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俄罗斯华人女性问题研究(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Β.Γ.达旗生臧颖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俄罗斯华人研究史中对华人女性的研究和关注很少。笔者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详细梳理了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在俄罗斯(苏联)远东地区华人女性的人口、分布及生活情况。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华人群体中女性占比很低,人数最高峰时曾达上千人。1920年代末华人女性在华人社群中的比例达10%左右。笔者认为,华人女性在苏联当地社会生产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突出。1920-1930年代苏联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华人女性的生活受到严重冲击,部分华人女性及其家人被迫从苏联迁出或遭受政治迫害。

    俄罗斯苏联华人移民女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提升中国价值链地位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的角度

    孙利娟邢小军
    4-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使用TiVA(2018)数据,计算中国价值链地位,并与世界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2005-2016年间,中国的国内增加值出口率从73。7%提升到了 83。3%,中国的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采集4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5-2014年面板数据对理论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价值链地位有显著提升作用,其中,产业转移、需求增长及营销促进都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营销促进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大,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作用为负。

    中国价值链地位"一带一路"逆向技术溢出

    白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与转型

    王苑刘举胜李新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联解体初期,15个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开启经济改革步伐。现今回观这些国家改革成效,白俄罗斯经济改革成果引人注目。探究白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措施,对各项举措进行评判及剖析各阶段经济的特征,从制度层面重新阐释白俄罗斯"休克疗法"和社会导向型市场经济改革的成败源由和关键任务,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白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联白俄罗斯经济转型休克疗法

    "一带一路"建设与文化自在性、流动性辩证

    孙鹤芳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意义。"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使其越发具有多因素特性,文化沟通在其中具有核心导向作用,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产生联运效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文化的自在性,包括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固有特性,在建设交流中守正、革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的发展;文化的流动性则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互动得到体现,"一带一路"建设无疑为这种流动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应在倡导、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促进文化的互鉴与融合,以实现全球文化的共享与发展。

    "一带一路"文化因素文化自在性文化流动性

    "一带一路"倡议下主流媒体面向东盟的对外传播

    任雪菲
    21-2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深化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及政治互信,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东盟十国是我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及主要对象,研究周边传播理论,推进对外传播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不仅能拉近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能强化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针对加强东盟传播的现实意义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发挥国家力量、构建顶层设计,精准传播、丰富报道内容等主流媒体面向东盟对外传播的优化策略。

    "一带一路"主流媒体东盟对外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乌拉尔地区的华工研究(一)

    耿义锦
    24-2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战时期远赴乌拉尔地区的华工群体档案和文献资料反映了旅乌拉尔华工的社会状况、发起罢工运动及参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情况。乌拉尔是一个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一战期间,工业产量急速下滑的乌拉尔地方政府因缺员问题多次致函帝俄中央提请同意引进黄种工人,近万名华工应募抵达乌拉尔。但难以消融的文化和语言壁垒使其受到了工矿企业管理者、中外承包商和当地居民的公开歧视和不平等对待,各方矛盾与日俱增,直接导致华工后来的政治倾向。

    乌拉尔华工一战政治倾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治性和平等性相统一的特性

    张丽君
    30-3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思想政治性和平等性相统一的特性。全面依法治国最重要的属性是政治性,全面依法治国本质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社会关系架构,最核心的部分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为了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就是为了保证党能够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法治具有统一性。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是统一的。党的领导制定的法制共同确立了中国社会的最普遍的规矩。法制是普遍的、客观的,依靠法制来治理国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法制的平等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要求执法的人守法,党委和政府支持和保护执法机关符合法律和程序的执法,从而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从而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制政治性法制平等性法制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国化实践形态及发展逻辑

    刘蕾王正坤
    34-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实践中有独特展现与发展脉络。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精髓,将其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实践紧密结合,旨在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独特实践风貌与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研究不仅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土壤上的生根发芽与茁壮成长,还进一步阐明了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未来的演进趋势。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实践发展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下人工智能本质社会进步作用的哲学探讨

    张苏庄穆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下,从工业文明的自动化技术发展到信息文明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化是深彻而影响广泛的。在提升劳动力素质与能力、革新劳动资料、拓展劳动对象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降本增效空间,同时也为现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条件。在此主要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与工业文明自动化技术的区别、及其社会进步作用展开详细论述,进而为人工智能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学术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工智能社会进步作用

    新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方法构建

    曹怡骅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下,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基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全面回顾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渊源与核心要义,深刻剖析当前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党内存在的新挑战,提出一系列具体且可行的策略。包括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优化党群沟通机制,确保政策制定更加贴近民生实际,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期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