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朱琦琦

双月刊

1006-2009

HJJS@chinajournal.net.cn

025-83701931

210013

南京市虎踞路175号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ournal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创刊,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双月25日出版,以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科研、环境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教师及其他环境科技工作者为服务对象,从多角度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遥感的海域环境变化监测分析

    石海岗薛庆章新益张恩...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杭州湾海域和连云港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5、Landsat-9的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对研究区的海域岸线和温度场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海域岸线变迁和温度分布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的海域岸线变化均较显著;海域温度在核电站运行前较为均匀,无明显温度分异,核电站运行后,因温排水排放,核电站周边海域温度出现明显分异;Landsat-9热红外数据温度反演结果可靠,可用于监测温排水对海域环境的影响.

    遥感监测海域环境杭州湾连云港

    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草铵膦

    凌映茹霍宗利张锋张昊...
    57-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草铵膦,经Metrosep A Supp 5-150型阴离子色谱柱分离,以1.92 mmol/L碳酸钠-0.60 mmol/L碳酸氢钠混合溶液为流动相,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该方法在0 mg/L~1.04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12 mg/L,按采集30 L空气计算,最低检出值为0.004 mg/m3.空白玻璃纤维滤纸的加标回收率为93.7%~102%,标准溶液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8%~4.3%.

    草铵膦离子色谱法工作场所环境空气

    2019-2020年福建水体总放射性监测

    陆智新陈东军林明贵梁美霞...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2020年在福建省设置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水、地下水监测点位,定量分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试验表明:河流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测定值分别为0.004 Bq/L~0.130 Bq/L、0.056 Bq/L~0.840 Bq/L,湖泊(水库)测定值分别为0.005 Bq/L~0.057 Bq/L、0.066 Bq/L~0.170 Bq/L,饮用水源地水测定值分别为0.001 Bq/L~0.103 Bq/L、0.039 Bq/L~0.243 Bq/L,地下水测定值分别为 0.012 Bq/L~0.110 Bq/L、0.046 Bq/L~1.10 Bq/L.说明2019-2020年福建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总α、总β放射性变化稳定,未出现异常,饮用水源地水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辐射监测饮用水源地水地表水地下水福建省

    南京市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其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张良瑜母应锋蔡沅辰陈新星...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6-2022年南京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数据,分析VOCs污染特征及其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2016-2022年南京市大气VOCs及其组分体积分数均显著下降,TVOCs 7年均值为21.7 × 10-9,各组分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烷烃>烯烃>芳香烃>炔烃;TVOCs及烷烃、烯烃、芳香烃季节变化一致,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炔烃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TVOCs及烷烃、烯烃、炔烃月变化整体呈"V"字型特征,芳香烃近似为"W"型;除炔烃外,小时体积分数日变化基本呈"单峰型"特征.2016-2022年OFP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7年均值为132.1µg/m3;OFP贡献较大的组分为烯烃(39.1%)和芳香烃(38.1%),臭氧生成的VOCs关键物种为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丙烯和异戊二烯,控制烯烃和芳香烃排放有利于南京市的臭氧污染防治.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南京市

    某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迁移及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张帅王向华李冰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化工园区潜水中氟化物超标,为控制受污染地下水扩散,沿下游河堤修建防渗帷幕.通过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应用FEFLOW 7.0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防渗帷幕修建前后受污染地下水迁移情况,并评估防渗帷幕污染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化工园区受污染地下水在以粉砂、粉细砂等岩性为主的潜水含水层中迁移速度快,第200天时污染物对源强附近及下游大片范围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污染源下游沿堤修建防渗帷幕短期虽可有效阻断污染物持续迁移,但会导致污染物在帷幕前端聚集,一段时间后地下水污染羽会绕过防渗帷幕发生渗流污染,须配合其他治理措施综合控制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防渗帷幕污染迁移污染控制化工园区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滁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研究

    华俊玮白琳邢程凌遵斌...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7-2019年滁州市6种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和AQI资料、气象要素及ECMWF数值预报作为输入参数,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和AQI预报模型,其中AQI预报按季节划分为4个模型.结果表明:6种污染物中O3的预报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84,PM2 5、PM10和NO2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2和0.72,SO2和CO预报效果略差;基于分季节模型AQI的24 h预报结果TS评分为0.77,空报率(FAR)和漏报率(PO)分别为15%和12%,相较于非季节模型预报效果更好;春季和秋季的TS评分分别为0.88和0.86,相较于冬季和夏季预报效果更好.

    空气质量预报模型随机森林算法滁州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排水管网监测点位优化

    赵文涓程雨涵李梅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切实提高工程监测成效,合理利用资源,提出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排水管网监测点布置优化方法.以华东区域H市排水管网为案例,以23个原始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原始数据处理,BIRCH预聚类确定优化监测点个数和初步优化监测点,再用K-means聚类确定最终优化监测点后,输出16个保留监测点位.经验证,监测点优化后对H市排水管网的数据输出无影响.

    监测点位优化BIRCH聚类分析K-means聚类分析排水管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编辑部
    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