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息强度与力度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

    王禹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中,气息强度与力度的运用是塑造情感、传递信息以及创造美学体验的重要因素.气息强度指的是音乐中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变化,而力度则涉及音乐中音符的响度和强度.这两个元素在音乐中的微妙变化,能够直接影响听众的情绪状态和感知体验.本论文旨在探讨气息强度与力度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深入剖析其心理学基础、创作技巧以及对音乐表演和欣赏的影响,以期为音乐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新的视角与启示.

    气息强度气息力度音乐作品

    悲欢之情,在于人心——赵季平《唐诗歌曲八首》情感把握与表达

    徐娟白嘉奇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诗是中华文明之瑰宝,在体现深厚文学底蕴的同时,也渗透着深刻的音乐美学思想.唐太宗以其"悲欢之情,在于人心"之审美思想入乐,影响着当时美学思想的发展,同时对现代声乐作品演唱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论述赵季平《唐诗歌曲八首》中体现的审美思想,结合对于诗词的文本分析和个人演唱实践体会,呈现"悲欢之情,在于人心"对于当代声乐作品演唱的指导借鉴意义.

    《唐诗歌曲八首》情感表达心理因素文本分析

    声乐演唱技术中的"肌肉代偿"现象及解决方案研究

    张帆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的声乐演唱是声情并茂、深入人心的,然而没有技术的支撑很难呈现完美的演唱效果.由于个体的差异,歌唱者在演唱技术方面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借用健身领域的"肌肉代偿"现象,来总结声乐演唱技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借用健身领域解决"肌肉代偿"问题的思路解决声乐演唱技术问题,试图对声乐演唱技术的演唱、教学与学习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声乐演唱技术肌肉代偿声乐学习

    舞蹈编排中的音乐选择与舞蹈动作配合研究

    邹蒙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音乐选择对舞蹈编排的重要性,分析音乐风格与舞蹈风格之间的对应关系,探究舞蹈编排中的音乐选择机制,并进一步探讨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协同编排,包括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的同步性设计,音乐旋律与舞蹈动态的呼应关系构建,音乐色彩与舞蹈氛围的营造技巧,以及音乐与舞蹈情感表达的深度融合.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旨在揭示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规律,为舞蹈编排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舞蹈编排音乐选择动作配合

    筝的弱音演奏探析

    许嫣然
    138-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筝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器乐之一,其技法和音色多变,极具演奏张力.笔者作为筝演奏者,在自己的演奏和教学过程中,发现比起高难度作品的"炫技"和高强度音响的营造,筝的弱音演奏常被人忽略,久而久之,这与中国传统器乐的独特音韵和美学气质便会背道而驰.本文从筝弱音的定义与演奏必要性、筝弱音演奏的具体方法和筝弱音演奏的美学启发三个方面,具体探析筝的弱音演奏及种种问题.

    演奏弱音

    浅谈高校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

    尹航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唱指挥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分支之一,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合唱水平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高校合唱指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单一,实验性课程缺乏等,从社会发展需求来说,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当前高校合唱指挥课程存在的不足,本文深入探讨了改革策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提供一定教育基础.

    高校合唱指挥改革

    高等教育中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

    曾鑫琳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中,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极富挑战的任务.本文探究了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原则、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阐释了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即专业技能、艺术鉴赏力及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二是总结了培养实践能力的原则,如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等;三是指出现有培养模式中教学资源薄弱、评价体系单一等不足;四是就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评价机制等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提高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贡献一些思路和方法.

    音乐专业实践能力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质量提升

    幼儿音乐律动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杜艳霞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基于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水平,通过对音乐律动和节奏感相关概念的分析,探究幼儿音乐教学中利用律动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必要性.研究认为,为解决以往幼儿音乐教学中音乐抽象性过强导致幼儿音乐记忆浅显,幼儿没有形成音乐思维对音乐理解不深刻的问题,需要找准律动教学落脚点,并构建完善的音乐律动活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从游戏律动、体态律动、乐器律动、情境律动、声势律动等方面对幼儿节奏感进行有效培养,能够推动幼儿音乐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音乐律动节奏感幼儿教育

    高校二胡教学中音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性研究

    李超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胡演奏艺术,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二胡演奏的推广和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也带来了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在保持二胡演奏艺术传统韵味的同时,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成为当前二胡艺术界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胡演奏艺术信息技术

    高校艺术教育民乐重奏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创新对策

    王晓艺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艺术教育民乐重奏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创新致力于融合传统民乐演奏技巧与现代音乐表现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通过引入跨界合作、多媒体技术等元素,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创造力和表现力.课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倡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倾听、协作共进,从而提升学生的表现技巧和团队精神.教学创新还包括定期举办音乐会、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和交流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民乐重奏的热情与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民乐重奏实践类课程教学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