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对外经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

索伶俐

月刊

2095-3283

hljfert@vip.163.com

0451-58819883(投稿)58819088(主任)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165号

对外经贸/Journal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CHSSCD
查看更多>>为适应期刊全球化发展形势,满足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期盼, 2011年6月8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499号文件正式批准,《黑龙江对外经贸》杂志更名为《对外经贸》,更名后的刊号为CN23-1578/F,国际刊号为ISSN 2095-3283,由地方性刊物跻身为国家级刊物。2012年1月《对外经贸》杂志第1期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对外经贸》杂志的前身为《黑龙江对外经贸》,创刊于1987年,由黑龙江省商务厅主管,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联合主办,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创刊25年来,得到国内外众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与厚爱,在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拥有广泛、稳定、层次较高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具品牌价值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之一。《对外经贸》办刊宗旨:宣传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反映国内外经贸动态,传递经贸知识与信息,交流商务工作经验,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499号文)。 《对外经贸》主要栏目:专家视角、国际贸易、中俄经贸、世界经济、投资与合作、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经贸实务、商务交流、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对外经贸》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贸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图书情报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管理营销指南、独特的学术视野及全新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度诠释国内外重大经贸政策,解读经贸制度变革,前瞻时局走势。《对外经贸》办刊目标:秉承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品格,全方位追踪国内外重大经贸动态,研讨学术前沿。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经贸实证研究相结合,权威性、可读性、学术性、实践性相统一。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读者,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心全意服务决策、服务企业、服务学术研究。《对外经贸》编辑团队:现拥有一支以研究生学历为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编辑阅历丰富的工作团队,经历25年磨砺,已拥有成熟的编辑思想、科学的办刊模式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主编索伶俐携《对外经贸》编辑部团队将继续发扬服务奉献精神,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不辜负您的厚爱与期望。编辑部全体员工向长期以来对我刊工作给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并衷心希望您一以贯之地为《对外经贸》杂志发展不吝赐教,真诚支持与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研究

    张昊捷张东伟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规模较大,出口国家较多;计算广东省农产品TC、MS、RCA指数,并利用熵权法作综合排名分析,得出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综合排名,从五个方面提出提高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广东省出口现状出口竞争力指数对策建议

    数字经济下企业数据资产的管理研究

    杨彩虹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催生了数据资产,使得数据资产的管理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数据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对数据资源的管理,更是对企业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有效利用和管理数据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应对日益复杂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之一.为了有效管理数据资产,企业需要构建和优化数据资产管理体系、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和定位的技术平台和工具、科学核算和评估数据资产价值、完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通过综合而有效的管理策略,企业才能最大化其数据资产的价值,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数据资产资产管理

    数字经济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李美霖
    61-6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字经济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为研究主体,通过梳理国内外数字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探讨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与现实意义,以及在创新需求视角和冗余资源视角下,其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厘清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企业创新驱动的路径,并提出展望,对利用数字技术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数字经济企业创新文献综述

    数字经济赋能吉林省消费升级路径研究

    刘楠李奇虹刁苹萍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在激发市场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应用平台和丰富的消费场景、创造增量的消费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供求平衡理论为基础,明确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在理清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吉林省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构建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加快提升数字消费供给质量、加快推进数字消费需求升级、深化发展乡村消费市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消费治理升级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吉林省消费升级路径.

    数字经济消费升级影响机制供需动态平衡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研究——基于贵州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方文婷袁智慧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交融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推动数实融合发展是贵州的重要战略.基于贵州2013-2022年面板数据,构建20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协调模型对两个系统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贵州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递增趋势,两个系统已达到高水平耦合阶段,说明贵州数实融合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贵州继续实现数实融合发展既要保证优质产业的持续发展,也要突破障碍度较大指标的发展,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贵州省

    数字经济背景下玉米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

    苗雨君黄盼盼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玉米全产业链实现创新发展,需要产业转型升级对产业链上下游价值再造,对产业链上、中、下游进行数智化转型升级.玉米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面临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难以价值化、全产业链数字化技术应用困难、玉米全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引机制不足等诸多难题,应创新产业链和价值链,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数智化赋能,全智能、全链条、全维度形成生态链,延长玉米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玉米全产业链,实现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健康发展.

    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

    杨洋张志刚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如何更好赋能微观企业是当前数字金融体系与实体企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议题.选取 2011-2022 年沪深A股企业数据,运用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综合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实证检验数字金融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和环境双绩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绩效水平.进一步在机制检验中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且数字金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存在产权和地区差异性.研究丰富了数字金融与实体企业有效融合的相关理论,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决策参考.

    数字金融财务绩效环境绩效融资约束可持续发展绩效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民俗特色商业街游客回游意愿分析

    杨英英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游意愿是游客在对旅游景区初体验的基础上,结合感知度、满意度等对旅游景区再次回游的意愿感知,是通过视听嗅觉及思维活动的主观感受.对民俗特色商业街旅游初体验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了游客的回游意愿及推广度.研究以白鹿仓民俗特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使用描述性分析、决策树模型等方法对白鹿仓民俗特色商业街游客回游意愿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被调查者对民俗街区的文化底蕴较为感兴趣,就游客关注的物价、古装表演、游玩方式、停留时间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提升游客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民俗特色民俗文化回游意愿决策树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与旅游路径开发

    陈佳佳王宝庆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开发对推动非遗资源的空间优化发展,创新非遗和旅游融合模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rcGIS分析新疆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新疆 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新疆非遗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以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类为主,传统技艺类非遗资源的空间集聚程度最高;新疆整体非遗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态势,在区域分布上呈现"三区多核"的空间分布结构;景区所在区域内非遗资源数量丰富且距离城市中心越近的旅游景区,其缓冲区内的非遗数量越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空间分布旅游开发

    基于PLS-SEM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形成路径研究——来自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实证研究

    石丽曹倬衔杨莹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建设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核心内容.从游客的视角建立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感知质量、品牌体验、品牌感知价值和品牌忠诚五个构成要素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模型,并对大理洱海生态廊道的游客进行调查,收集了482 份有效问卷,建立了基于PLS-SEM的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品牌资产路径模型,发现品牌资产各构成要素对品牌忠诚的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品牌感知质量、品牌知名度、品牌体验、品牌感知价值,提出了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建议.

    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PLS-SE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