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对外经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

索伶俐

月刊

2095-3283

hljfert@vip.163.com

0451-58819883(投稿)58819088(主任)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165号

对外经贸/Journal Heilongjiang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CHSSCD
查看更多>>为适应期刊全球化发展形势,满足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期盼, 2011年6月8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499号文件正式批准,《黑龙江对外经贸》杂志更名为《对外经贸》,更名后的刊号为CN23-1578/F,国际刊号为ISSN 2095-3283,由地方性刊物跻身为国家级刊物。2012年1月《对外经贸》杂志第1期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对外经贸》杂志的前身为《黑龙江对外经贸》,创刊于1987年,由黑龙江省商务厅主管,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联合主办,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创刊25年来,得到国内外众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与厚爱,在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外经贸企业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中拥有广泛、稳定、层次较高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具品牌价值的贸易经济类学术期刊之一。《对外经贸》办刊宗旨:宣传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反映国内外经贸动态,传递经贸知识与信息,交流商务工作经验,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499号文)。 《对外经贸》主要栏目:专家视角、国际贸易、中俄经贸、世界经济、投资与合作、区域经济、社会关注、经贸实务、商务交流、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对外经贸》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贸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图书情报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管理营销指南、独特的学术视野及全新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度诠释国内外重大经贸政策,解读经贸制度变革,前瞻时局走势。《对外经贸》办刊目标:秉承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品格,全方位追踪国内外重大经贸动态,研讨学术前沿。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经贸实证研究相结合,权威性、可读性、学术性、实践性相统一。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读者,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心全意服务决策、服务企业、服务学术研究。《对外经贸》编辑团队:现拥有一支以研究生学历为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编辑阅历丰富的工作团队,经历25年磨砺,已拥有成熟的编辑思想、科学的办刊模式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主编索伶俐携《对外经贸》编辑部团队将继续发扬服务奉献精神,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努力打造特色、精品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不辜负您的厚爱与期望。编辑部全体员工向长期以来对我刊工作给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并衷心希望您一以贯之地为《对外经贸》杂志发展不吝赐教,真诚支持与帮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体育赛事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吴启存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发展乡村体育和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乡村体育赛事旅游更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发展乡村体育赛事旅游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价值,能够促进产业兴旺,推进生态宜居,带动乡风文明,助力治理有效,助推生活富裕."村超"赛事引发的旅游热为乡村体育赛事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推进文体融合,突出全民参与,加强数字赋能,坚持人才为本.

    乡村振兴体育赛事旅游村超经验

    共生理论视角下"普惠+绿色"金融模式研究

    周孟亮唐天乐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能够加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共生理论引入到金融体系融合研究中,以金融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针对"普惠+绿色"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建设共生单元、构建共生模式、塑造共生环境三条路径,以期通过统筹协调二者的发展布局,建立新的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在理念、管理模式、服务群体、业务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整合,促进"普惠+绿色"融合发展.

    普惠+绿色共生理论融合发展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

    戴薇王晓云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还可以帮助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绩效,但企业也会面临财务风险.鉴于此,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按照财务活动环节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这些风险,提出相关防范措施,希望能为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提供参考.

    数字化转型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数字经济

    邮储银行服务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马丽斌郭册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邮储银行服务数字乡村建设是落实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邮储银行在服务数字乡村建设中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邮储银行结合自身禀赋优势,在结合地区优势,因地制宜施策;丰富金融服务,推进产品创新;强化数据赋能,提供精准服务;发挥协同优势,拓展服务广度;构建金融场景,增强客户黏性;完善信用体系,做好风险防控等六个方面发力,更好地服务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乡村邮储银行金融服务数据应用金融场景

    我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规制

    许康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金融市场国际化深入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金融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境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制中,各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从法律层面、法规、规章层面分析我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立法现状,就我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在规制方面、适用方面、安全评估方面以及权利救济方面,提出我国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完善路径:科学合理设置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限制,完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制度,积极开展金融数据方面的国际合作,加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权利救济机制建设.

    数据跨境流动金融数据数据主权法律规制

    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思考

    赖龙辉陈庆海
    114-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的背景下,利用 2017-2021 年 193 家A股人工智能板块企业的财务数据,基于系统GMM模型实证考察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府补助对其亦有显著促进作用.应采用加强财税政策顶层设计、强化财税政策导向、加大财税政策执行力度、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激励作用、推进突破性人工智能创新成果产出等财税政策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系统GMM

    信息化时代新能源企业业财融合实施途径研究

    杨国莉段梦燕
    118-120,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降低财务风险,避免信息孤岛问题造成决策失误,我国大力推进业财融合,将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相结合,实现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新能源企业为例,探讨新能源企业推进业财融合的意义,分析企业传统财务思维模式需要转变,部门之间沟通成本过高,财务信息共享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内部缺乏综合型人才等问题.提出加强对业财融合的准确认知,完善企业财务信息共享体系,加强业务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加强综合型人才培养,优化知识结构等企业推进业财融合路径.

    业财融合新能源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实施途径

    思政元素融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李辉唐明天李徐璐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有机融入,是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元素、素材、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的教学设计,采用因地制宜法、情境导入法、案例嵌入法、比较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运用中,把握融入原则和融入的效果,实现思政教育精准与课程内容无缝对接,达到课程思政教学最佳效果.

    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教学设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数字经济背景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探索——以江汉大学为例

    王琼肖华东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机构不可忽视的趋势,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剖析数字经济背景下金融人才需求变化,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掌握金融科技、具备创新思维和跨界能力、极具风险意识和数据安全意识的金融人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在人才培养中应注重跨学科、跨专业合作提升学生数字技术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借助科教、双创融合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刘宇蔡宇轩罗书翰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时刻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这对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背景,根据CIPP模型设计问卷,运用SPSS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维度分析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以及过程评价均正向作用于结果评价,此外背景评价还正向作用于输入评价和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正向作用于输入评价.基于此,提出质量提升路径:推动数字经济下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新商科人才培养标准的数字化变革、推动新商科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高校新商科师资队伍建设.

    数字经济新商科人才培养SPSSCI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