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IKE21研究生态补水对巢湖水质时空分布的影响

    黄明马飞虎匡武孙亚敏...
    463-470,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中引江济巢段的2条生态补水路线,设计3种生态补水方案:方案一为西兆线、菜巢线双线引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方案二为兆河单线引入巢湖,由白石天河的白山节制枢纽流出;方案三为生态补水经兆河单线进入巢湖,经裕溪河巢湖闸流出。利用MIKE21软件建立巢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巢湖水动力和水质时空变化过程及4个敏感区域(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和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改善效果。总体看来,方案二对南淝河入湖口、峔山岛、忠庙水质改善效果最优,而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总磷(TP)浓度降幅最大。方案二降低了峔山岛、忠庙区域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使总氮(TN)/TP分别从14。7、13。4降至7。4、4。0;方案三使饮用水水源地的TN/TP从10。0降至4。8,降低了饮用水水源地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但3个生态补水方案中南淝河入湖口区域的TN/TP均在15~20,表明蓝藻暴发风险依然较高。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水环境改善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保证巢湖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但由于西半湖的水动力环境未得到改善,蓝藻暴发的潜在风险依然较高,因此,要优化生态补水方案,并有效控制入湖河流流域的地表径流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城市合流制系统的溢流污染。

    MIKE21生态补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

    纳滤膜对不同水源水中有机物处理效果

    齐浩然糜自栋宋武昌孙韶华...
    47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纳滤(NF)在实际水体中去除有机物的特性,以水质常规指标、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亲水性有机碳及三维荧光为主要指标,综合研究了两种NF膜(NF1和NF2)对不同水体中有机污染的处理效果,并探索了膜污染机制。结果表明,NF1、NF2均能有效改善饮用水水质,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72%以上;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0%、66%以上。NF1对进水THMFP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无机和有机污染的协同作用是造成NF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纳滤有机物去除率膜污染

    拟康宁木霉对含铬黑T废水的处理特性研究

    林锦美郑鹏丁能能巫晶晶...
    478-483,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对铬黑T模拟废水进行脱色降解。以铬黑T去除率为指标,探究反应时间、初始铬黑T浓度、投菌量、葡萄糖用量、温度以及转速等对拟康宁木霉处理铬黑T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探究拟康宁木霉处理铬黑T的最佳条件,并对其处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处理铬黑T模拟废水的最适条件包括初始铬黑T质量浓度20 mg/L,投菌量7。5 g/L,转速140 r/min,以0。4 g/L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在30 ℃下反应20 h,铬黑T去除率达96。8%,且该菌对混合染料废水的去除率在90%左右。拟康宁木霉对铬黑T的吸附属于均质单层吸附,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康宁木霉对铬黑T的处理是通过生物吸附与降解的协同作用而实现。

    拟康宁木霉铬黑T生物降解生物吸附一级动力学

    两种不同基质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尾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孙健李卿蔡世颜夏娜...
    484-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处理效率,采用以黄铁矿和砾石为基质的两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武汉某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并分析了基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低水力负荷(0。4~0。7 m3/(m2·d))下,两种人工湿地对尾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NO3-和总磷(T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高水力负荷(1。0~1。3 m3/(m2·d))下,对氨氮去除效果较好。黄铁矿人工湿地对尾水COD、TN、NO3-和TP的去除效果好于砾石,分析基质微生物发现,黄铁矿人工湿地中反硝化脱氮菌属主要为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硫氧化菌属(Sulfurifustis),相对丰度分别为16。68%和4。62%,且硫杆菌属具有提高磷去除能力的功能;而砾石人工湿地中反硝化脱氮菌属主要为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相对丰度为4。56%,采用黄铁矿为基质后,人工湿地中的脱氮除磷菌丰度和多样性升高,有利于人工湿地对尾水的脱氮除磷。黄铁矿人工湿地出水存在SO42-含量偏高的现象,建议工程应用中在人工湿地底部填充黄铁矿以达到出水SO42-含量降低的目的。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黄铁矿砾石尾水处理效果微生物

    纳米氧化钨对序批式反应器活性污泥脱氮性能和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边少晨邱程汪华储意轩...
    490-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钨(WO3)纳米颗粒(NPs)对SBR中活性污泥脱氮性能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WO3 NPs(WO10)对SBR脱氮性能没有影响,而100 mg/L的WO3 NPs(WO100)降低了比硝酸盐和比亚硝酸盐还原速率,最终导致出水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积累。WO10对EPS含量和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是WO100显著增加了松散结合型EPS(LB-EPS)和EPS中多糖的含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WO10仅对LB-EPS中官能团有影响,而WO100对LB-EPS和紧密结合型EPS(TB-EPS)的官能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OH、C=O以及C—O—C等官能团参与EPS和WO3 NPs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也发现,WO3 NPs改变了 EPS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组成,进而影响了活性污泥的絮凝能力。

    序批式反应器纳米氧化钨脱氮胞外聚合物

    基于磷容量的污水处理厂除磷效能提升控制技术研究

    王刚李魁晓姜大伟王慰...
    497-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污水处理厂回流污泥除磷能力无法准确表征以及除磷药剂使用效率低的问题,首次建立了污泥磷容量的检测方法,研究了除磷药剂种类及用量对污泥磷容量的影响,同时开展了除磷药剂效能提升研究工作。结果表明,使用化学除磷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有不同程度的磷去除能力,即"磷容量",通过现场实测及拟合计算得到污水处理厂磷容量为0。32~3。25 mg/g(以单位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的溶解态活性磷酸盐(sRP)去除量计),折合除磷药剂投加量为0~15。85 mg/L。除磷药剂种类与投加量是影响回流污泥磷容量的关键因素,相同投加量水平下,投加硫酸铝的污泥磷容量较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的污泥磷容量高,除磷药剂的预水解程度是导致磷容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污泥磷容量与除磷药剂投加量呈正相关。基于污泥磷容量的检测结果,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改变污泥外回流比或将剩余污泥回流到初沉池的方式提高除磷药剂使用效率,可使进水的sRP下降10%以上。此外,剩余污泥回流初沉池可以减少30%的污泥排放量,既强化了除磷效果又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对污水处理厂绿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磷容量检测方法除磷药剂除磷效能调控技术

    前期晴天数对不同材质屋面径流污染特征的影响

    张昱陈超王瑞梅邱春生...
    502-506,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城市典型屋面材质(油毡、塑钢、瓦)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考察不同前期晴天数对不同材质屋面径流污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质屋面径流中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和总氮(TN)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由大到小都依次为油毡屋面、瓦屋面和塑钢屋面。不同材质屋面径流中重金属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各不相同。总体而言,污染物浓度随前期晴天数增加而增大,主要是小粒径的颗粒物体积分数增加,而大粒径的颗粒物体积分数反而减小。屋面径流中SS是COD、TP和重金属的主要载体,污染物与小粒径的颗粒物相关性更高,因此要想控制屋面径流中的COD、TP和重金属,关键是控制细小的颗粒物。

    径流污染前期晴天数屋面颗粒物重金属

    基于分子模拟的甲醛和苯在活性炭上的竞争吸附特性研究

    王志强张世民刘兆阳王波...
    507-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活性炭对室内污染物苯和甲醛的吸附穿透曲线,结果表明增加湿度会降低苯和甲醛的吸附量,由于两者极性不同,湿度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在实验基础上,利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中的Visualizer模块构建不同孔径(1、2、4 nm)的活性炭狭缝模型,以巨正则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单一组分的苯和甲醛在不同温度(288。15、293。15、323。15 K)下的吸附情况以及苯、甲醛共存时的竞争吸附情况。通过实验吸附量与模拟吸附量对比验证模拟结果正确性。模拟结果显示,3种温度条件下,苯的吸附量变化较小,但是孔径对苯的吸附量影响较大,吸附量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增大。苯的吸附能大于甲醛,活性炭对苯的吸附能力大于甲醛。

    甲醛竞争吸附活性炭蒙特卡洛模拟

    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地下水中柴油的吸附行为研究

    张天琦黄岁樑李玲郭智...
    513-518,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溶液中柴油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柴油的吸附均可以在24 h内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为0。92~1。00)能更好地描述土壤对柴油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影响吸附反应的控速步骤。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柴油在土壤中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近似于不可逆型吸附。被石油污染的场地土对水体中柴油的吸附量小于未被污染的林地土,土壤对液相中柴油的吸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并随着土壤粒径和pH的减小而逐渐增大。

    柴油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影响因素

    硫酸亚铁铵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土壤吡虫啉的研究

    赵志燊余磊赵杰武思齐...
    519-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硫酸亚铁铵与过硫酸钠对土壤中吡虫啉降解率的影响,实验设定两种降解试剂添加量均为0。2、0。5、1。0 mmol,土壤中吡虫啉质量浓度为33。0、49。5、66。0 μg/g,农作物土壤为水稻、玉米与茶叶土壤,温度为-4、25 ℃。结果表明:1。0 mmol过硫酸钠与0。2 mmol硫酸亚铁铵对水稻土壤中吡虫啉的降解率最佳,最高可达98。8%,且前120 min内降解速率较快。3种吡虫啉浓度的降解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温度对降解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土壤中有机碳与pH越低,越有利于过硫酸钠与硫酸亚铁铵降解土壤中吡虫啉。

    过硫酸钠硫酸亚铁铵吡虫啉农作物土壤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