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

刘洪来

双月刊

1006-3080

ecustxbb@ecust.edu.cn

021-64252666

200237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双月刊,主要刊登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制药、材料、机械、信息与计算机、环境与能源等学科有创新意义的科学论文,并辟有研究简报栏目。本刊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CSA)等10余种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氮化钛粉体制备技术

    向茂乔丁雯珺朱庆山
    787-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氮化钛(TiC/N)兼具了金属和陶瓷特性,在机加工、电子和催化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高质量TiC/N粉体对于制备高性能材料至关重要,但现有合成体系存在传质屏障与高反应能垒等问题,制备高质量TiC/N粉体面临较大挑战.本文系统分析了不同方法制备高质量TiC/N粉体的难点,并从强化传质和反应等方面介绍了最新进展,同时展望了TiC/N粉体的发展趋势.

    碳化钛氮化钛粉体合成反应工程过程强化

    三聚甲醛-甲醛-水-[BMIM][NO3]的气液相平衡研究

    李飞张涛吕莉唐文翔...
    795-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离子液体 1-丁基-3-甲基咪唑-硝酸盐([BMIM][NO3])对甲醛-水(FA-H2O)、三聚甲醛-水(TOX-H2O)体系的气液相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NO3]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加入摩尔分数为 0.070的[BMIM][NO3]可以使共沸现象消失.将非随机双液(NRTL)模型用于关联实验数据,TOX-H2O-[BMIM][NO3]三元物系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 1.32%,FA-H2O-[BMIM][NO3]三元物系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74%.测定了TOX-FA-H2O-[BMIM][NO3]的气液平衡数据,结果表明,[BMIM][NO3]的加入可以使平衡时气相中的TOX摩尔分数增加 17.49%.研究结果对提高气相中TOX的摩尔分数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三聚甲醛甲醛气液平衡离子液体NRTL模型

    基于三氧化硫磺化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连续化合成

    闵书樑周长路王超颖万海涛...
    802-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 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 25℃,n(SO3)/n(丹参酮ⅡA)=2.0,停留时间 2 min.与传统硫酸间歇工艺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产率由 68.0%提升至 92.3%,反应时间由 120 min降低至 2 min,E因子由 27.7降低至 2.1.实现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绿色、安全、高效连续制备.

    三氧化硫丹参酮ⅡA磺酸钠微流控芯片停留时间分布绿色化学

    立方型与PC-SAFT EoS对纯组分热力学性质预测能力的评价

    孙佳惠王潇然赵文英项曙光...
    810-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 18类 382种物质的沸点下饱和蒸气压、液体体积、蒸发焓的实验值评价Redlich-Kwong(RK)、Soave-Redlich-Kwong(SRK)、Peng-Robinson(PR)、扰动链统计缔合流体理论状态方程(PC-SAFT)状态方程(EoS)对热力学性质的预测能力,通过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评价了 4种状态方程对 18类物质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对沸点下蒸发焓、饱和蒸气压、液体体积预测结果最准确的是 PC-SAFT EoS,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57%、1.20%、0.99%;PR、SRK EoS对蒸发焓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 2.57%和2.68%,对饱和蒸气压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 1.47%和 1.80%,且其对液体体积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也远大于PC-SAFT EoS;RK EoS对3种热力学性质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均超过18.00%.对有机物尤其是缔合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的预测应该优先选择PC-SAFT状态方程.

    有机物状态方程热力学性质评价预测能力

    阿魏酸-烟酰胺共晶的氢键作用及紫外光照稳定性

    李雨峰井艺霏冯海飞王小永...
    817-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阿魏酸(FA)-烟酰胺(NIC)共晶,分析了FA与NIC在共晶时及溶液中的氢键作用,并研究了FA-NIC共晶中FA的水溶性和紫外光照稳定性.红外光谱和Hirshfeld表面分析结果表明,FA-NIC共晶中FA与NIC在4处位置存在氢键作用,其强弱顺序为Ⅲ(O-H···O)>Ⅰ≈Ⅱ(O···H-N)>Ⅳ(O···H-C).FA-NIC共晶中的FA比纯FA具有更低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强度,这说明FA-NIC共晶在水溶液中并没有完全解离,FA与NIC之间仍然存在氢键作用.相比纯 FA,FA-NIC共晶中 FA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 88%,FA的紫外光照稳定性提高了12.7%,两者的提高归因于FA与NIC之间的氢键作用.

    阿魏酸共晶Hirshfeld表面分析氢键紫外光照

    聚硅氧烷/纳米二氧化钛超疏水光催化复合涂层的制备和性能

    王政华张玲李春忠
    823-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两种不同的长链硅烷三甲氧基十六烷基硅烷(HDTMS)和三乙氧基十三氟辛基硅烷(PFTDS)对纳米二氧化钛(TiO2)进行接枝改性,分别得到改性纳米粒子HDTMS-TiO2 和PFTDS-TiO2.两种改性纳米粒子分别与聚硅氧烷预聚体原位聚合,通过两步喷涂法制备了复合涂层.改性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得以提升,在基板上形成均匀分布的粗糙结构;改性纳米粒子仅需 20%(质量分数)的添加量就可使复合涂层呈现出超疏水性,并使涂层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紫外光催化性能.本研究为设计多功能复合涂层提供了新的策略,在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疏水复合涂层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粗糙结构喷涂法

    基于迭代进化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鸡尾酒的抗菌效果评价

    丁子韩谢宇桢曹晨昕陈泉...
    83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离到一株抗菌能力较差的新型噬菌体vB_EcoM_CRP22,通过模拟噬菌体与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开发了迭代适应性进化的方法使噬菌体感染噬菌体抗性突变菌株,显著提高了噬菌体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抗菌效果,由噬菌体进化株组合成的鸡尾酒制剂感染细菌后36h内能有效控制OD600 低于0.4.该实验为噬菌体疗法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疗法适应性进化噬菌体鸡尾酒抗菌效果

    人工神经网络和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发酵产淀粉酶

    王媛王永红
    840-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酵过程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是影响黑曲霉产淀粉酶产量的关键.为提高黑曲霉F223的产酶水平,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及Plackett-Burman(PB)实验筛选出了显著影响淀粉酶酶活的成分:豆粕、玉米浆及可溶性淀粉.通过最陡爬坡实验以及中心组合实验获取回归建模数据集,以淀粉酶酶活为响应变量,分别利用传统的多项式回归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回归拟合方法,建立了培养基组成与酶活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了黑曲霉F223生产淀粉酶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最优解.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在数据拟合和预测能力方面优于多项式回归方法,用该算法为基础优化得到的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实验,最终淀粉酶产量达到5 566.79 U/mL,相比于未优化培养方案提升了92.6%.

    黑曲霉淀粉酶响应面方法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

    Cu2+对水体中氧氟沙星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周润生徐晶周磊修光利...
    850-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体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FQs)易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影响其潜在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本文以典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X)为例,系统探讨了二价铜离子(Cu2+)对其光化学转化降解特性的影响.综合荧光、紫外光谱分析,发现Cu2+与OFX在pH中性条件下能够形成络合比 为 1∶1 的络合物.在 365 nm单波长光源的照射下,Cu2+的加入抑制了OFX光降解,荧光猝灭及激光闪光光解实验表明,该抑制作用主要是由Cu2+对OFX光致激发的静态猝灭作用导致.质谱分析结果表明,OFX直接光降解路径包括脱羧、光氧化、哌嗪环氧化裂解和去甲基化等,Cu2+存在条件下去甲基化产物未被检出.毒性分析结果表明,Cu2+的存在降低了OFX转化过程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

    氧氟沙星光化学降解Cu2+络合毒性

    基于自上而下注意力机制的零样本目标检测

    齐鑫伟侍洪波宋冰陶阳...
    859-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可见类和未见类目标数据分布的差异性,目前基于映射迁移策略的零样本目标检测算法在测试时容易偏向可见类别的目标,且因为不同类别在属性上的相似性,特征分布比较混乱.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零样本目标检测框架,利用所设计的先验知识提取模块和自上而下注意力机制模块,为检测过程提供任务导向,引导模型在训练期间关注出现的未见类特征,提高模型对不同数据分布的判别性;还设计了一种新的对比约束以提高特征之间的聚类能力;在MSCOCO标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标准和广义零样本目标检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零样本目标检测自上而下注意力机制对比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