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朱大岭

双月刊

1000-1905

xuebao@ems.hrbmu.edu.cn;hydxb@yahoo.cn

0451-86669613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T-TG/TT-TE、 Insall-Salvati指数及髌骨倾斜角和青少年髌骨不稳的关系研究

    马磊亚力坤·亚森张峥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的探究多TT-TG/TT-TE、Insall-Salvati指数及髌骨倾斜角与青少年髌骨不稳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髌骨不稳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测TT-TG/TT-TE以及髌骨倾斜角相关指标,使用X线片检测和计算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 研究组的TT-TG和TT-TG/TT-TE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0.髌骨倾斜角和30.髌骨倾斜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髌腱长度和Insall-Salvat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TG/TT-T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大于TT-TG的曲线下面积0.879.髌骨倾斜角30度和Insall-Salvati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和0.814.结论 TT-TG/T-TE、屈曲30°时的髌骨倾斜角以及Insall-Salvati指数对于青少年髌骨不稳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髌骨不稳髌骨长度髌骨倾斜角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凝血功能水平和卒中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滕宗艳靳宗泽陈汉蕊张海金...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浆D-二聚体、NT-proBNP水平与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并评估二者用于预测NVAF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NVAF患者120例作为NVAF患病组,对NVAF组进行CHA2DS2-VASc评分.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患病组及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同时进行血常规、凝血象、生化系列、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一般临床资料的采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患病组中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二者相关性,并研究二者在NVAF患者中与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结果 NVAF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NVAF组NT-proBNP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0.96323,P<0.0001);NVAF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A2DS2-VASc评分正相关(r=0.95759,P<0.0001);NVAF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CHA2DS2-VASc评分正相关(r=0.97756,P<0.0001).结论 随着D-二聚体水平增高,NT-proBNP水平也升高,升高的NT-proBNP水平能揭示NVAF患者存在潜在的心力衰竭风险并与高凝状态相关.二者水平有利于预测NV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

    D-二聚体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CHA2DS2-VASc评分

    代谢综合征和/或糖尿病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研究

    刘新遥汤颖耿旭洋冯安琪...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和/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和3个月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4月~2019年7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病房入院的871例LAA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前瞻性调查.根据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状态,将LAA亚型患者分为既无代谢综合征也无糖尿病(MS-,DM-)、仅有代谢综合征(MS+,DM-)、仅有糖尿病(MS-,DM+),以及同时存在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MS+,DM+)4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代谢综合征和/或糖尿病对LAA亚型患者出院及3个月预后的影响.结果 对于出院结局,仅有代谢综合征和仅有糖尿病与LAA亚型患者出院不良预后无关,调整后的OR(95% CI)分别为1.284 (0.835,1.974)、1.650(0.998,2.727).同时存在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与LAA亚型患者出院不良的预后风险增加有关,调整后的OR(95%CI)为2.435(1.464,4.050).对于3个月结局,仅有代谢综合征和仅有糖尿病与LAA亚型患者3个月预后无关,调整后的OR(95%CI)分别为1.439(0.837,2.473)、1.842(0.986,3.440).同时存在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与LAA亚型患者3个月不良预后风险增加有关,调整后的OR(95% CI)为2.083(1.117,3.885).结论 同时存在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增加了LAA亚型患者出院和3个月不良预后风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出院预后3个月预后

    计算机认知矫正系统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鲁陆马玉娟刘晓东郑东...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系统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利培酮药物基础上加用计算机认知矫正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以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WMS-RC、WSCT以及MCCB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PANSS、WMS-RC、WSCT以及MCCB评分比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 计算机认知矫正系统可有助于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计算机认知矫正系统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

    减量DCAG方案治疗老年较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观察

    乌仁娜于奇宁谭鑫刘玲...
    63-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减量DCAG方案治疗老年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年龄≥65岁且完成2个疗程化疗的较高危组(IPSS评分为中危-2和高危)MDS患者为入组条件.入组患者41例,减量DCAG组(实验组)19例,标准剂量地西他滨组(对照组)22例.实验组:地西他滨10 mg/m2,1次/d,d1 ~5,阿克拉霉素10 mg,1次/d,d3~6,阿糖胞苷10 mg/m2,每12h1次,d3~9.白细胞≤10×109,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直至≥20×109停用,4周一疗程.对照组:地西他滨20 mg/m2,d1 ~5,4周一疗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78.94%,对照组总有效率63.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和非血液毒性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减量DCAG方案可以作为老年较高危组MDS患者治疗方案.

    MDS减量DCAG老年人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脊柱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闫瑞旭胡红钰张学勇王威威...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脊柱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择期全麻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9~65岁,BMI 13.3~32.1 kg/m2,ASA 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对照组(A组)、低负荷量组(B组)、高负荷量组(C组),每组20例.B组、C组麻醉诱导后10 min内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5、1.0μg·kg-1负荷量,之后继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 kg-1 h-1的维持量30 min,联合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BIS值在45 ~60之间;A组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在麻醉前(T0)收集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麻醉诱导后(T1)、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 min(T2)、泵注右美托咪定维持量30 min(T3)收集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SEP波幅、MEP、TOF值.结果 与T0时相比,T1时A、B、C三组HR明显减慢(P<0.05),MAP明显降低(P<0.05);T2、T3时,A、B、C三组HR明显减慢(P<0.05).与T1时相比,T2时B、C组HR明显减慢(P<0.05),C组MAP显著升高(P<0.05).与T2时相比,T3时A、B、C三组HR无明显变化(P>0.05),C组MAP明显降低(P<0.05),A、B两组MAP无明显变化(P>0.05).与A组相比,T2时B组C组MAP明显升高(P<0.05);T3时B组C组MAP无显著差异(P>0.05).在A、B、C三组组内,T1、T2 、T3三个时间点的SEP波幅无显著差异(P>0.05).A、B、C三组MEP波全都存在.结论 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对脊柱外科手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SEP、MEP无影响.

    右美托咪定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体外循环术后主动脉-桡动脉压力逆变的研究

    王大鹏王柏春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患者主动脉-桡动脉压力逆变的危险因素及机制.方法 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压力逆变将患者分为两组,统计分析采用SAS 9.4软件,多重检验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统计图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制作.结果 两组患者在有无糖尿病、复杂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 体外循环的应用是导致患者压力逆变的根本原因.其中有无糖尿病、手术复杂程度、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出现压力逆变的危险因素.压力逆变的机制是桡动脉血管阻力指数升高、桡动脉血管扩张.

    主动脉压桡动脉压心肺转流心脏手术

    单肺移植治疗肺间质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

    杨雷刘大仲徐昊李毅...
    76-78页

    脉络膜转移癌的眼部影像学特征分析

    孙丹李佳原王彦红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脉络膜转移癌的眼部影像学检查结果,为该病的正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8只眼)确诊为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眼底彩照、眼部超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agiography,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典型病例眼底彩照可见后极部扁平状黄白色实性隆起灶;眼部超声表现为扁平隆起的等回声团;FFA表现为病灶处早期低荧光,晚期扩大融合,呈现边界清晰的强荧光灶;ICGA早期、中期瘤体均表现为低荧光,晚期荧光增强;OCT显示病灶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粗糙伴隆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不同程度浅脱离.结论 脉络膜转移癌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脉络膜转移癌影像学特征诊断

    6669例产前诊断中胎儿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鄢磊张雪瑞战芳荆春丽...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的探究胎儿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与产前诊断的关系.方法 回顾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遗传咨询门诊就诊,并按照产前诊断指征进行胎儿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统计染色体异常人数,研究产前诊断指征与胎儿染色体核型的关系.结果 6 669例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染色体异常494例,异常率7.41%.产前诊断指征包括高龄、血清学筛查、超声软指标、无创DNA检测、不良孕产史的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分别是2.79%、2.94%、16.68%、43.00%、12.37%.染色体异常类型中染数目异常70.85%、结构异常29.15%.结论 在产前诊断中进行胎儿羊水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有积极的意义.

    产前诊断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