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大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

    虞朗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大公路桥梁具有建设规模大,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为了保证桥梁施工阶段的的安全,基于桥梁的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施工工艺的成熟度等评价指标,对桂林洛清江特大桥梁进行施工安全总体评估,明确重大风险源。最后,提出主要的控制措施,结合专家调查法,初步评估了该措施可将工程事故标准控制为1 级。

    大跨度刚构桥风险评估风险源预测

    大跨径桥梁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赵燕
    93-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合山西昕水河特大桥工程实际案例,根据工程现场条件,研究了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挂篮拼装施工、预压施工、行走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张拉、拆除以及合龙段施工等技术要点。结果表明通过全面把握各项工艺的落实,能够充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桥梁工程挂篮悬臂浇筑施工

    挤扩支盘桩在岩溶区桥梁中的应用及推广

    徐坚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技术在岩溶区桥梁中的应用及推广,依据根基原理的多支点端承桩基础设计,采用了挤扩支盘桩技术。通过充分利用挤扩土的压硬特征,构建了高效的多支点端承桩基础系统,提高了桥梁在岩溶地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实际项目中,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与设计优化,科学合理地设置支盘布局,以确保桥梁基础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稳定性。施工过程中,采用实时监测技术进行动态调控,确保挤扩支盘桩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项目实施后的实测数据表明,节约了约40%的施工时间,降低了约20%的施工成本。

    岩溶区桥梁挤扩支盘桩沉降

    曲线斜拉桥的关键设计参数分析

    杜永超
    102-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曲线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复杂,设计难度大,如果设计参数不合理,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提升曲线斜拉桥的设计质量,总结了曲线斜拉桥的基本特点,以S105 国道的地锚式独塔曲线斜拉桥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其桥塔、主梁、斜拉索、结构体系的设计参数,并建立桥梁计算模型,分析了曲线半径对扭矩的影响、塔跨比对索力的影响及主梁在不同风速下的位移,研究成果表明:独塔曲线斜拉桥在设计时需设置辅助墩或密索体系,优先选择塔梁固结体系,曲线半径尽量控制在 800 m以上。由于斜拉桥的塔跨比与索力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为了防止索力过大,塔跨比不宜过小。当斜拉桥所在区域风速>40 m/s,其主梁位移大,需进行加固处理。

    曲线斜拉桥设计方案设计参数力学行为抗风设计

    大跨度槽型钢混组合连续梁抗震性能

    陈国华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槽型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由于其自重较轻,相对于普通连续梁桥而言,抗震性能较弱,因此为了保证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状态稳定可靠,建立钢混组合梁连续梁全桥空间杆系三维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大跨度槽型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减隔震支座刚度、支座底部摩擦系数和阻尼比对钢混组合梁桥的桥墩底部弯矩和减隔震支座的最大变形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减隔震支座的屈服刚度和支座底部摩擦系数可以减小减隔震支座的变形,提高了主梁中墩墩底的弯矩值,而结构阻尼比的增大也能够提高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

    钢混组合连续梁桥抗震性能控制变量法隔震设计

    大悬臂宽幅混凝土箱梁横隔梁计算方法分析

    谢佳妮
    112-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悬臂宽幅混凝土箱梁横隔梁的计算分析方法,参照现有混凝土宽箱梁横隔梁计算模式,研究横隔梁杆系单元模型的简化建模方法,重点针对横隔梁两侧的加腋和顶底桥面板的计算长度进行分析,分别取0~10 倍顶底板厚度的计算长度,并结合midas Civil分析横隔梁顶部主拉应力和最大负弯矩,探求该类型箱梁断面的最佳顶底桥面板计算长度取值。同时采用Abaqus三维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对比杆系单元模型的计算结果,验证建模方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大悬臂宽幅混凝土箱梁横隔梁计算时,断面纵向两侧取4 倍顶底板厚度的计算长度最为合理,相对于常规混凝土宽箱梁横隔梁计算方法支座处横隔梁顶部主拉应力减小了7。8%,结果更加安全;根据对比可知,采用该计算方法建立的大悬臂宽幅混凝土箱梁杆系单元横隔梁模型结果与实体模型计算结果基本接近,横隔梁横向主应力和主拉应力仅分别增加了7。7%和2。7%。

    大悬臂宽幅混凝土箱梁横隔梁Abaqus杆系模型

    基于PLAXIS 3D的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张蓓陈晓艳王玲张琳...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参数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以柳埠隧道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支护强度和不同开挖进尺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隧道围岩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与隧道的支护强度成负相关关系,与隧道的开挖进尺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隧道围岩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最大值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出结论:在研究范围内,衬砌强度增加,对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最大值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加,开挖进尺增加,对隧道拱顶沉降最大值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加,对隧道周边收敛最大值的影响强度逐渐减弱。

    围岩变形数值模拟隧道安全

    浅埋暗挖隧道地层变形情况与超前注浆技术分析

    陶胜强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深孔注浆技术以及超前小导管注浆对浅埋暗挖隧道底层变形情况的影响,以兰州地铁1 号线马滩站—土门墩站浅埋暗挖隧道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依托于实际工程情况,采用数值模拟与分析的方式,对隧道断面开挖注浆后底层的位移、变形情况进行对比。可知注浆前后隧道拱顶最大沉降量分别为 22。59 mm、16。65 mm;隧道拱底隆起高程分别为40。00 mm、14。24 mm;隧道拱腰左侧由左向右的位移数值为 21。07 mm、18。18 mm;右侧由左向右的位移数值为 18。54 mm、10。30 mm。基于实际工况验证了深孔注浆技术以及超前小导管注浆对暗挖浅埋隧道的加固效果。

    浅埋暗挖隧道地层变形超前注浆技术深孔注浆

    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设计要点

    邓文珊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深圳地铁6 号线光明新城站为例,对不同水源情况下标准高架地铁站的消防给排水设计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两路水源、单水源及无水源条件下的给水系统、消防系统所采用的供水方案,并总结废水排水、雨水排水的设计要点及创新点。车站小型商铺区(总建筑面积<1 000 m2)采用了局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扩展讨论车站主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要件。

    高架车站水源消防水池喷淋局部应用系统设备管道夹层

    淤泥质地层地铁站深基坑施工过程变形规律分析

    赵月李贵阳秦龙飞
    129-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淤泥质地层具有水量大、高触变性、强度低等特性,该地层中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坑变形过大、失稳等问题。为此,以南京地铁大校场站为依托,通过在基坑周边布设监测点,获得了基坑动态施工过程中支护桩桩顶垂直位移、横向位移以及内支撑轴力规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基坑模型,模拟了基坑施工过程,对比监测结果与数值结果,以验证三维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比土体HS本构和HSS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明确了更适合软土地层基坑开挖分析的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顶垂直、横向位移均随施工过程逐渐增大,累计位移均在预警值范围以内;HSS能更好地反映淤泥质土小应变范围内特性,更适合淤泥质土层基坑分布开挖的变形特性分析。

    淤泥质土层地铁车站现场监测有限元模拟受力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