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霍丽华

双月刊

1001-7011

hdxb@vip.sohu.com

0451-86608818

150080

哈尔滨市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准二维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中的相调控研究

    刘少威战宏梅秦川丽秦川江...
    379-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凭借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易于制备的特点,近年来在光电子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革命性新型光电半导体材料.准二维钙钛矿作为其中一类重要材料,具有可调的光物理性质,包括更高的激子结合能、多重量子阱结构、自然级联能量漏斗和带隙可调性,这使其成为有前途的下一代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侯选材料.调控准二维钙钛矿的相分布是实现高效钙钛矿LED的关键.本文基于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深入讨论了通过精准调控相分布实现高效准二维钙钛矿LED的策略和应用.

    准二维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相调控有机配体

    均值回归OU过程驱动的具有有限Markov链和Lévy跳的随机Gilpin-Ayala模型的动力学研究

    高蒙艾晓辉
    39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均值回归OU(Ornstein-Uhlenbeck)过程驱动的具有有限Markov链和Lévy跳的随机Gilpin-Ayala模型,并研究了该随机Gilpin-Ayala模型的渐近行为.首先,选用适当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随机Gilpin-Ayala种群模型全局解的存在性;其次,证明了随机Gilpin-Ayala种群模型解的矩有界性;再次,证明了随机Gilpin-Ayala种群模型解的平稳分布的存在性;最后,证明了随机Gilpin-Ayala种群模型的灭绝性.通过例子和数值模拟图验证了理论结果.

    随机Gilpin-Ayala模型OU过程平稳分布灭绝性

    MS-DFM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在股市周期识别中的应用

    杨柳刘鑫马维军袁超凤...
    406-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已有的马尔科夫转移动态因子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参数估计方法——两步最大期望(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法,通过对马尔科夫转移动态因子模型进行重新参数化,将其转换为混合动态因子模型,并将因子与状态均视为潜变量,利用EM算法实现对重新参数化后的参数以及因子得分的估计.将因子得分视为已知数据、状态视为潜变量,针对每个因子序列建立马尔科夫转移自回归模型,利用EM算法对依状态变化的截距项和自回归系数进行估计,并对状态与拐点进行识别.通过数值模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将该模型与估计方法用于我国沪深股市股票数据分析中,对股市行业周期进行度量和识别.

    马尔科夫转移模型动态因子模型马尔科夫转移动态因子模型EM算法

    锰钴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

    王月王添祎范雪琪郝少娴...
    417-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能因其清洁、高效、来源广泛,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能源之一.遗憾的是,铀矿石储存量有限,限制了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产生的含铀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从放射性含铀废水中提取和回收铀对于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必要的.本文以高锰酸钾(KMnO4)和氯化钴(CoCl2·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 2种锰钴尖晶石氧化物(CoMn2O4和MnCo2O4).通过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ry,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 BET(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测试对 2 种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分析,探究了溶液pH对2种材料吸附铀酰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oMn2O4吸附效果更好.因此,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轴溶液初始浓度对CoMn2O4吸附性能的影响.在298 K、pH=5的条件下,CoMn2O4对铀酰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229.06 mg·g-1.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的材料在从含铀废水中吸附铀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吸附CoMn2O4MnCo2O4

    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对人类细胞色素CYP1B1的抑制作用

    贾力维周蕾王振月王谦博...
    427-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乙氧基试卤灵作为底物,评估了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对CYP1B1的抑制作用.这些化合物对CYP1B1的抑制动力学通过逐步增加乙氧基试卤灵的剂量进行评估.抑制动力学结果显示,大黄酚(IC50(0.47±0.01)μmol·L-1)和大黄素甲醚(IC50(0.35±0.02)μmol·L-1)对 CYP1B1的催化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黄酚的Vmax和Km 值分别为(51.991 2±10.054 7)pmol·μg-1(protein)·min-1 和(0.966 3±0.298 7)nmol·L-1,而大黄素甲醚的 Vmax和 Km 值分别为(45.422 7±1.997 8)pmol·μg-1(protein)·min-1 和(0.436 7±0.038 6)nmol·L-1.动力学分析表明,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均具有混合性抑制作用.这种混合抑制主要表现为化合物能够竞争性地结合CYP1B1的活性位点,同时也可能通过非竞争性机制降低酶的催化效率.通过分子对接研究蒽醌衍生物与CYP1B1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蒽醌衍生物可能通过附着在酶的活性位点上抑制CYP1B1.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阻止CYP1B1的催化功能的能力揭示了它们的抗癌机制之一,有助于了解蒽醌衍生物结构和其CYP1B1抑制能力之间的联系,为开发新的癌症治疗药物做出探索.

    CYP1B1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蒽醌衍生物酶抑制剂

    一株野生乳孔硫磺菌Laetiporus cremeiporus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嘉鸣刘文琪段应策刘成伟...
    434-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采摘到一株野生硫磺菌子实体,经分离纯化培养后,利用分子生物学分析,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乳孔硫磺菌(Laetiporus cremeiporus,L.cremeiporus).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乳孔硫磺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最适pH为4.0,最适温度为20℃.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了正交实验,乳孔硫磺菌菌丝最适生长因子组合为葡萄糖、牛肉膏、pH 4.0、30 ℃,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为pH>温度>碳源>氮源.

    乳孔硫磺菌ITS序列分析生物学特性培养条件优化

    puuC基因过表达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发酵甘油生产3-HP的影响

    涂绣军田甜葛菁萍
    443-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高产3-羟基丙烯酸(3-hydroxypropionic acid,3-HP)的基因重组菌,从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HD79中克隆乙醛脱氢酶基因puuC,进行同源过表达,探究其对K.pneumoniae HD79甘油还原途径中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活性与3-HP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同源过表达puuC的重组菌株K.pneumoniae HD79-T,过表达 puuC 基因后提高 了 K.pneumoniae HD79 的 3-HP 生产能力.K.pneumoniae HD79-T 的 3-HP 最高产量为(2.05±0.03)g·L-1,比 K.pneumoniae HD79((1.47±0.02)g·L-1)提高了 39.46%.K.pneumoniae HD79-T中puuC基因、甘油脱水酶基因(dhaB)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基因(dhaT)的相对表达量较 K.pneumoniae HD79 分别提高 94.35、1.72 和 1.35 倍.K.pneumoniae HD79-T 中 ALDH、甘油脱水酶(Glycerol dehydratase,GDHt)和 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1,3-propanediol oxidoreductase,1,3-PDOR)的酶活性相比,K.pneumoniae HD79 分别提高了 27.40%、18.85%和5.10%.本研究构建的K.pneumoniae HD79-T提高了甘油还原途径关键酶ALDH的酶活性,是高效利用甘油发酵生产3-HP的前景菌株.

    肺炎克雷伯氏菌3-羟基丙酸乙醛脱氢酶过表达

    肠膜明串珠菌二鸟苷酸环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腾鑫于连升周渤森杨义...
    453-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osine monophosphate,c-di-GMP)可以调控细菌的生存优势,从而使细菌适应环境的改变.二鸟苷酸环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DGC)可以通过催化2个GTP分子合成c-di-GMP,虽然不同来源的DGC的催化功能类似,但是催化方式及调控通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表征新来源的DGC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n.mesente-roides)DRP105中的DGC序列为基础,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DGC含有5个开放阅读框和1个保守结构域,并且与Ln.mesenteroides CBA3607中含有GGDEF结构域的蛋白高度相似.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DGC是一种定位于细胞膜上的亲水蛋白,存在6段跨膜螺旋结构.结构预测结果显示,DGC含有3段保守序列,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组成,含有GGEEF结构域和Mg2+结合位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2个GTP分子与c-di-GMP的活性口袋稳定结合.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入探索Ln.mesenteroides DGC的催化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肠膜明串珠菌二鸟苷酸环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预测分子对接

    不同土壤pH对甜菜幼苗生长与光合参数的影响

    李珅源吕春华王堽耿贵...
    463-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甜菜H004品系为试验材料,设置9个不同pH水平(pH=5.0、6.0、7.0、7.5、8.0、9.0、9.5、10.0、11.0)探究甜菜生长的适宜pH条件.结果表明,甜菜幼苗株高、鲜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Intercellular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Ci)在酸性环境下降低,在碱性环境中(pH=7.5~9.5)升高,且各指标随着土壤pH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pH=9.5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甜菜在碱性环境中生长较好,pH=9.5是甜菜H004品系生长与进行光合作用的适宜条件,适度的碱性盐处理可以促进甜菜生长.

    甜菜pH光合作用生长指标

    基于改进SMOTE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研究

    王震佟志勇彭美华杨自恒...
    470-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入侵检测领域中网络异常样本难以捕捉所导致网络数据正负样本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少数类过采样法(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算法,该算法增加了更多具有边界信息的样本,以提升少数样本的数量.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少量数据进行过采样,实现数据平衡,将平衡后的数据输入机器模型以提高分类结果.在网络安全实验室-知识发现数据库(Network security laboratory-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NSL-KDD)数据集中使用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MOTE算法能够有效解决数据样本不平衡问题,相比于不做处理和传统SMOTE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F1-score),此模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入侵检测不平衡数据集人工少数类过采样法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