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苗相甫

季刊

1671-2862

bjb@open.ha.cn

0371-65954168

450008

郑州市黄河路124号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Radio & TV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河南电大系统唯一的以进行远程教育研究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期刊,遵照立足电大系统,面向全国、广泛开展多学科学术性理论研究成果,促进远程和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的发展的宗旨,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创新,现已成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及时反映电大教育教学改革及学术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思路

    程雅轩
    49-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的经营者是否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是判断其是否存在过错、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确定双方责任比例的前提.司法裁判中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认定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法律规范、义务性质、活动类型、特殊群体4个层面.在认定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时,应在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关注监护人职责、把握理性人标准的基本原则下,通盘交叉考量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和因素,逐一分析经营者的义务履行情况.

    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责任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莫言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方言探析——以《檀香刑》和《生死疲劳》为例

    曹金合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言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新世纪小说体现出方言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文学价值,通过对历史题材的《檀香刑》和现实题材的《生死疲劳》中的方言探析不难发现,它所具有的修辞和表达效果以及背后体现的农民的原始思维、爱憎的情感和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反映作者民间立场的精髓.

    莫言《檀香刑》《生死疲劳》方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产儿童电影审美特质研究

    张轶
    61-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从重视内容向重视表现形式转向的分水岭.形式不再是内容的附庸,造就了儿童电影在八十年代惹人注目的美学转型.具体来说,在视听层面,对影像造型表意功能的充分发掘,展示了影像造型在叙事层次的张力,实现了从传统的叙事完整到情绪氛围圆融和情绪表现流畅的美学追求的转变.然而,在审美接受层面,教育仍然是影片无法脱离的思想根基,"被提纯"的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以及蕴含着创作者忧患意识的艺术思维,最终导致影片与少儿观众的期待视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背离.

    八十年代儿童电影儿童本位视听突破审美接受

    "互联网+"时代河南传统非遗对外传播和创新传承研究

    何炜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是华夏文明、中原文明、黄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探索"互联网+"时代河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和创新传承的价值表现、现实困境和应对之策,是践行文化自觉,推动河南传统非遗"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各国展现中国独特的文化身份、文化形象的创新之举.

    "互联网+"河南传统非遗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传播

    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与当代启示

    马志芹邓冰
    72-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代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支撑.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漫长而曲折的文化现代化建设探索,并取得巨大的历史成就.其演进历程可分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个历史阶段,表征为"奠定基础—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递阶式演进,呈现出人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鲜明特征.从中汲取经验,有助于持续焕发中国式文化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中国式文化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

    传播黄河文化 讲好中原故事——郑州建设黄河文化带主地标城市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路径

    张燕丽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保护传承并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所蕴藏的精神,对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创新具有重大意义.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又是黄河文化带的重要城市,从黄河流域文明中汲取了不竭的精神源泉和精神动力.郑州建设黄河文化带主地标城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联合黄河文化带,提炼黄河文化主题;以现实为依托,做好黄河文化的符号表达;区域联动,讲好黄河故事;以黄河文化发展带动郑州文化产业发展.

    黄河文化带地标城市郑州特征

    ESP范畴下的法律英语学科属性与内涵:发展与超越

    赵永平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主张,专门用途英语(ESP)与法律英语既有密切的关联,也有本质的区别.在中国ESP语境下,法律英语一开始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ESP的形式存在,但是随着法律英语学科的发展以及涉外法治建设的推进,法律英语已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开放的学科体系,并具备独立学科属性和设置为本科专业的条件,也具有重要的学科和专业价值.

    法律英语ESP学科属性学科内涵

    社区老年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筱茜李梦真
    87-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老年教育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渠道,是全面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积极老龄化"战略的不断推进,社区老年教育研究逐步从本质研究、内涵研究等理论探讨向实践探索推进.当下,社区老年教育主要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资源匹配不均、宣传力度欠佳等问题,其原因在于专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外部保障条件有限、信息传播通路不畅等.可以从扩大高质量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关注课程内容、学习者学习需求,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打通宣传推广渠道,完善高等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管理机制等方面,推动老年教育更好发展.

    社区老年教育实践与对策

    对接产业需求的高职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张艳华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接产业需求构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顺应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对人才多样化的实践要求,更是产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人才的迫切要求.然而,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四方面问题: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生缺乏主动性;实践教学没有适应产业的高端化发展;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对接产业的学科专业群建设存在短板等.高职院校既要对接行业产业,明确专业课程定位,也要面向产业发展方向,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还要聚焦岗位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更要了解行业需求,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

    产业需求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培养

    "三段三维"育人模式下的建筑力学课程思政建设

    王正一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充分分析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建立"三段三维"育人模式.在对课程内容重构和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知识点对应的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恰当的融入方式,结合搜集的典型思政案例,按照"三段四环"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实现了建筑力学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取得了较好的课程育人效果.

    课程思政建筑力学育人模式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