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煤炭与化工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刘志明

月刊

2095-5979

hgbjb@163.com hbhgbjb@163.com hbhgzz@163.com

0311-85065569 85065572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8号

煤炭与化工/Journal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河北化工》办刊宗旨: 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引导行业、指导全局。《河北化工》面向读者群: 以国内外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经销单位、行业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与石油和化学工业相关联的边缘产业单位为主要读者群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板集煤矿5煤层顶板离层临界值预测研究

    岳喜占李迎富赵江梅王国普...
    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板集煤矿5煤层顶板离层临界值的预测规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其影响以及灰色系统理论在预测中的应用.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顶板离层临界值的主要因素,排名如下:巷道宽度(hw)>直接顶厚度(hz)>老顶厚度(hj)>锚索长度(Gj)>5煤厚度(hm)>开采深度(H).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拟合,得出顶板离层临界值的函数关系.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出浅部和深部离层界限值分别为46 mm和27 mm,总离层界限值为73 mm.此外,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377 d后的离层量进行了预测,采用GM(1,1)模型训练得到了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号测点巷道顶板离层总量为65 mm,与预期值和顶板离层规律相符.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了主要控制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减小顶板离层量.同时,应用灰色模型进行离层预测,显示出在此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潜力.该研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预测方法.

    顶板离层临界值预测灰色模型敏感性分析

    厚硬顶板大巷大间距锚杆支护设计

    李耀晖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七一煤矿15号煤层大巷厚而坚硬顶板支护条件,利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工程类比、数值模拟等综合手段,获得了 15号煤层大巷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确定了其松动范围为0.65~0.8 m,属于小松动圈,计算了大巷围岩K2石灰岩、泥岩、铝土质泥岩RMR分值分别为51、45、47,属于Ⅲ级较好岩体,为锚杆长度和强度选择提供一定依据.通过分析4种支护方案下的锚杆(索)轴力、偏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以及塑性区分布情况,提出了大间距锚杆支护设计,认为15号煤层大巷锚杆间距为1.2m、锚索间距为2.4~3.6m,能够满足支护要求.研究成果为类似条件下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厚硬顶板大间距地质力学评估数值模拟支护设计

    厚顶煤巷道煤柱尺寸留设及"控顶限帮"支护技术研究

    魏宝贞李文林李宁顾锋...
    14-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存在地质构造的情况下,刀把型工作面缩面期间煤柱留设尺寸以及支护难题,结合东滩煤矿1310工作面地质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确定缩面后刀把型工作面煤柱尺寸,提出了"控顶限帮"支护原理,实现对厚顶煤巷道深浅围岩的协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留设40m保护煤柱,配合支护方案,可充分确保1310辅助轨顺安全稳定.结合缩面后现场监测情况,认为缩面后40m煤柱宽度与支护方案合理可行.

    刀把型弹性核极限平衡理论塑性区

    龙滩矿采动巷道非对称破坏特征与控制方法

    周勇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动巷道受采动影响剧烈、顶板非对称变形、冒顶隐患程度大等问题,以龙滩煤矿3111N工作面采动巷道为工程背景,综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获取了采动影响下围岩塑性区演变和分布特征,揭示了采动巷道顶板塑性区分布特征与冒顶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移,采动巷道围岩主应力比值逐渐增大,主应力方向发生偏移,造成围岩塑性区最大破坏深度集中在顶板采煤帮侧,此时巷道冒顶隐患最大.据此,提出了基于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的非对称支护参数设计,旨在通过重点加固顶板破坏严重区域内岩体来改善围岩应力环境,从而抑制巷道围岩塑性区恶性扩展,达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目的.

    非对称变形巷道支护塑性区冒顶

    残采工作面回风巷注浆加固与支护技术研究

    李艳杰
    23-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五阳煤矿7615残采工作面回风巷处于煤柱中间应力集中区,在开采卸荷过程中,巷道在工作面回采前方,在回采侧围岩变形,帮部煤体严重挤出,锚杆索锚固失效,难以保障生产的难题,分析7615工作面内部情况,讨论原支护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注浆加固技术和顶板长短锚索加强支护,经数值模拟验证后进行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顶底板位移量和两帮移近量分别减小了 82.20%和69.75%,新的注浆加固与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巷道断面收缩,维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残采工作面注浆加固数值模拟非对称变形

    近距离煤层遗留煤柱下掘进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王志根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南阳坡煤矿近距离煤层遗留煤柱下24202回风巷在掘进期间围岩控制难的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其开挖后垂直应力分布、塑性区扩展形态进行了分析,顶板最大破坏深度3.5m,两帮为1.5m.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及工程实际情况,设计采用高强预应力长短锚杆(索)协同承载支护方案,在观测周期50d内,24202回风巷两帮最大移近量控制在87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92mm,有效防止了巷道冒顶、片帮等灾害,为同类型地质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思路.

    近距离煤层遗留煤柱数值模拟围岩控制

    大巷高位爆破切顶控制综采工作面采动压力方案研究

    王文明黄林
    32-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长榆河煤业在回采15号煤层时采动动压和采空区岩层移动均对东翼胶带大巷和东翼辅助运输大巷有较大的压力显现,出现顶板下沉、底鼓、两帮收敛、工字钢棚变形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为了保证该矿东采区15108工作面安全顺利开采,决定进行切顶卸压工程.通过分析研究,决定在东翼辅运大巷进行超深孔高位切顶爆破,并对关键层、爆破钻孔布置和参数等进行了研究设计.实践表明,设计的切顶爆破方案实施效果良好,工作面的回采动压被有效阻断,回采期间几乎没有压力显现.

    压力显现切顶卸压超深孔高位爆破

    永明煤矿5107工作面巷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丁亮亮李超赵征赵瑞平...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明煤矿5107工作面切眼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支护问题,通过分析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制定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并对优化方案的支护参数进行计算.最终实践表明,此次设计的支护优化方案效果良好,可以满足永明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且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支护效果,为后续永明煤矿快速掘进施工提供了技术经验.

    巷道支护支护优化顶板事故

    沁城煤业综采工作面水力压裂卸压技术研究

    张凯
    40-4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沁城煤业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由于上部关键层不能及时、充分垮落,在护巷煤柱上方形成悬臂梁结构,导致巷道变形大,出现底鼓和帮鼓现象,影响巷道的安全、正常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该矿20106工作面和20107工作面停采线位置、20107工作面与20108工作面切眼位置、20107工作面回风巷(辅助进风巷)进行水力压裂顶板弱化卸压试验,并制定了相关压裂方案.实践表明,设计的卸压方案实施后,顶板可以及时垮落,减小了悬顶长度,解决了尾巷和大巷变形大的问题,降低了巷道返修量,保证回采安全.

    水力压裂切顶卸压顶板弱化

    回风巷过断层破碎带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刘春记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伊田煤业21510回风巷过断层破碎带可能发生的片帮、冒顶和巷道涌水等问题,分析巷道掘进地质条件,采用FLAC3D软件对巷道正常掘进和过断层期间垂直应力分布和塑性区发育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与正常区段相比,过断层掘进期间围岩应力和塑性区发育范围均明显增加,断层活化,掘进破坏影响范围扩大.采用循环注浆和"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方法进行围岩稳定性综合控制,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观测,观测期内巷道左、右帮最大位移分别为7.22 mm和10.68 mm,顶底板移近量最大为21.9mm,围岩控制效果良好.

    断层破碎带数值模拟注浆加固联合支护围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