下的MAPS法在面对大部分定向噪声时与ESPAC法得到的成像效果一致,二维阵列对大部分定向噪声时的适应性更好,多重三角形阵列的成像效果最为稳定.

    地震背景噪声微动勘探被动源面波多道分析扩展空间自相关台阵阵列

    江西相山火成岩岩石磁学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韩佰惠葛坤朋谢孝军姬晴...
    564-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江西相山火山盆地火成岩的精确物性,服务深部地球物理勘探,采用综合岩石磁学方法对相山地区碎斑熔岩、流纹英安岩和花岗斑岩三大主要火成岩类型进行了系统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同一岩性在不同区域的磁学特征具有显著差异,碎斑熔岩的载磁矿物可划分为磁铁矿/赤铁矿混合型和磁铁矿主导型,流纹英安岩分为磁铁矿/赤铁矿混合型和赤铁矿主导型,花岗斑岩的磁性较弱,磁性差异不明显.碎斑熔岩的磁性晕带指示了相山古火山口位置.本研究厘定了相山地区典型火山岩的岩石磁学类型,可为寻找古/次火山口成矿机构,开展深部铀矿勘查提供依据.

    火成岩岩石磁学磁铁矿赤铁矿相山铀矿田

    直流电阻率自适应反演在岩溶勘探中的应用——以广西河池灰岩区为例

    毛文星张志勇周峰谢尚平...
    575-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岩溶地区高密度直流电阻率的探测效果,研发了一种基于非结构三角网格的自适应反演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任意复杂地形下地电模型的模拟,同时构建一种基于模型灵敏度的反演网格自适应调整优化技术,实现了对异常体的精细刻画,提升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模型算例与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自适应反演算法计算稳定、岩溶异常识别能力强,能更好地圈定异常,可为岩溶区高密度直流电阻率解释提供有力支持.

    岩溶勘探高密度电阻率法自适应反演广西河池

    萍乡市安源区废弃煤矿周边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

    赵均宋炉生胡晶朱满怀...
    584-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萍乡市安源区煤矿区周边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迁移规律,在废弃煤矿区采集煤矸石、底泥沉积物、土壤、地下水及地表水样品,开展重金属元素含量测试,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等方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江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煤矸石中Cd、Hg、Cu、Ni、Zn较富集,底泥沉积物中Cd、Hg、As、Cu、Ni、Zn较富集,土壤中Cd、Hg、As、Pb、Cu、Ni较富集,地下水和地表水分别呈现弱酸-弱碱性和弱碱性,均符合相应的Ⅲ类水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煤矸石中Ni、Cd、Cu属于重度污染,底泥沉积物中Cd、Hg属于重度污染,土壤中Cd、Ni属于重度污染,地下水中Pb属于轻度污染,地表水中重金属元素均属于未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底泥沉积物、煤矸石属于重度污染,地下水属于轻度污染,地表水属于警戒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离煤矸石的距离增加,底泥沉积物中的Cd和Ni质量分数以及土壤中的Cd、Hg和Pb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底泥沉积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主要受到煤矸石的影响.

    迁移规律分布特征重金属煤矸石萍乡市

    农药吡虫啉和噻虫嗪的电子束辐照降解效果及机理分析

    魏强林杨波张建波聂晨...
    592-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分析农药辐照降解机理,采用电子束辐照降解技术研究典型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和噻虫嗪在1~5 kGy吸收剂量下的辐照降解效果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农药降解途径及其机理.结果显示,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解吡虫啉和噻虫嗪,降解率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与农药的初始质量浓度呈负相关,中性酸碱度和低浓度双氧水对农药降解有促进作用.吡虫啉和噻虫嗪依靠辐解产生的对农药降解有促进作用的·OH自由基、·H自由基和水合电子eaq-作用于N-硝基亚氨基咪唑烷结构、四氢嗯二嗪结构使其降解,最终产物分别为6-氯烟酸、2-氯噻唑-5-甲胺.

    电子束辐照新烟碱类农药降解产物降解效果降解机理

    脉冲策略强化SnOx电极长效还原CO2制甲酸机理研究

    蒋浩朱德圣闫喜凤于洋茜...
    601-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SnOx是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酸的高效活性催化剂,然而,在传统恒电位还原CO2过程中会被还原成低价金属氧化物或零价金属,导致活性降低甚至失活.脉冲电催化技术可以动态调控电极表面活性物质,且操作简单,可利用脉冲策略来强化SnOx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位条件下,SnOx电极在电解12 h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制甲酸法拉第效率维持在40%左右,比恒电位条件下高153%.结合物化表征与电化学测试结果可知,SnOx催化稳定性归因于脉冲氧化电位促使电极表面SnOx原位动态再生,并促进活性组分分散.研究成果为提高金属氧化物电极电催化还原CO2制甲酸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二氧化碳还原锡氧化物脉冲电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