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因素及实践要求

    何顺发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作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流行歌曲受到极大欢迎,歌词越来越受到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引人深思.当代歌词创作应能反映时代特征、表达思想感情、传承创新文化、提升审美素养,而影响歌词创作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审美标准、主体素养和受众需求四个方面,歌词创作要端正"意念"、善用"意象"、讲究"意韵"、追求"意境"、明确"意思"、赋予"意义",从而提高创作质量.

    流行音乐歌词创作影响因素实践要求

    论唐宋阮咸乐器的变革与传播

    朱迪孔义龙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阮咸是中国古代音乐中唯一一件以文人姓名命名的乐器.汉代起,史料典籍就有相关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甘肃地区的多件阮咸画像砖弥补了文献的缺失.唐宋时期是阮乐发展的关键期,随着宫廷燕乐和民间俗乐的鼎盛,阮咸高度发展,可见实物有甘肃武威弘化公主墓出土阮咸残件、日本正仓院唐代紫檀螺钿阮.同时,这一时期也是阮咸派生乐器崭露头角之时,因派生乐器的出现,唐宋史料中对此类乐器时有混淆,本文结合文献、民间诗词记载和阮咸遗存,梳理并进一步阐述阮咸的名称与形制演变,以及阮咸在唐宋时期的流传.

    古代阮唐宋时期历史变革

    浅谈西方弦乐四重奏的起源与发展

    吴思彤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弦乐四重奏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室内乐形式,凭借其独特而精致的音色特点,成为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起源到发展,弦乐四重奏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本文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弦乐四重奏的起源、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性作曲家和作品.通过对历史背景的梳理,我们将了解弦乐四重奏如何从早期形式逐渐演变为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室内乐形式.本文将对弦乐四重奏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代表性作曲家和作品进行探讨,旨在展现弦乐四重奏的独特魅力和音乐价值,为弦乐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弦乐四重奏起源发展音乐风格

    多元化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策略

    曾鑫琳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须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重难点领域及实施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形势下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指出了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固有缺陷和不足,借此凸显课程体系改革的迫切需求.围绕知识内涵更新、教学模式创新、音乐传播手段转变等重点领域提出了改革思路,并就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师资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期望本文可为高校音乐教育转型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多元文化背景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策略

    基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声乐课瑶族长号创新教学策略探讨

    黎承再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声乐课程在幼儿保育专业中的问题以及长号教学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文章介绍了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幼儿保育专业与音乐教育的关联.随后,深入研究了瑶族音乐文化和长号的特点,以及长号在瑶族文化中的角色.分析了声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声乐课程的普遍问题、幼儿保育专业中的声乐课程特殊挑战以及学生在声乐课程中遇到的难点.立足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创新的教学策略,包括引入多元文化音乐元素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探讨如何利用瑶族长号来提升声乐课程的方法,包括整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利用多媒体资源支持和跨学科教学.最后展望未来,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推广、技术的应用、教育资源的完善和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这篇文章旨在为声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提高声乐课程的质量和吸引力.

    中职教育传统文化幼儿保育瑶族音乐

    探索"三个一模式"在中学非遗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刘芳毛佳炜尚娜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非遗音乐进课堂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三个一模式"(一个主题、一个情境、一个问题)的非遗音乐在中学课堂中的教学策略,并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1].研究发现,该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非遗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为非遗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非遗音乐中学课堂三个一模式教学策略

    基于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究——以"舞蹈音乐"单元教学为例

    杨珂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确定,对"教-学-评"三个环节的协同、融合与实践要求更高.本文以重构"舞蹈音乐"大单元教学为例,从单元教学资源与内容的整合、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等多个环节展开实践探究,阐述了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能力.

    大单元教学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评"一体化

    川陕苏区红色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朱社员向舒驿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川陕苏区,诞生了大量脍炙人口、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红色音乐.本文基于梳理川陕苏区红色音乐的形成原因,是革命斗争的需要、深受地方文化影响和党的宣传教育政策在川陕苏区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红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提炼川陕苏区红色音乐的鲜明特点,具有政治性、群众性、革命性和地域性.从而归纳川陕苏区红色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时代价值.

    川陕苏区红色音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浅谈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训练的视唱练耳普及教学方法

    李丽娜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结合音乐作品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关键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选取适当的音乐作品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如听觉分析、模仿演唱等,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视唱和练耳水平,还能够培养其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视唱练耳教学方法音乐作品实践理论与实践

    "341"联动机制下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究

    李貌成莹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音乐表演形式,对于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培养和音乐表演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声乐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本文将从341联动机制的角度出发,探讨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341联动机制音乐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