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核动力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核动力工程
核动力工程

罗琦

双月刊

0258-0926

jnpe@npic.ac.cn

028-85903890 85903009;85903893

610041

成都市436信箱32分箱

核动力工程/Journal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于1980年2月创刊的正式科技期刊,是中国核学会能动力学会的学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办,原子能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综合介绍国内外核动力科学技术在理论研究、实验技术、工程设计、运行维修、安全防护、设备研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快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核能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的师生,以及关心核能事业发展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乏燃料水池S32101双相不锈钢覆面水下激光焊接维修系统与焊接工艺研究

    张晓春沈光耀梅乐朱加雷...
    22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核电站乏燃料水池覆面缺陷水下高质量修复,基于水下局部干法激光焊接技术,研制了集移动定位系统、水下激光焊接-视觉-送丝一体化设备以及移动气罩的水下激光焊接维修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三代核电乏燃料水池覆面(S32101双相不锈钢)进行了水下焊接工艺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均流管结合坡口同步吹扫的排水工艺可有效降低水分子对于焊缝成形的影响;②氮气作为双相不锈钢水下焊接的保护气体,可以提升熔覆层和热影响区的奥氏体含量;③较高的激光功率可以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提高水下局部干法激光焊接的稳定性.焊接试件的无损检测结果和理化性能满足乏燃料水池建造焊接标准要求,证明了该水下激光焊接维修系统与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水下局部干法焊接水下激光焊接维修系统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

    稳压器波动管接管与底封头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罗立群朱佳震陈均康志平...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电厂稳压器波动管接管与底封头焊缝结构的特殊性引起单侧可达和球形检测面导致较大定位偏差的问题,针对这2个问题研发相控阵超声检测(PAUT)技术与缺陷定位修正算法,并在带自然缺陷的模拟试块上进行验证与射线检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结合缺陷定位修正算法,PAUT技术满足能力验证的要求,检出能力与射线检测相当.

    波动管接管与底封头焊缝球形检测面定位修正相控阵超声检测(PAUT)

    秦山第二核电厂1、2号机组核功率测量系统升级改造设计

    张芸王银丽田野罗炜...
    237-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秦山第二核电厂1、2号机组核功率测量系统现状,聚焦原系统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核功率测量系统改造的必要性,介绍了核功率测量系统数字化改造的范围.通过秦山第二核电厂1、2号机组核功率测量系统升级改造设计,探讨了核功率测量系统数字化改造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给出了核功率测量系统升级改造的框架结构设计、设计特点和具体的优化措施.本次堆外核测量系统改造升级实施期间未产生设计变更项,现场设备调试一次性成功,设备顺利投运.本次改造方案及经验可供其他核电厂核测量系统改换参考.

    秦山第二核电厂1、2号机组核功率测量系统数字化改造系统设计

    超高通量堆辐照生产252Cf关键因素研究

    谢运利王连杰蔡云夏榜样...
    243-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252Cf核素是反应堆启动和中子活化分析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开展252Cf辐照生产方法研究意义重大.252Cf质量数大、转换链长、生产难度大,本文基于铅冷快中子超高通量研究堆重点开展252Cf辐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根据252Cf生产方法的难点,建立高精度核数据库和靶件长寿期模拟计算方法,开展靶件结构及材料设计、中子能谱及中子注量率等关键因素研究.252Cf靶件辐照计算表明,252Cf虽然转换率低,但在辐照靶件结构、中子能谱及中子注量率方面可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252Cf生产效率;提出通过共振屏蔽优化中子局部能谱的方法,减少核素裂变消耗,从而提高252Cf生产效率.本文阐明252Cf生产机理和关键因素影响规律,并给出辐照生产252Cf的设计论证方向.

    同位素生产超高通量堆252Cf共振屏蔽

    正交实验方法在燃料元件性能分析测试算例设计中的应用

    何康年丁铭郭泽华朱亚楠...
    249-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参数不确定度给燃料元件性能带来的影响,需要对设计阶段的燃料元件误差范围内参数组合进行计算和评估.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棒状燃料元件关键参数进行组合取值并编制测试算例,以评估参数不确定度对燃料元件行为的影响.根据选取的关键设计参数和各参数水平编制混合水平正交表,并确定36组测试算例.对36个算例进行测试计算,结果表明部分测试算例的包壳总变形不满足燃料棒设计准则,说明参数不确定度对燃料元件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测试算例的编制和分析对燃料元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棒状燃料元件正交实验方法正交表敏感性分析燃料元件性能分析

    基于子通道-CFD耦合程序的棒束通道多尺度耦合模拟研究

    刘卢果江光明夏云峰梁禹...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子通道程序进行堆芯热工水力分析时需要给定实时变化的堆芯入口状态参数等信息,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程序能够计算堆芯入口精细热工水力参数.因此本文通过内部耦合策略,基于动态链接库技术实现子通道程序CORTH与CFD程序FLUENT的多尺度耦合程序开发,并针对PNL 2×6基准题实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其中FLUENT程序计算实验入口区域,为CORTH程序提供准确的入口流量分布,而CORTH程序用于计算模拟加热段.结果表明,多尺度耦合程序能够实现子通道程序与CFD程序的热工参数信息实时传递,并且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子通道程序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程序多尺度耦合PNL2×6

    摇摆对棒束通道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影响研究

    程坤鲜麟冉旭周科...
    262-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摇摆条件对于自然循环流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利用带棒束加热通道的自然循环回路实验系统,开展静态与摇摆条件下的流动不稳定性实验对比研究.实验研究发现,静态条件下棒束通道内存在的流动不稳定性为密度波型脉动(DWO),并形成了预测低压自然循环DWO发生边界的经验关系式;摇摆条件下棒束通道内存在2种典型的两相流动不稳定类型,分别为由棒束通道在流量波动最低点产汽所引起的波谷型脉动和由波谷型脉动和DWO叠加而成的复合型脉动,并分析获得了摇摆影响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行为的演化规律及其不稳定边界.

    流动不稳定性摇摆运动自然循环棒束通道

    斯特林动力转换系统性能及应用技术研究

    游尔胜张廷幸奠川徐建军...
    269-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小型模块化核动力装置对新型动力转换技术的选型论证和总体评估需要,本研究重点针对自由活塞斯特林动力转换技术以及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对比分析了百瓦级同位素-斯特林电源系统、千瓦级反应堆-斯特林电源系统和十千瓦级太阳能-斯特林电源系统的典型应用方案,给出了斯特林动力转换系统的输出功率、转换效率两个关键参数的性能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斯特林动力转换效率可达到卡诺循环效率的60%左右,但输出功率一般在几十千瓦以下,需要通过多个机组模块化配置实现更大发电能力,其中耦合结构及传热过程是影响斯特林动力转换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的估算模型和分析结果能够为斯特林动力转换系统的性能评估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撑.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性能估算模型动力转换效率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