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军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管柏林

双月刊

1009-0754

hjyx@chinajournal.net.cn

021-81883316(地);0531-883316(军)

200433

上海市翔殷路880号

海军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av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海军医疗卫生系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读者对象为海军卫生系统的科研、教学人员、医务工作员和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支持海军卫生事业建设的军内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军某部不同服役年龄段舰艇官兵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高昊辰吴鉴今金茜玫刘娅...
    1225-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海军某部不同服役年龄段舰艇官兵的口腔健康状况,为更加合理地开展海军官兵口腔卫生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2022 年 9-12 月对海军某部 1 923 名舰艇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对龋病发生率、牙周情况、第3 磨牙阻生率、牙体缺失缺损情况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 923 名海军官兵中,吸烟的检出率为 51。79%,79。88%的官兵每日刷牙次数≥2 次,64。01%的官兵每次刷牙时间≥3 min,32。97%的官兵使用过除牙刷以外的清洁工具,患龋率为 23。40%,牙龈炎、牙周炎患病率为 28。97%,牙结石检出率为 64。33%,色素检出率为 46。33%,牙体缺失的官兵占 4。32%,残根占 2。81%,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官兵占 11。6%,患有牙列不齐的官兵占 40。72%,患有阻生齿的官兵占 68。28%。结论 海军某部舰艇官兵的口腔健康状况不佳,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医疗卫生保障并加强科普宣传。

    舰艇官兵口腔健康调查

    驻浙某舰艇部队官兵咀嚼槟榔情况流行病学调查

    许广杰甘文科周慧孟娜...
    1230-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驻浙某舰艇部队官兵咀嚼槟榔情况及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的患病情况。方法 对驻浙某舰艇部队官兵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咀嚼槟榔的口腔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共收集有效问卷 604 份,按照年龄(18~30 岁、31~40 岁、≥41 岁)、职别(士兵、士官、军官)、文化程度(高学历、低学历)的不同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发现,604 名官兵中有 235 人(38。91%)咀嚼槟榔,均为男性,其中 18~30 岁组、士官组和低学历组咀嚼槟榔率分别高于其他组(P<0。001);咀嚼槟榔的官兵中有 95。74%在入伍前无咀嚼槟榔习惯,仅有 23。68%的官兵了解咀嚼槟榔的相关危害。口腔检查发现,OSF患病率为 7。23%,均有 1 年以上咀嚼槟榔和吸烟史,其中 3 例有张口受限、1 例合并口腔白斑。结论 舰艇官兵中咀嚼槟榔流行,OSF患病率较高,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槟榔对舰艇官兵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舰艇官兵槟榔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乐眠操改善远航官兵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孙昊宋明芳韩毅王伟...
    1233-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乐眠操对改善远航官兵睡眠质量的作用,以期为远航官兵改善睡眠质量提供一种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以某次远航任务中睡眠质量不佳的 127 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集训组(n=43,每日集中时间完成练习)、自训组(n=42,每日自由完成练习)和对照组(n=42,常规睡眠卫生教育)。比较 3 组受试者在受训前、受训 4 周和受训8 周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质量改善效果和对干预方案的满意度。结果 受训 4 周时,3 组PSQI评分均小于受训前(P<0。001),但 3 组间PSQI评分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训 8 周时,3 组PSQI评分均小于受训 4 周时(P<0。001),集训组和自训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受训 4 周时(P<0。05),集训组与自训组PSQI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集训组与自训组PSQI评分、总有效率和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航官兵利用闲暇时间自行练习"乐眠操"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但见效较慢,建议提前开始练习。

    乐眠操睡眠质量远航

    培训者培训模式在军校《战术战伤救护与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师文文仇铎润孟怡辰张佳艺...
    1238-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培训者培训(TTT)模式应用于海军军医大学《战术战伤救护与实践》课程中,进一步提升学员战伤救护技能,培养学员组训能力。方法 依托《战术战伤救护与实践》课程,对 2021-2022 学年 40 名学员完成战救技术和组训能力的培训,在该批学员通过组训能力考核后,选取其中 13 名学员担任学员教官对 2022-2023 学年选修同一门课程的 40 名新学员进行战救技能组训。组训完成后课题组对 2021-2022 学年 40 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对 13 名学员教官进行个人深度访谈。结果 TTT模式应用效果总体评分(4。60±0。44)分,学员总体满意度(4。53±0。51)分,97。5%的学员表示愿意再次参加TTT模式的培训;通过访谈提取出 3 个主题:自我要求和主动学习、多维能力锻炼、互相理解和共情。结论 TTT模式作为探索学员组训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形式,能够促进学员战伤救护知识、技能、组训能力等多维能力发展,同时能够为官兵自救互救普训培养组训人才。

    TTT培训模式院校教育战术战伤救护组训

    正常认知老化研究对军事飞行员停飞年龄设定的启示

    屠志浩翟芹宋明芳田建全...
    1243-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战飞行任务对军事飞行员认知能力有极高的要求,认知老化所致的认知能力下降可能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因此会对军事飞行员设定一个放飞年龄区间以防止过度认知老化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我军飞行员停飞年龄区间,本研究从普通国民、民航飞行员和军事飞行员 3 个层次梳理的 20 余篇正常认知老化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军事飞行员,40 岁或45 岁可能是飞行相关认知能力下降的关键年龄节点。现有的军事飞行员认知老化研究存在缺乏纵向追踪、被试年龄组划分随意、认知功能测试项目与方法与飞行任务关系不密切等问题,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验证以上结论是否正确。

    飞行员年龄认知功能停飞认知老化

    某抢滩登陆联合演习中海上医院船分类后送的组织和思考

    罗丹吴建新翁丹萍郑楠新...
    1247-1249页

    抢滩登陆联合演习分类后送组批量伤员海战伤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中药涂擦、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巢小琳李燕曹欣
    1250-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中药涂擦、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017 年 2 月至 2022 年 3 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86 例,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3 例)与对照组(43 例)。对照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中药涂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 组均治疗 1 个月。对比 2 组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改良 Barthel 指数(MBI)、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2 组WMFT评分、FMA-UE评分、MBI评分、ARAT评分、SS-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P<0。05);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中药涂擦、强制性运动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

    功能性电刺激中药涂擦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聚焦解决模式下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的影响分析

    钱颖吉任彩丽程红岩尤莉...
    1255-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聚焦解决模式下摄食训练对吞咽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1 月至 2022 年 2 月在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住院的 110 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住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下摄食训练,比较护理前、护理后 2 组患者负性情绪、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2 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吞咽生命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聚焦解决模式下摄食训练,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病情康复,提升生存质量。

    聚焦解决模式摄食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吞咽功能

    烟雾吸入性损伤复合减压病的动物模型建立

    伍国胜赖宏豪陈锐勇刘光盛...
    1261-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吸入性损伤复合减压病(DCS)的造模方法和评价指标,为开展吸入性损伤复合DCS损伤效应和作用机制、防治药物研究和卫勤处置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生理状态相似的雄性SD大鼠 16 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CS组、烟雾吸入性损伤组、复合伤组(采用自制装置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后复合DCS),于造模后 24 h麻醉后解剖取材,行肺组织病理染色,并检测动脉血气、肺组织湿干比值、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复合伤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低于空白对照组、DCS组、烟雾吸入性损伤组,而二氧化碳分压高于上述3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显示,复合伤组肺间隔增厚,炎症细胞大量聚集,肺泡内渗出,急性肺损伤征象较DCS组和烟雾吸入性损伤组更明显。复合伤组肺组织湿干比值、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高于DCS组及烟雾吸入性损伤组(P<0。05)。结论 成功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复合DCS的动物模型,复合伤模型肺损伤程度重于单一损伤模型。

    复合伤吸入性损伤减压病动物模型

    新型哺乳动物源生物粘合剂的止血作用研究

    韩乾宇何丽娟常银涛薛磊...
    1266-1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哺乳动物源生物粘合剂对大鼠肝脏部分切除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采用早期建立的SD大鼠肝脏左外叶切除模型开展实验。动物分为模型对照组、供试品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 10只,除模型对照组外,其余 2组分别在创面喷涂新型哺乳动物源生物粘合剂和阳性对照药物猪纤维蛋白粘合剂,计算出血量和出血时间,评估止血效果。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504。6±190。0)s、(194。4±144。2)mg]比较,供试品组[(96。1±26。4)s、(4。8±17。8)mg]和阳性对照组[(156。7±139。3)s、(47。8±121。3)mg]出血时间均缩短,出血量也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供试品组的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哺乳动物源生物粘合剂可以有效止血,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临床上可方便术者止血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达到封闭创面和止血的目的。

    新型哺乳动物源生物粘合剂肝切除止血时间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