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设计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

粟好进

双月刊

1003-6490

hgsjtx@263.net

0731-85603960 (0)13974864498

410007

长沙市韶山中路398号

化工设计通讯/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设计、科研、生产、建设、技改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主要特色:以化肥及相关产品为主,兼顾无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及学术研究和工程设计项目信息报道等。主要栏目:设计总结、应用探讨、技术改造、技术研究、三废治理、项目信息、学术探讨、产品广告等。本刊为季刊、大16开,每期定价8号,全年32元。可到本单位报刊征订处或当地邮局订购。错过邮局订阅机会的读者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订单备索。欢迎订阅!欢迎来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字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分析

    江灿燕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63-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创造数字教育新形态是必然趋势.基于数字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目前存在的不足有:师生的数字素养认知与能力不够、数字资源利用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评价体系不系统等问题.对高中化学数字素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探寻了基于数字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字素养认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能力、创建数字学习环境、开展数字教学等一系列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提高师生的数字素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数字素养高中化学课程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教学改革

    邵大冬葛士建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作为核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安全,服务于核电站和环保等行业和部门.辐射防护专业的发展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教学是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我国国防和核工业对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我校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通过"核燃料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对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核燃料化学教学改革本科教学

    基于化工装备密封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概述

    何鹏飞
    69-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装备密封技术是化工装备专业课程,其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化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课程建设分为课程标准建设,课程在线资源库建设.课程在线资源库建设包括课程内容动画及微课建设、课程题库建设、课件资源等.

    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微课在线开放

    基于化工原理课程的劳动教育课之实践与探索

    蔡锐周浩力熊翠蓉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力开展劳动教育的背景下,探讨了基于化工原理课程的劳动教育课对工科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以雷诺演示实验装置制作为典型案例,介绍了劳动教育课的开展实施情况及成效,并分析了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劳动教育化工原理工程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平顶山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马威王娜李艳岭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业转型升级及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满足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立足于当地尼龙材料产业发展与学校转型的需求,合理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管理经验,构建共赢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共享环境与资源;切实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构建特色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教学做创转融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适应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新工科

    地方本科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段鸿斌郭磊磊刘成文志豪...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向应用型、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可持续性强的有效途径.学院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引企入校,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及师资融合等多举措并行.在提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在同类院校工程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模式.

    校企合作制药工程共建基地本科院校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化工综合实验教学研究

    田青梅热则耶·热合米图力刘舜沈蓉...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工综合实验是培养学生应用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处理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以刘艳升教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针对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各类仪器设备,加强综合性和探索研究性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改革思路,从教学设计、实验安排及要求、实验报告形式、成绩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化工综合实验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建设尼龙新材料产业学院的思考——以平顶山学院为例

    李艳岭马威曹可生苏祥...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转型发展,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建设途径.以平顶山学院为例,阐述尼龙新材料产业学院的运行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及合作育人联盟四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基于搭建紫外-可见光谱仪并运用于氨基酸测定的实验教学模式

    刘永刚唐妍吴佳曹亚焜...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搭建了一款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可拆卸便携式紫外-可见光谱仪.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其工作原理,并利用光学元件设计并搭建紫外-可见光谱仪.搭建好的仪器测试表征氨基酸的紫外光谱,并通过DFT(密度泛函)计算来验证仪器的准确性.该实验方案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锻炼动手能力,并能够学习和探究量子力学计算的相关方法,践行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获得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紫外-可见光谱仪量子力学计算平台搭建实验教学

    高分子物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聚合物的取向结构为例

    苏晓竞吴文剑谢华理李坤泉...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基于"三全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高分子物理》中的"聚合物的取向结构"为案例,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增强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使命感,以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课程思政高分子物理取向结构设计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