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药
哈尔滨市医学会
哈尔滨医药

哈尔滨市医学会

张叶萍

双月刊

1001-8131

zyp-yxh@163.com

0451-83080757

150076

哈尔滨市道里区民安街12号

哈尔滨医药/Journal Harb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全国征文和发行的一本医学科技杂志,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疑难病例析评、临床医学影像、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车前子-赤芍对治疗青光眼的作用机制

    陆海项晨跃马一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车前子-赤芍对治疗青光眼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Gene Cards等数据库收集车前子、赤芍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及青光眼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图,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PyMolWin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药对与青光眼疾病交集靶点75 个.核心靶点为AKT1、CASP3 和TP53.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了232 条信息,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207条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药物有效活性成分结合构象稳定.结论 车前子-赤芍药对可能作用于AKT1、CASP3 和TP53 等靶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从而达到调节眼压和保护视神经的作用.

    车前子-赤芍对青光眼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脑钠肽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应用研究

    黄祖峰李铎翟雪艳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钠肽(BNP)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联合检测诊断心力衰竭的效能.方法 将 74 例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行体检的 68 例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静脉血,检测对比其BNP、UACR的差异;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BNP、UACR两者联合诊断心力衰竭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BNP为(145.79±8.67)pg/mL、UACR为(36.89±4.47)mg/g,高于对照组的(76.21±6.05)pg/mL、(24.53±2.21)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BNP、UACR两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14(95%CI:0.864~0.965),高于两者单独检测的 0.870(95%CI:0.807~0.932)、0.820(95%CI:0.743~0.897).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机体内BNP、UACR呈异常高表达状态,两者联合可有效诊断出心力衰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进行大力推行.

    心力衰竭脑钠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

    血清miR-210、IL-17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王婷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210(miR-210)、白细胞介素 17(IL-17)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侧支循环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8 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检查项目为血清miR-210、IL-17水平,根据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评估脑侧支循环情况,分为脑侧支循环不良和脑侧支循环良好组.分析血清miR-210、IL-17 与ACI患者脑侧支循环不良的相关性,评估血清miR-210、IL-17 对ACI患者脑侧支循环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的 68 例ACI患者,发生脑侧支循环不良18 例,脑侧支循环良好 50 例;脑侧支循环不良组血清miR-210表达低于良好组,IL-17 表达高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210 水平低,IL-17 水平高与ACI患者脑侧支循环不良的发生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R-210、IL-17联合预测ACI患者脑侧支循环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64.结论 血清miR-210 水平低、IL-17 水平高与ACI患者脑侧支循环不良有关,联合检测血清miR-210、IL-17 对ACI患者脑侧支循环不良有较高预测价值.

    急性脑梗死脑侧支循环微小RNA-210白细胞介素17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在重型颅脑外伤的应用效果

    沈江宜杨荣刚刘旭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在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 76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实验组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颅内压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免疫功能(CD8+、CD4+)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 94.74%(36/38)较对照组 73.68%(28/38)高(P<0.05);治疗 1、2、3d后,实验组颅内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CD8+水平较对照组低,CD4+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5.26%(2/38)较对照组 26.32%(10/38)低(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结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颅内压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状态,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重型颅脑外伤亚低温免疫功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外周血NLR、PLR水平与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

    陈仪郑锡铭张爱荣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水平与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初诊MM患者的一般资料.对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b、ALB、Cr、Ca、β2 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NLR、PLR.根据NLR、PLR水平,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54,n=32)、低NLR组(NLR<2.54,n=54)和高PLR组(PLR≥135,n=41)、低PLR组(PLR<135,n=45).通过Kaplan-Meier曲线明确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并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NLR、PLR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评估初诊MM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 高NLR组和低NLR组在ISS分期、Ca、Cr、β2微球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LR组和低PLR组在ISS分期、Cr、β2 微球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的生存时间为(13.28±1.99)个月,低NLR组的生存时间为(36.15±5.42)个月,高NLR组的生存时间短于低NLR组(χ2=13.984,P=0.000<0.05);高PLR组的生存时间为(25.31±3.79)个月,低PLR组的生存时间为(33.26±4.98)个月,高PLR组的生存时间短于低PLR组(χ2=8.767,P=0.003<0.05);由ROC曲线分析,NLR、PLR联合检测模式下的AUC值最高,为 0.92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2.85%、85.71%.结论 外周血NLR、PLR水平与初诊MM患者预后有紧密关联,MM患者的NLR、PLR水平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生存时间越短.同时应用NLR、PLR联合检测的方式在评估初诊MM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初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清PC、hs-CRP及NT-proBNP在冠心病不同冠脉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帆孙君杨栋博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浆蛋白C(P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在冠心病(CHD)不同冠脉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CHD患者和8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CHD临床分型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24)、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31)和心肌梗死组(n=25).对所有患者的血清PC、hs-CRP、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依据冠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组(n=34)和多支病变组(n=24).分别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临床分型(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相比较)以及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血清PC、hs-CRP、NT-proBNP水平;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PC、hs-CRP、NT-proBNP检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血清PC水平较低,hs-CRP、NT-proBNP水平较高(P<0.0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相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PC水平较高,hs-CRP、NT-proBNP水平较低(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PC水平明显低于单支、双支病变组,且多支病变组hs-CRP、NT-proBNP水平较高(P<0.05);由ROC曲线分析,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血清PC、hs-CRP、NT-proBNP联合检测的AUC值最高,为 0.95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00%、84.00%.结论 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其血清PC水平越低,hs-CRP、NT-proBNP水平越高.血清PC、hs-CRP、NT-proBNP指标水平在评估CHD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血清PC、hs-CRP、NT-proBNP联合检测在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冠心病血清血浆蛋白C高敏C反应蛋白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原不同冠脉病变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HIV患者合并脑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基胜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艾滋病病毒(HIV)合并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60 例HIV合并脑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76±1.23)分]低于对照组[(11.31±1.45)分],Barthel指数(BI)评分[(78.79±7.45)分]高于对照组[(70.54±7.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14±1.05)ng/L]、白介素-6(IL-6)[(24.56±3.25)ng/L]及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S100β)[(8.14±1.13)mg/L]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6.67%(2/30)]较对照组低[(7.58±1.12)ng/L、(28.79±3.32)ng/L、(12.34±2.05)mg/L、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可提高HIV合并脑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加快血清学指标复常,且并发症少.

    脑肿瘤艾滋病显微外科手术并发症

    冠心病伴T2DM患者血清Lp(a)水平变化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

    王东东陈招进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CHD)伴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T2DM的患者 123 例,其中110 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合并CHD,将其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30 例)和重度狭窄组(80例),按冠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组(25 例)、双支病变组(55 例)和多支病变组(30 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正常冠脉志愿者 3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各组血脂、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以及Lp(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伴T2DM组患者的TG、Lp(a)水平均更高,但其HDL-C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的Lp(a)水平分别为(115.20±54.09)mg/L、(158.90±65.12)mg/L、(183.20±55.45)mg/L,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对照组.对照组、单支组、双支组以及多支病变组的Lp(a)水平分别为(115.20±54.09)mg/L、(128.90±68.23)mg/L、(186.47±91.23)mg/L、(261.90±109.47)mg/L,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但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的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Lp(a)>147.82mg/L时,其诊断CHD伴T2DM的AUC为 0.821(0.747~0.88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77.27%和 83.33%(P<0.05).结论 CHD伴T2DM患者Lp(a)水平随冠脉狭窄程度加重以及冠脉支数的增加而升高,临床可将Lp(a)作为冠脉病变程度情况判定的一个重要辅助指标以辅助临床的诊疗.

    冠心病2型糖尿病血脂蛋白a冠状动脉疾病血脂代谢

    江门地区女性HPV感染、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分析

    林悦欢詹雪梅胡杏军王嵘...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广东省江门地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为本地区宫颈病变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067 例TCT和HPV检测的女性资料,分析江门地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研究的 8067 例女性,阴道微生态乳酸杆菌少量/无 3267 例,占 40.50%,清洁度异常 1323 例,占 16.40%,细菌性阴道病2237 例,占27.73%,念珠菌感染1579例,占19.70%,滴虫感染223 例,占2.76%,从相关检验结果显示:女性HPV感染、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乳酸杆菌、清洁度、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感染)密切相关(P<0.05),但与阴道念珠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门地区女性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宫颈病变密切相关,阴道微生态失衡,优势菌减少,菌群失衡,病原菌侵入,清洁度异常,增加HPV感染和宫颈病变发生的风险,因此,HPV感染、宫颈病变的预防可从改善女性阴道微生态入手.

    HPV感染宫颈病变阴道微生态相关性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价值

    董燕谢艳林甘曼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早期监测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乳腺癌患者在接受蒽环类药物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后产生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 乳腺癌术后患者50 例,均接受蒽环类药物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期及治疗后期常规进行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监测,主要观察指标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整体纵向应变(GLS),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GLS在化疗中期及后期时较对照组、化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②LVEF在化疗中期及后期对比化疗前或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得的整体纵向应变值(GLS)能评价乳腺癌患者治疗后药物所致的左心室功能障碍的微小变化,尽早发现心肌功能的损害.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