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李芳

月刊

1002-4107

hljjy-gj@126.com

0451-86608263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Journal Heilo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教评估研究为重点,探索我国高教评估理论与方法,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校本研究,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老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王静秋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推广。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指导下,"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巩固提高"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分配了相互独立且关联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螺旋上升。文章以"工程图学"课程的"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授课为例,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

    布鲁姆教育目标混合式教学工程图学

    过程重构与方法选择:基于整合教学法的高校课堂教改探究

    麻勇爱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合教学法包容性强并可实现自我演进,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解决课堂教学缺乏活力的问题,引导教师走出教改困局。整合教学法的课堂教改因势利导,以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发挥教师优势,根据学生情况与具体情境,围绕教学目标适应性重构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分割落实教学任务、模块化设计教学环节,采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整体提升。

    整合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张国财赵博张杰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继"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又一国家战略规划,其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以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对象,从优质生源选拔机制、校内外实践教师管理队伍建设、课程授课方式与考核评价、专业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专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衔接、专业硕士质量培养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在林学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双一流林业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草学硕士研究生混合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毛培胜李曼莉杨春华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受到广泛关注,但如何建设符合研究生教学特点的混合课程则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针对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硕士研究生课程——"牧草与草坪草种子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为主要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建设,拓展线上教学资源,利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改善课堂教学的质量、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探索出适宜于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混合课程研究生草学种子学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育人模式研究

    侯天顺郭鹏斐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土木工程研究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分析研究生实践能力薄弱的原因,提出了三点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措施:在校企合作层面,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企业实践增强研究生学科认知,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凝聚科研力量,形成良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双导师制引导育人层面,建立双导师分工协作制度,完善校外导师考核与激励方案,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在实践能力评价层面,围绕培养实用型工程人才,构建与实践能力挂钩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强化实践过程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学习。

    研究生培养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推进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为例

    周彬于刚王鸿鹏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所面临的新挑战,参考中、美、欧洲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结合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兴产业需求,提出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应具有交叉学科、创新能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沟通能力、数学能力、经济素养等17种能力。其次提出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应从传统的"重知识和工具讲授"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重能力培养"的以学为中心。最后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和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能力培养

    手机APP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侯彦杰戴冰琪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机APP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与交互性,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文章针对目前手机APP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发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类APP覆盖率与吸引力低,手机APP传播内容庞杂、信息良莠不齐等问题,通过着力研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型手机APP、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类手机APP的推广、加强对手机APP传播内容的监督和管控等方式,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手机APP的育人功能。

    手机APP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探索

    倪晗刘彩钰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界定课程思政概念并分析其研究现状基础上,基于OBE理念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评价主体模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以期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参考。

    教育效果评价课程思政OBE理念高校

    提升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的应用实效探讨——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张春花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讨论式教学法,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代际特征的整体变迁,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应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及要求主要包括:"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原则,要求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原则,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讨论模式与讨论主题契合"原则,要求恰当选择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结果明确"原则,要求讨论结果正确性与启发性并存。

    讨论式教学法应用思想道德与法治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与实施的探索

    张宏炜张琳赵志信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提炼,挖掘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并与其专业内容有机结合,力求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发挥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设的引领作用。

    专业课程"数字信号处理"思政元素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