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新型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新型材料
化工新型材料

林莉

月刊

1006-3536

hgxx@cheminfo.gov.cn

010-64437113

100029

北京安定门外小关街53号

化工新型材料/Journal New Chemic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化工科技信息刊物,创刊于1973年,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新近发展和正在开发的具有某些优异性能或特种功能的先进化工材料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加工应用、市场动向及产品发展趋势。本刊内容广泛,应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读者和服务对象不仅有化工科研人员、生产加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营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而且还有从国防建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大用户和关注化工新材料的各界人士。《化工新型材料》为月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6-3536/CN11-2876/TQ,,国内定价:13元/本,156元/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纤维素纳米纤维和LATP修饰的PEO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嵇晨豪张汉泽王欣欣杨雅晴...
    115-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并进行去乙酰化处理和引入Li1。4Al0。4Ti1。6(PO4)3无机颗粒对聚氧化乙烯(PEO)电解质进行改性,可提高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以及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纤维素纳米纤维和LATP改性的PEO固体电解质在60℃下离子电导率达3。43×10-4S/cm,锂离子迁移数达0。44,高于PEO固体电解质。改性PEO固体电解质在60℃,0。1C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844。13mAh/g,且达到了 50圈循环。

    静电纺丝PEO固体电解质再生纤维素纳米纤维锂硫电池

    抗坏血酸和单宁酸进行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和特性研究

    黄天文王婧谭磊郝燕...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采用绿色还原剂抗坏血酸(AA)和单宁酸(T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TA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A)。通过对RGO和RGOA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体系中AA和TA均可有效地还原GO。制得的RGO和RGOA形貌、亲水性和导电性存在显著区别:RGO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且碎裂、无序固体结构,电导率显著提高,与RGOA相比还原程度更高,但亲水性较差;RGOA则由于TA的多酚羟基的引入,呈现为膨胀卷曲絮状结构,电导率有所提升,亲水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还原氧化石墨烯化学还原抗坏血酸单宁酸

    PVA-NH4C1-X中性凝胶电解质对柔性锌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

    韦威风马景灵王广欣张志康...
    125-13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聚乙烯醇(PVA)为聚合物基体,以氯化铵(NH4Cl)为电解质主要成分,添加ZnCl2、KI、KC1、KOH制备了 3种中性凝胶电解质PVA-NH4Cl-ZnC12、PVA-NH4Cl-KI、PVA-NH4Cl-KC1和碱性凝胶电解质PVA-KOH,分析了中性、碱性凝胶电解质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化学性能、保水性能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中性凝胶电解质及其组装的锌空气电池自放电性能、放电时长、比容量以及循环时长优于碱性凝胶电解质及其组装的电池;中性凝胶电解质PVA-NH4Cl-KCl及其组装的电池性能最优,电解质抗拉强度可达101。40kPa,伸长率为196。43%,组装的锌空气电池比容量为793。40mAh/g,最大功率密度为1。38mW/cm2。

    聚乙烯醇锌空气电池中性凝胶电解质电化学性能

    K2TiF6∶Mn4+窄带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王晓赵豫洁李全安
    131-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共沉淀和阳离子交换法的基础上,采用无氢氟酸液相法制备了 K2TiF6∶Mn4+窄带红色荧光粉,研究了氟化铵与硫酸(NH4F+H2SO4)用量以及Mn4+掺杂量对样品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将K2TiF6∶Mn4+与商用Y3Al5O12∶Ce3+荧光粉及氮化铟镓(InGaN)蓝光芯片组合封装出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器件。结果表明,制备的K2TiF6∶Mn4+红色荧光粉在~360nm和~465nm附近对紫外光和蓝光具有强烈的吸收,在600~650nm范围呈现出尖锐的发射峰。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NH4F+H2SO4用量的增加先增强后降低,当Mn4+掺杂量为10%(摩尔分数,下同)时样品表现出浓度猝灭效应。在NH4F和H2SO4用量均为60mmol,Mn4+掺杂量为8%条件下,制备的荧光粉量子效率达到67%,用其封装的WLED器件显色指数为79。4,流明效率为80。621m/W。

    Mn4+掺杂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白光发光二极管

    稀土掺杂二氧化硅核壳结构硼酸钇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

    黄予靖王喜贵娜米拉
    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硼酸盐为基质材料,通过溶胶凝胶-高温固相法制备了比表面积不同的球状、海胆状二氧化硅(SiO2)纳米球前驱体,共沉淀法-高温固相法制备单掺杂YBO3∶Eu3+和共掺杂YBO3∶Eu3+、Tb3+包覆SiO2纳米球核壳结构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表征和CIE色度计算对制备的荧光材料的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入Eu3+后,YBO3晶格发生微小畸变且FT-IR谱图中吸收峰发生微小位移,证明Eu3+掺杂到YBO3晶格中;YBO3以块状结构包裹在SiO2核结构表面。在395nm光激发下,单掺杂Eu3-荧光材料的612nm处发射峰强度最强,表现为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基质材料在456nm光激发下,自激发蓝光;加入发射绿光的Tb3+进行白光的调制。利用275nm激发复合材料SiO2@YBO3∶5%Eu3+、7%Tb3+,对应色坐标为(0。3130,0。2936),色温为6834。43K,色纯度为7。4%,是一种近白光核壳结构荧光材料,有望应用于WLED的核壳复合荧光材料。

    掺杂荧光材料SiO2@YBO3发光性能

    柔性硫化镍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周嵬陈帅昕王晖海浩杰...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电子器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柔性器件需要柔性的电源相匹配,而柔性电极材料作为柔性电源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将金属镍沉积在碳布表面,进而利用溶剂热硫化的方法制备了电化学性能良好的柔性硫化镍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10A/g条件下,经过3000次循环后柔性硫化镍电极材料的比容量仍保持在1620F/g,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

    硫化镍柔性溶剂热电极材料

    回收工业余热用于供暖的相变换热装置储能材料的研究

    闫全英穆白潘利生刘超...
    148-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利用相变换热器回收余热用于建筑供暖为清洁供热提供了可靠的新途径。按不同比例制备了石蜡和硬脂酸二元混合相变材料,并对混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热导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寻找适合回收余热用相变换热器的储能材料。研究结果表明,62#石蜡与硬脂酸混合物的相变温度在43~66℃范围内波动;当62#石蜡与硬脂酸的配比为20:80时,相变温度为62。73℃,相变潜热较大,为205。53J/g;二元混合物熔化潜热与凝结潜热相差不大,材料过冷度较小,是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相变蓄热换热装置的理想储能材料。将储能材料用于相变换热器中,储能材料熔化回收工业余热进行蓄热,蓄热量用于加热散热器回水,实现间歇性工业余热转变为连续输出热量进行供暖。

    工业余热相变换热储能材料

    PF基共固化HXNBR阻尼复合材料制备及界面表征

    张宗顺梁森石豪启黄效建...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抗老化、耐高温和力学性能优异的酚醛树脂基(PF)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和界面性能表征方法。根据高分子合成理论和正交试验研制了氢化羧基丁腈橡胶(HXNBR)在150℃与酚醛树脂基体共固化的材料组分,解决了 HXNBR与酚醛树脂不同步共固化的问题,开发了可与酚醛树脂共固化的粘弹性材料薄膜的制备工艺,研究了酚醛树脂基共固化复合材料的层间结合性能随HXNBR的厚度变化规律,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界面处化学反应的发生。

    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正交试验界面结合机理

    PLA增强改性PBAT/CaCO3/PEG400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颖赛张智强徐佳呼庆...
    158-16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材料拉伸强度低的问题,通过物理共混法制备聚乳酸(PLA)增强的PBAT复合材料,研究了 PLA用量对PBAT拉伸性能、微观相结构、热力学性能及化学组成的影响。进一步加入聚乙二醇400(PEG400)后,将复合材料制备成膜,并对薄膜拉伸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LA占比的提升,PBAT/PLA/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其断裂伸长率减小;PEG400的加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PBAT/PLA/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但其提升了 PBAT与PLA的相容性,故可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PLA含量为10%时,PBAT/PLA/CaCO3/PEG400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纯PBAT分别提升了 9。43%和6。94%,使其应用范围得到广泛扩展。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复合材料薄膜力学性能

    EP/PDMS/MMT-SiO2-STAB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王杰李梦谢宗蕻赵欣...
    163-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钠基蒙脱土(MMT)表面原位生长具有良好内部界面力的SiO2,得到MMT接枝SiO2(记作MMT-SiO2颗粒),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STAB)阳离子型改性剂对 MMT-SiO2颗粒进行插层疏水改性,得到改性MMT接枝SiO2(记作MMT-SiO2-STAB复合颗粒)。以MMT-SiO2-STAB复合颗粒为增强相,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EP/PDMS)为基体,制备了 EP/PDMS//MMT-SiO2-STAB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仪对复合涂层的形貌、结构、接触角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STAB与MMT-SiO2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后附着在MMT端面,随着STAB用量的增加,MMT的层间距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MMT-SiO2-STAB中MMT的层间距越大,增强相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越好,可有效改善增强相在基体中的分散稳定性以及复合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制备的复合涂层接触角为(153。7±1。2)°,滚动角达到(8。9±0。6)°,超疏水特征明显。

    超疏水蒙脱土二氧化硅复合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