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王全金

双月刊

1005-0523

ecjtuxb@qq.com

0791-7046855

330013

中国南昌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双月刊,刊登本校师生以及相关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反映教学科研最新成果及高新技术发展成就稿件。学报坚持立足学校,面向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主要刊载数理化、土木建筑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文史哲、法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艺术学、艺术设计等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合性学术评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轨轨底裂纹扩展影响因素分析

    周宇王蒙一梁旭姚凯洲...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分析钢轨材质、残余应力、温度应力在钢轨使用中的内外因对轨底裂纹扩展的影响开展研究.[方法]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结合轨底伤损实测,建立钢轨轨底裂纹扩展模型,对轨底伤损扩展失效时的临界裂纹尺寸、裂纹平均扩展速率、剩余寿命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钢轨材料断裂韧性与轨底初始伤损扩展的剩余寿命存在正相关关系,U95Cr H材质钢轨的轨底裂纹扩展剩余寿命小于U78CrV H材质小于U75V H材质;以某线路实际使用的钢轨材质U78CrV H为例,轨底残余应力由0增加至300 MPa,轨底裂纹扩展的临界尺寸增长约2.5%,剩余寿命下降约6%;残余应力为200 MPa时,温度应力由0增加至200 MPa,轨底裂纹扩展的临界尺寸变化不大,在1%内.[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轨底裂纹扩展研究和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钢轨轨底裂纹裂纹扩展残余应力温度应力

    摩擦诱导一元醇向无定形碳转变及其减摩特性

    张仁辉刘宇航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探究甲醇、异丙醇在相同载荷、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润滑性能,重点探究转速对甲醇、异丙醇润滑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甲醇、异丙醇在98 N,400,500 r/min和600 r/min耦合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摩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甲醇润滑体系,随着转速的增加,磨合期明显缩短,在500 r/min下摩擦体系显示最小的磨斑直径,对于异丙醇润滑体系,随着转速的增加,摩擦系数基本保持恒定,磨斑直径随着转速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在500 r/min下摩擦体系显示最小的磨斑直径.[结论]甲醇润滑体系的低摩擦磨损性能归因于氧化钨(WO2和WO3)、甲醇、摩擦诱导的无定形碳、摩擦对偶四者形成的"微轴承"的作用;而异丙醇润滑体系的优异摩擦学性能主要归因于摩擦诱导形成的具有润滑作用的无定形碳.结合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甲醇、异丙醇的润滑机理进行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可为醇基物质在精密设备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摩擦诱导无定形碳润滑甲醇异丙醇

    基于YOLOX-αSMV的带钢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曹义亲刘文才徐露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YOLOX算法在钢材表面缺陷检测中特征提取不充分、多目标缺陷检测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改进损失函数的多维度特征融合带钢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算法.[方法]首先,在Backbone部分应用SPP_SF保留多尺度特征信息,提高分类精度.其次,在Neck部分加入多维度特征融合模块MDFFM,将通道、空间、位置信息融入特征向量中,加强算法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引入Varifocal Loss和α-CIoU加权正负样本,提高预测框的回归精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YOLOX-αSMV在NEU-DET数据集中的mAP@0.5:0.95达到了47.54%,较YOLOX算法提高了3.43%.[结论]算法在保持检测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模糊缺陷和小目标缺陷的识别、定位能力明显提升.

    YOLOX缺陷检测α-CIoU坐标注意力VarifocalLossSoftPool

    "强省会"战略下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和产业选择

    陈志建张立张庆娟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低碳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而"强省会"战略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为"强省会"战略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选择提出了新要求.[目的]研究刻画长江经济带地级市行业的低碳经济效应,探讨产业选择问题.[方法]研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结果]长江经济带城市行业碳减排潜力较大,其中建筑业最大."强省会"战略下,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的产业低碳经济发展较为充分,南昌、贵阳、昆明、长沙等小核心省会城市制造业和部分社会服务业等产业的减排潜力较大.[结论]省会城市应重点发展社会服务业,非省会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选取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重点发展.

    强省会低碳城市碳生产率产业选择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