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军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管柏林

双月刊

1009-0754

hjyx@chinajournal.net.cn

021-81883316(地);0531-883316(军)

200433

上海市翔殷路880号

海军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av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海军医疗卫生系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读者对象为海军卫生系统的科研、教学人员、医务工作员和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支持海军卫生事业建设的军内外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2022年5所军队医院门诊病历质量调查分析

    温红霞万辉董巧儿
    59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2021-2022 年 5 所军队医院门诊病历质量情况,旨在提高门诊病历书写质量。方法 抽查 2021-2022 年 5 所军队医院 358 份门诊病历,依据本单位门诊病历督查标准进行评价,该标准的α信度系数为 0。417,KMO值为0。6,Bartlett球形检验P<0。05。结果 2021-2022 年 5 所军队医院 358 份门诊病历合格率为 81。56%,专科门诊病历合格率(94。12%)高于外科和内科(84。35%、7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历缺陷项目主要涉及既往史、现病史、处置和辅助检查。二级医院门诊病历的既往史、医师签名缺陷率(33。56%、8。90%)高于三级医院(19。81%、3。77%),三级医院门诊病历的辅助检查、查体缺陷率(16。51%、14。62%)高于二级医院(8。22%、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门诊病历的既往史、一般项目缺陷率(37。39%、16。52%)高于其他科别,专科门诊病历的现病史、主诉、辅助检查缺陷率(36。76%、23。53%、25。00%)高于其他科别,内科门诊病历的查体、诊断缺陷率(14。86%、12。00%)高于其他科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21-2022 年 5 所军队医院门诊病历质量整体良好,但存在一些书写缺陷,各级医院、各科别应加强门诊病历书写培训与质量控制,持续深化门诊病历质量管理。

    军队医院门诊病历质量分析

    军队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的SWOT分析及启示

    丁陶栗美娜
    596-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队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本研究就军队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的背景、主要方式,尤其是对军队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的优势、劣势、风险和机会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军队在参与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过程中,应做好提前规划和风险防范,最大程度地发挥军队积极作用。

    军队重大传染病SWOT分析

    不同线栓法脑缺血模型对小鼠脑区及行为的影响

    刘德良刘慧任静杨兴婷...
    599-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3 种线栓法模型对小鼠不同脑区缺血及小鼠行为学差异的影响。方法 将 120 只ICR小鼠随机分成 4 组:假手术组、A组(颈总动脉进线栓至颈内动脉 8 mm)、B组(颈外动脉进线栓至颈内动脉 10 mm)、C组(颈总动脉进线栓至颈内动脉 10 mm),每组 30 只。脑缺血 1。5 h再灌注 24 h后,采用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小鼠脑缺血部位并计算缺血面积,通过Longa评分评估小鼠神经运动功能,通过抓力实验评估小鼠的前肢力量,通过游泳实验评估小鼠的体力,伊文思蓝染色测定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通过计算脑含水量评估脑水肿程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TTC染色结果显示 3 种方法造成小鼠大脑梗死的区域及面积有所不同,A、B组在梗死面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梗死面积相较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未发现梗死区域。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A、B、C 3 组结果相比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nga评分中B、C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相较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肢抓力实验中仅A、C组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泳实验B、C组游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相较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文思蓝染色、脑含水量以及HE染色发现相比于A、B组,C组所造成的脑缺血对小鼠脑损伤更严重。结论 3 种线栓法脑缺血模型造成小鼠大脑不同脑区的缺血,且小鼠皮质缺血更容易造成运动功能障碍。

    线栓法模型脑缺血脑区行为学小鼠

    大学生初次航海实习晕动病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小鄂姚乃心陈卓李伟红...
    606-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某校本科学员初次航海实习时的晕动病发生情况,并探讨性别、中医体质、心理因素、晕动病易感性与航海晕动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抽取某校 120 名大二学员,使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简版贝克抑郁问卷量表(BDI-SF)、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和修改版晕动病易感性问卷(mMSSQ)进行问卷调查;在第一次进入风浪海域时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表格对其晕船不适感进行评估。结果 共 104 人完成问卷评估,学员体质以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为主,不同体质间的航海晕动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 16 人(15。3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抑郁与晕动病易感性、焦虑高度相关(P<0。01)。56 人(53。85%)对于晕动病高度易感。在第一次进入风浪海域时,所有学员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晕动不适感,女性明显强于男性(P<0。01),其中有 54 人发生了晕动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1),抑郁状态者发病率高于无抑郁状态者(P<0。01)。性别、阳虚质、抑郁程度、晕动病易感性与晕船不适感显著相关(P<0。05),可作为航海晕动病的预测因素。结论 大学生初次航海实习时的晕动病发病率较高,需着重关注女性、阳虚质、抑郁、焦虑及晕动病易感性较高的学员。

    航海实习晕动病中医体质焦虑抑郁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在骨关节炎中的表达差异及其遗传相关性分析

    黄维卢炜夏小鹏李南...
    612-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1(ACAT1)在骨关节炎(OA)中的表达差异及其遗传相关性。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分析ACAT1 在OA患者滑膜组织和OA小鼠滑膜组织中表达情况。构建小鼠OA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验证OA模型构建情况,并通过RT-PCR检测ACAT1 的表达。通过全基因组遗传相关性分析剖析ACAT1 高度协同作用基因。结果 ACAT1 在OA患者滑膜组织和OA小鼠滑膜组织中表达下调;ACAT1 在不同品系BXD和BXH RI小鼠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呈线性变化趋势,提示ACAT1 基因表达变化属于典型数量遗传性状,受多因素调控。约500 个基因与ACAT1 基因遗传相关性呈高度相关(P<0。05),其中包括一系列与细胞膜的结构、细胞间的连接与信号通路、基因转录调控和蛋白质稳定性等相关的基因。结论 ACAT1 可以作为治疗OA的新靶点。

    骨关节炎胆固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遗传相关性分析

    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在胃肠息肉治疗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李欢李鹏瑶唐金莉荣加...
    618-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在胃肠息肉治疗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106 例胃肠息肉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胃肠息肉治疗患者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心理状态和护理依从性间的相关性。探究胃肠息肉治疗患者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状态和护理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剔除无效问卷 4 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 102 份,有效回收率为 96。23%。存在家族史者护理依从性得分高于无家族史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状态中抑郁与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护理依从性呈负相关(r=-0。786,P<0。001;r=-0。559,P<0。001;r=-0。791,P<0。001),焦虑与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护理依从性呈负相关(r=-0。825,P<0。001;r=-0。580,P<0。001;r=-0。829,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心理状态(抑郁、焦虑)作为直接效应对胃肠息肉患者护理依从性的作用无影响(P>0。05),通过中介效应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对护理依从性产生影响(P<0。05)。结论 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与胃肠息肉治疗患者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间具显著相关,心理状态可通过影响患者心理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最终影响护理依从性。

    胃肠息肉心理韧性领悟社会支持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

    微调平衡三号方对食管癌调强放疗患者疗效的影响

    徐小雨邢益阳张乐裕高立...
    624-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调平衡三号方对食管癌调强放疗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2 月至 2022 年 3 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 78 例食管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9 例。2 组均接受调强放疗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微调平衡三号方治疗。2 组治疗时间均为 3 个月。对比 2 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生存质量(QLQ-C30)量表评分以及不良作用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率(89。74%)比对照组(71。79%)高(P<0。05)。治疗后,2 组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2 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 组QLQ-C30 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2 组Ⅰ~Ⅳ级放射性食管炎、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调平衡三号方治疗食管癌调强放疗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

    微调平衡三号方食管癌调强放疗不良作用免疫功能生存质量

    盐酸度洛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COPD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曹海燕储祥健陈龙
    629-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度洛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22 年 9 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COPD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度洛西汀 40 mg/d(20 mg/次,2 次/d),观察组在给予盐酸度洛西汀的同时服用坦度螺酮 30 mg/d(10 mg/次,3 次/d)。连续治疗 8 周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焦虑及抑郁程度,检测患者肺功能指标、神经递质分泌水平,统计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5。12%(39/41)、78。05%(32/41),且观察组治疗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HAMD、HAMA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2 组患者治疗后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及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FEV1、FEV1/FVC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4。39%(10/41)、14。63%(6/4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度洛西汀联合坦度螺酮提高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提高神经递质分泌水平,改善焦虑及抑郁程度。

    盐酸度洛西汀坦度螺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虑抑郁

    梅花针技术防治复杂性肛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康静依梅祖兵杜培欣
    634-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梅花针技术防治复杂性肛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行复杂性肛瘘手术的 13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梅花针技术加术后常规护理)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每组各 66 例。比较 2 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程度、排尿困难发生率、住院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0 min及治疗后 2 h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性肛瘘术后采用梅花针技术治疗可有效防治早期并发症,减轻疼痛,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患者住院满意度较高。

    梅花针技术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

    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黄乙勇符凯洪聪朱立宁...
    638-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 12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治疗,研究组采用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比较2 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指标,术前、手术当天与术后 12 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 12 周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 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术后当天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升高,术后 12 周的VAS评分与术前和术后当天比较均降低(P<0。05),术前、术后当天、术后 12 周 2 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与桡侧扇形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有良好的愈合效果,但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疗效更好,可有效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闭合复位内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置针闭合复位桡侧扇形克氏针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