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钉支挡结构在地铁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刘盼李新斌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地铁12 号线某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施工方法,针对基坑开挖后边坡土体自稳能力降低、存在滑坡与垮塌风险的安全问题,依据力学平衡和数值模拟理论,采用平面滑动法和瑞典圆弧法,分别计算天然工况和土钉支挡工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以midas GTS NX数值模拟分析天然工况和土钉支挡工况下的边坡位移变化,并对杆体直径和喷射混凝土厚度等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杆体直径为22 mm、坡面混凝土喷射厚度为 150 mm的土钉支挡结构,边坡安全系数提高至 1.39,大于天然工况下的0.495;边坡的竖向位移控制在1.8 mm,小于天然工况下的5.7 mm,表明土钉支挡结构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增加土体滑裂面的抗滑力.

    边坡稳定性土钉支挡力学平衡数值模拟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阶段对地铁影响的预评估

    陈金培江俐敏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保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地铁的安全,结合坪山沙湖社区"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留用地12 号地块项目的工程条件、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基坑支护、开挖过程等工况进行模拟,评估基坑开挖各个工况对轨道交通设施的影响.结果表明:(1)拟建项目基坑与地铁隧道最近距离为8.4m时,地铁隧道最大侧移为2 mm,在地铁允许变形值范围内;(2)地铁埋深28.1 m,基坑开挖深度为14.1 m,地下水变化对地铁影响较小,地铁沉降最大值为1.7 mm,满足规范对变形值的要求;(3)提出的基坑支护方案满足现行地铁安全变形控制要求.

    基坑支护地铁数值分析地下渗流

    轨道交通车站客伤事件分析与管理策略

    陈美利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客伤特点,分析客伤事件的处置要点及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提升现场工作人员的客伤处置能力.通过对石家庄轨道交通2022 年整年客伤数据的分析,8 月份客伤数量占全年总数的 18.7%,客伤集中发生在换乘站及商业附近站点,51 岁以上中老年人扶梯客伤占比43%,按照时间、地点、乘客年龄、类别分别研究客伤的特点,进而分析客伤处理过程中的处理难点,针对扶梯摔伤、自身原因导致的客伤、车门/屏蔽门/闸机夹伤、站内摔伤等不同种类的客伤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客伤事件管理中的合理建议.

    轨道交通客伤处置防范措施

    基于富水砂卵石地层的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数值模拟

    祝李京
    138-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的基坑降水开挖始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利用Abaqus二维化的有限元模型来对基坑施工实施监测,并利用实验验证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坑外地表的沉降值对比实验中,模拟监测的数值和实际监测的数值误差维持在2%~5%之间,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对比实验中的误差则维持在10%左右.

    富水砂卵石地层基坑施工监测技术Abaqus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车辆独立安全评估实施方案

    王子煜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自动运行系统引入移动通信、人机交互等专业的前沿技术,是轨道交通主要发展目标之一.结合北京地铁11 号线全自动运行工程建设经验,从工程安全和风险管理角度介绍了全自动驾驶车辆的独立安全评估实施方案,以确保 11 号线车辆设备满足安全及风险管理的要求,并为全自动运行系统其他设备的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全自动驾驶车辆系统独立安全评估

    "双碳"背景下城市居民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包天雯周桂良卢迁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淮安市居民出行信息,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用熵权法得出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度排序.运用此方法对淮安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心理因素(34.689%)、候车时间(24.684%)和出行费用(21.571%).为淮安市城市道路运输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对策.

    "双碳"政策数据分析SPSS影响因素绿色出行

    交通大数据质量控制架构与清洗方法

    席加熠詹璐沈凯龙沈湘萍...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数据质量不足、难以支撑应用的问题,基于ISACA数据治理思想提出交通数据质量控制架构与清洗治理方法,从规范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访问性六个维度明确数据质量校验规则,给出人工与自动化结合的数据清洗方法论.经成都市的轨道交通刷卡数据验证,共识别出刷卡数据表中票卡类型不规范、数据传输不及时等11 项数据质量问题,并通过技术与管理双重手段校正90.9%的数据质量问题,后续传入的数据均符合要求.

    智能交通数据质量校验规则清洗方法

    网约车临时用户和长期用户出行行为影响机理

    李志成邓欣宇赵紫艳高语笛...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滴滴和优步等网约车平台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了新的选择,然而对于网约车使用频率不同的用户来说,往往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为了探索网约车临时用户和长期用户使用频次的影响机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网约车用户出行行为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探索网约车出行频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私家车、出行时刻、性别、职业、月收入和是否拥有网约车会员对网约车使用频次有显著影响.在拥有网约车会员的出行者中,63%为长期用户,而其中又有63%的长期用户没有私家车,可以看出大部分拥有网约车会员的长期用户将网约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

    网约车影响机理用户出行有序多元Logit分析

    机场地面运行效率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摆倩倩李志叶博嘉
    160-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机场地面运行效率,采用Arena软件建立机场运行系统离散仿真模型,加入动画仿真模块,结合SAS软件的数据分析与拟合功能设计三组仿真场景,分别验证改变跑道使用方式、改变拖车资源配置方式对地面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及未来运输需求快速增长时机场将面临的运行压力.结果表明,在双跑道隔离运行模式下出港平均滑行时间可缩短4 min左右;若采用双跑道混合运行,则出港滑行平均时间缩短约3 min.拖车配置方案调整后,航空器由于拖车资源限制导致等待时长超过5 min事件发生的平均概率减小18.5%.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测试机场当前保障能力可应对的交通增量,结果显示,航班增量达到60%时,航空器的进出港滑行时间明显增长.通过地面交通仿真评估为优化机场资源配置、最大化提升运行效率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机场地面运行效率跑道运行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交通增量Arena仿真

    考虑碳排放的公路交通通道选线方案优化——以河北乐亭为例

    贺娟刘志明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客货运均比较有代表性的滨海城市国省道交通流为例,从不同车型的污染物排放量出发,分析沿海干线公路交通流的车型组成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表明:特大货车、中型货车、小型货车主要分布在国道上,中小客车分布较为分散;国道小型货车、特大货车、中小客车污染排放最高,省道小型货车、中小客车污染排放最大;CO排放在各类公路中均占比最大;国道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均远大于省道.综上所述,提出从减少公路流量、减少行驶里程、提高车速三个方面出发优化临港地区公路选线方案,以期为国省道公路体系绿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从绿色发展角度为城镇周边过境公路的线路走向选择提供思考方向.

    碳排放公路通道货运减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