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居民慈善捐赠认知困惑及破解策略

    张进美周宁栾欣雨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居民在慈善捐赠认知中存在的困惑,发现传统居民对慈善捐赠认知争议主要体现在慈善捐赠动机、捐赠主体、捐赠客体、捐赠内容等四个层面。居民慈善捐赠认知又围绕着传统慈善与网络慈善、大公益小公益、高调慈善低调慈善三个方面展开争论。提高居民慈善捐赠水平的策略:借助"新公益"与"传统公益"之辨厘清慈善困惑,区别新旧公益界限;加大慈善宣传,培育公民的现代公益意识;大力倡导快乐慈善,以快乐公益助推慈善事业发展。

    城市居民慈善慈善捐赠认知慈善意识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田径运动推广有效途径探究

    李金花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众身体素质持续提高,推动了"健康中国"计划的提出,而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应继续关注体育运动尤其是田径运动的推广工作,以便让大众身体素质进一步发展。以"健康中国"为田径运动推广背景,利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对区域田径运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田径运动具有一定政策支持、群众基础优势,但尚存在理念不够先进、方式不够完善,以及先进技术手段缺少融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可使大多数群体有机会利用闲暇时间、合理场地投入于田径运动中,运用政府、社会的各种力量和方法吸引和促进群众,提高其锻炼意识,为全民健身体系建设,以及健康中国理想实现奠定基础。

    健康中国田径运动群众健身

    文化发展视野下主旋律歌曲的流行化转变趋势

    肖晗刘罡
    87-8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旋律歌曲在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弘扬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旋律歌曲作为连接国家与社会民众的纽带,要与国家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方向相一致,要考虑与社会大众审美取向、审美能力等的同步性,有效地确保自身社会宣传功能的实现。在民族文化发展背景下,随着社会民众审美取向的转变及审美能力的提高,我国主旋律歌曲也在悄然发生着流行化的转变。

    主旋律歌曲流行化转变艺术文化

    中国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图谱分析

    李阿叮方正代玉簪
    90-9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型城市健康发展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基于598篇CSSCI文献,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法,揭示资源型城市的研究进展和趋势。结果显示,资源型城市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扩张期和成熟期。研究内容以政策导向为主,侧重城市经济和产业转型领域。随着"双碳"目标提出,研究逐渐关注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未来需要更多关注环保和低碳议题,促进跨领域、跨地区合作,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产业转型Citespace知识图谱低碳经济

    新征程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探析

    黄显中唐韵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主题的具体体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两个拥有"为其提升了重要地位、提振了专业自信、提供了检验标准、提示了成败根本。要深层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高质量培养"三层"价值目标、"五学"专业修养、"五能"能力锻炼、"两面"境界开悟的目标任务,抓住"五大"突出问题、打造"五重"质量保障、协调"五层"同向发力、推进"五化"组织方式,在学习贯彻"两个拥有"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高质量培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高质量培养党的二十大精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从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背景的角度

    韩雪索向峰郑福妍
    98-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量管理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与新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对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概念保障体系构成与要素、具体内容应进一步予以改革丰富,将教学质量保障工作落实于专业层面,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质量保障体系新框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教学审核评估

    深度教学视域下大学教育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意蕴与超越

    陈茜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深度教学视域下,深化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的结合,有利于更好地整合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中心"的思想,并健全课程思政工作评价机制。在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的大环境下进行课程思政,高校应该首先为学生提供能够让其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的硬件设备,让教师能够熟练地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创造出高质量的思政教学课堂。最终构建起多元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高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深度教学理论大学教育课程教学思政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价值性知识的显现、凝聚、教学回归——课程思政的视域

    刘念
    105-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的提出是一个创举,强调知识内涵价值的重要性,像一束光照耀出知识本身中蕴含的价值性知识,并将其放置于统摄地位,使知识学习更为深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价值性知识在课程思政内涵的照耀下显现,凝聚为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立己达人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坚定的制度认同四个主题,运用表现性学习让知识本身蕴含的价值性知识回归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价值性知识表现性学习

    高等教育新常态与教育改革创新策略分析

    翁璇
    108-11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是维持教育领域稳步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发展有力转变,这也需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主要追求三方面内容,即发展降速、结构清楚和动力转换。只有进行内容优化,才能实现教育改革创新,对教育领域发展提供全新动力,确保教育体系现代化发展,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高等教育新常态教育改革教育发展创新

    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王金辉关月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的要旨是讲道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时,应注意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统一,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道理的阐释,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国际政治专业具有自身课程特点,其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课程思政的手段应根据课程特点、内容进行调整,建立独特的课程思政体系。

    国际政治专业课程思政思政教学目标思政教学内容思政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