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孟伟

双月刊

1674-991X

hjgcjsxb@vip.163.com

010-84915126

100012

北京安外大羊坊8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号楼617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海拔下国Ⅵ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x排放特性

    吉江林郑永明李世峰黄从魁...
    35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海拔下国Ⅵ重型柴油车的NOx排放特性,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在 4 个不同海拔城市(襄阳、昆明、丽江和香格里拉)对国Ⅵ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NOx排放呈现增加趋势,高海拔下的平均NOx排放速率是平原的 4.65~20.58 倍,NOx综合排放因子是平原的 2.80~13.75 倍;不同载荷条件下香格里拉的NOx 综合排放因子是襄阳、昆明和丽江的 1.27~13.75 倍;市区路的NOx排放因子是市郊路和高速路的 1.05~6.49 倍,且香格里拉市区路的排放因子超过 400 mg/km;在Bin 11~Bin 14 和Bin 21~Bin 28 区间,随着机动车比功率(VSP)的升高,NOx排放速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海拔下车辆从市区路到市郊路、市郊路到高速路行驶时,NOx瞬时排放速率出现峰值;NOx高排放区域集中在高转速、高扭矩区间;海拔与平均NOx排放因子的决定系数为 0.86,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海拔NOx排放因子国Ⅵ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排放

    典型石化企业地面火炬挥发性有机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环境影响

    卜梦雅张钢锋杜天君
    362-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石化行业减污降碳形势严峻的现实,以具有百万吨乙烯裂解能力的某石化企业中 2 座地面火炬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样监测和模型计算,系统探讨了火炬燃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A、B 2 座火炬 2021 年VOCs排放量分别为 310.56 和 77.38 t/a,烯烃是主要排放组分;温室气体排放以含碳化合物燃烧转化产生的CO2 为主,排放量约占火炬CO2 排放总量的 99.98%;2 座火炬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分别为 3 011.72 和 628.97 t/a,乙烯和丙烯分别是A、B火炬OFP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分别为 39.52%和 44.91%;2 座火炬年全球增温潜势(GWP)分别为 5 806.92 和 1 148.46 t/a(以CO2 当量计),其中CO2 的贡献最大,其导致的直接温室效应是CH4 的 25.12~35.46 倍,是VOCs排放间接导致温室效应的 6.64~7.24 倍.

    石化行业火炬挥发性有机物温室气体臭氧生成潜势全球增温潜势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减污降碳协同管控

    杜永亮汪扬何少林苑宏英...
    371-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重要源头,也是甲烷(CH4)的最大工业释放源.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中对VOCs与CH4 进行协同管控,实现减污降碳,对我国大气环境治理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大部分VOCs和CH4 释放源具有同根同源性,其中工艺有组织排放和火炬排放分别为最大的VOCs释放源和CH4 释放源;在加入新型网络化监测的协同管控路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管控措施,可提高污染物协同管控的效率;治理成本效益核算中多污染物成本效益法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吸收法和吸附法是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较高的VOCs治理技术,而减少压缩机和发动机启动次数是最经济的CH4 减排措施.

    石油天然气开采VOCsCH4协同管控减污降碳

    "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华东地区A园区为例

    刘庆澳张立秋冀云卿封莉...
    379-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需求愈发紧迫,科学合理地评价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水平是促进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关键一步.从低碳产业、能源资源利用、减污降碳、低碳基础设施、长效管理 5 个层面选取 24 个指标构建工业园区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改进CRITIC法(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为指标赋权,运用TOPSIS(优劣解距离法)-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了 2018-2022 年华东地区A园区的低碳发展水平与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8-2022 年A园区低碳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低碳产业、能源资源利用、长效管理准则的低碳发展趋势向好,而减污降碳、低碳基础设施准则的低碳发展受阻.从障碍度角度看,准则层中减污降碳和能源资源利用是制约A园区低碳发展水平提高的关键障碍因素,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的阻碍作用较为突出.

    工业园区指标体系低碳发展优劣解距离法障碍度

    基于碳减排的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应用及强化调控进展

    陈子健周忠波孟凡刚
    38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水处理行业提标改造的重点落在生物脱氮,污水处理厂从关注满足排放许可限制转向实现碳中和、能量自给及资源回收.厌氧氨氧化(Anammox)技术凭借无需外加有机碳源、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少以及脱氮效率高等节能降耗与碳减排优势,代表着未来污水生物脱氮的发展方向.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梳理对比了传统脱氮与Anammox反应的发展历程;重点综述了新兴短程硝化耦合Anammox(PN-A)工艺、短程反硝化耦合Anammox(PD-A)工艺和甲烷型反硝化耦合Anammox(DAMO-Anammox)工艺在城市主流工况的应用进展;详细探讨了主流Anammox工艺面临低温、进水负荷不均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冲击时,可施行的"侧流污泥补充至主流""侧流污水间歇性补充至主流""驯化生物膜颗粒"等内源性以及外源性的强化调控策略及内在机制;最后围绕分子生物学技术、材料科学、数字信息技术和管理政策,对加快Anammox生物脱氮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污水处理厂厌氧氨氧化(Anammox)碳减排技术强化调控生物脱氮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的减污降碳分区管治路径探索

    刘贵利王依尤瑛圻闫楠...
    398-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系统梳理现阶段减污降碳相关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实施减污降碳分区管治的重要意义,包括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管的关键举措、推动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等;分析了当前减污降碳分区管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标准与技术规范不足、协同体系亟须构建、协同机制有待完善、保障体系尚需加强等,尤其是在空间实施层面缺乏有力的抓手.尽管国家、省、市县、乡镇层面国土空间规划内容中减污降碳的实施方案、分区设计、机构框架和重要指标有所涉及,但分区管治体系、标准体系、规划传导、衔接协同与保障机制尚显不足.最后提出了现阶段减污降碳分区管治的主要对策,包括制定碳污排放分区标准体系,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减污降碳分区管治体系,构建中心、传导、放大、预警反馈、激励和考核一体化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完善源头、分区和实践链接的减污降碳分区管治保障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减污降碳分区管治协同增效绿色低碳

    我国城市群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刘莹和金梅郭敏谭玉菲...
    407-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 2015-2022 年颗粒物(PM2.5 和PM10)监测数据,从浓度水平和统计学分布 2 个角度,采用日均浓度、年均浓度、概率论角度达标情况和达标所需浓度降低量 4 个维度分析我国 10 个城市群(169 个城市)的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及异同.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群内部颗粒物浓度污染水平趋于平稳,城市群之间颗粒物浓度差异较大.我国城市群颗粒物浓度存在分层现象,根据颗粒物浓度水平将 10 个城市群分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城市群 3 类.从统计学分布角度也分为 3 类,但关中平原城市群被划分到高浓度城市群,其余城市群分类则不变.我国城市群之间颗粒物达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所需浓度降低量差异显著.海峡西岸城市群的PM2.5 和PM10 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PM10 已经达标,而中原、关中平原、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如果要达标,PM2.5 和PM10 浓度分别需降低 50%和 27%以上.建议科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颗粒物区域阶段目标值,推动城市群结合自身情况加快分阶段达标.

    城市群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统计特征

    基于气象条件综合指数的天津市臭氧污染影响因素贡献评估

    李敏姣温娟尹立峰张雷波...
    416-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 2017-2021 年天津市近地面O3 日最大 8 h滑动平均浓度(O3_8 h)浓度和同时期气象数据,基于统计学方法构建天津市本地化O3 气象条件综合指数,并据此评估气象和人为影响因素对O3 浓度和超标天数的贡献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日最高气温、海平面气压、平均风速、相对湿度、边界层厚度、短波辐射通量可以较好地建立O3 气象条件综合指数,与实况O3 浓度相关系数可以达到 0.86(P<0.01),高于任何单一气象要素对O3 浓度的影响;基于该指数评估,2017-2021 年天津市O3 浓度呈先升后降趋势,2021 年较 2017 年下降 15.9%,其中人为因素贡献了O3 浓度下降的 10.0%,气象因素贡献了 5.9%.O3 超标天数变化与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且超标天数中以轻度污染为主.2018 年轻度污染占比高是导致该年O3 超标天数最高的主要原因;2021 较 2017 年天津市O3 超标天数减少了 36 d,其中气象条件导致的超标天数减少 20 d,人为因素导致的超标天数减少 16 d.对导致不同污染等级超标天数变化的影响要素分析显示,气象条件是导致O3 轻度污染天数减少的主要因素,而人为管控措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度污染天数的减少.

    气象条件指数O3气象因素人为影响贡献天津市

    滑动弧等离子体处理VOCs研究综述

    郑瓛蒋龙进张顺倪国华...
    425-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动弧等离子体兼具热等离子体和冷等离子体的优势,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中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在阐述滑动弧等离子体产生原理及基本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现有各种类型的滑动弧发生器及其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总结了影响滑动弧等离子体处理VOCs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滑动弧反应器去除VOCs的性能差异.最后,对滑动弧等离子体净化VOCs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滑动弧放电挥发性有机物降解机理

    工地扬尘管控措施效果量化研究

    陈科周军聂春晓冯锡勇...
    437-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大规模建筑工程在地基开挖、主体建设、外墙装修过程中,会产生以粗颗粒物(PM10)为代表的众多大气污染物.为尽量减少建筑工地扬尘产生PM10,相关部门要求建筑工地采取裸土覆盖、立体喷淋、围挡隔离等抑尘措施.基于现场抑尘措施控制试验和高精度数值风洞试验对各措施的抑尘效果进行逐一探究.结果表明:只开围挡喷淋时PM10 浓度下降5.1%,只开施工喷淋时浓度下降 12.3%,二者全开时浓度下降 11.4%.风速较大时,裸土覆盖的抑尘效果比小风天气显著,在三级风(大于 2 m/s)下裸土覆盖的PM10 浓度均值相比裸土不覆盖时平均下降 10.7%.裸土喷淋后的PM10 浓度比不喷淋时下降21.3%.整体上基坑阶段在围挡 2、3、4 和 5 m时的扬尘削减率分别为 3.6%、10.5%、18.4%和 29.0%.在主体阶段,随着排放源的升高,扬尘扩散的影响距离逐渐降低.当源高 10 m时,最大影响距离为工地外 75 m;当源高 30 m时,最大影响距离为工地外 50 m;当源高 50 和 90 m时,刚出工地的扬尘逸散率便在 10%以内,即对工地外的影响可以忽略.

    工地扬尘裸土覆盖立体喷淋围挡隔离管控效果数值风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