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欣德米特《圆号奏鸣曲》音乐分析与演奏心得

    闫奕张剑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罗·欣德米特是出生在德国的作曲家,他的工作领域触及多个方面,分别是作曲、理论、演奏、教育、指挥等.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不同风格和体裁的作品,是西欧现代派音乐的杰出领袖,也是新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本文以欣德米特《圆号奏鸣曲》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出发,分析演奏难点并结合实际演奏阐述演奏心得,对《圆号奏鸣曲》演奏技巧进行总结,进一步解读该作品,为其他演奏者提供参考,能够更加深入,准确理解该曲.

    保罗·欣德米特音乐结构圆号奏鸣曲演奏心得

    舒曼《克莱斯勒偶记》(Op.16)的情感塑造研究

    施艳萍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Op.16)是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28岁时创作的一部键盘乐曲,题为献给友人弗雷德里克·肖邦,由8首乐曲组成.以作家霍夫曼的小说为蓝本,通过情绪各异的人物性格刻画来展现内心的矛盾纠结,深刻诠释了艺术作品的丰厚精神内涵.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相继介绍作品背景、与情感塑造关联的音乐建构及哲学美学内涵.

    舒曼克莱斯勒偶记情感塑造研究

    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的创作特点与演唱诠释

    李静冀怡锦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十分具有传承性与流传性.近年来,许多古诗词与现代的音乐相融合,利用中西方结合的创作手法,形成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让更多的人投入演绎中.《幽兰操》这首作品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体现了儒学思想、音乐的美学与韵律,更体现了赵季平先生在创作古诗词艺术歌曲中,通过精巧的创作技法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幽兰操》歌曲的创作技巧、诗学角度,以及演唱技巧进行分析,对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赵季平《幽兰操》创作特点演唱诠释

    清代琴家吴官心生平著述考

    张琪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官心,名九思,字官心,南京人,善弹琴而游于公卿之间.经整理发现古今文献存在对吴官心籍贯及名讳记录模糊不一的情况,且部分研究文献对吴官心生卒年考述结果有误的问题.本文根据地方志及其他文献对吴官心生平、著述、交游情况做深入考证,增补其生平著述信息.整体认为吴官心应为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金陵地区较著名却被历史忽略的琴家.

    吴官心生平清代琴家

    《新音乐月刊》音乐思想研究述评

    张瑞娟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音乐月刊》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新音乐社创办的刊物,它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抗战时期的音乐文化和新音乐思潮为主要内容.它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音乐月刊》中刊载的有关音乐思想的文章,对于改造群众的思想,统一抗战文化战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收集整理了该刊中有关音乐思想的一手资料,从音乐史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法,将《新音乐月刊》中的音乐思想划分为新音乐思想、大众化音乐思想、民族化音乐思想、抗战音乐思想,并进行了系统的述评.

    《新音乐月刊》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思想

    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学情分析

    孙恩泽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国家政策背景下,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特别是在音乐专业领域,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基地面临着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挑战.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音乐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然而,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竞争的加剧,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的学情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学情分析与教学质量提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学情分析不仅对于理解音乐专业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学情

    声乐课中古诗词歌曲的教学探究——以《长相知》为例

    王小娟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通过古诗词歌曲的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能够促进其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能力的提升,对于培养新时代下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年轻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以《长相知》为例,对声乐课中古诗词歌曲的教学展开探究,旨通过文章的研究,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声乐课古诗词教学

    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王晓袁子洋王铎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技能教学能力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核心专业能力,是其未来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笔者基于多年的一线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发现了一些当前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如采用"师范+"思路改造传统的演唱、演奏类专业技能课程;采用学生互助合作模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案例构建音乐学专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等.

    高师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实践教学

    钢琴演奏中凸显美学价值的思考

    范婷婷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演奏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其审美价值在于演奏者通过技艺和感情的结合,向听众传递作品的美感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至关重要,演奏者掌握精湛的技艺,方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同时,演奏者的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也是体现审美价值的关键,不仅要忠实于作品,还要能够赋予音乐新的生命,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演奏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互动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演奏者通过音乐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激发听众的共鸣,使音乐的审美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通过多方面的融合与互动,钢琴演奏能够达到更高的审美价值,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钢琴演奏音乐审美美学价值

    音乐美学视域下电影《封神第一部》的配乐分析

    何佳怡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对于指导音乐作品发展和开拓思路具有重要作用.影片《封神第一部》作为一部神话电影,其蕴含的古典音乐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做出重要贡献.本文从音乐美学视角出发,对电影《封神第一部》的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进行分析,探究音乐表达的主题和情绪,提出对电影音乐创作的进一步思考.

    电影封神音乐美学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