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月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饲用添加复合酶制剂的低磷、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氮、磷代谢的影响

    韩强李奎陈洁梁霜...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饲用添加复合酶制剂的低磷、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氮、磷代谢的影响,试验将初始体重为(32.19±1.33)kg、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48头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用8%的双低菜粕和9%的黄酒糟替代基础日粮中18%的豆粕、同时添加氨基酸和复合酶制剂的试验日粮(饲料粗蛋白含量降低2%,有效磷含量降低0.1%),预试期7 d,饲养试验时间为46 d,代谢试验时间为7 d,比较两组的生产性能(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氮、磷代谢情况[食入氮(磷)、粪氮(磷)、尿氮(磷)、总排氮(磷)、沉积氮(磷)、氮(磷)表观消化率、氮(磷)利用率].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生产性能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均略有提高;与对照组比,试验组的尿氮降低了 58.36%,总排氮量降低了44.35%,均差异显著(P<0.05);氮利用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粪磷和总排磷量均降低了 40.15%,差异极显著(P<0.01);磷表观消化率和利用率均提高了 21.50%,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用添加复合酶制剂的低磷、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氮、磷排泄量,改善机体对氮、磷的消化和利用.

    生长猪双低菜粕低磷日粮低蛋白日粮黄酒糟氮、磷代谢

    不同剂型茶树油对反复冻融后北京鸭肉品质的影响

    邓钰蓱李阳马淑慧马吉飞...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剂型茶树油对反复冻融后北京鸭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60只1日龄北京鸭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液态组、固态组和对照组,液态组在饮水中添加0.6 mL/L的液态茶树油添加剂,固态组在日粮中添加0.6 g/kg的固态茶树油添加剂,对照组不添加茶树油,试验期45 d,试验结束后,按常规方法屠宰肉鸭,每只肉鸭取新鲜鸭腿一只,按组别分别反复冻融1,3,6,9次,测定各组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水分(失水率、系数力、拿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各组鸭肉的TBARS值、失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均大体呈现升高的趋势,系水力、拿破率、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均大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在冻融不同次数后,固态组与液态组鸭肉的TBARS值、失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均低于对照组,系水力、拿破率、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均高于对照组;液态组鸭肉的TBARS值、失水率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均低于固态组,系水力、拿破率、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均高于固态组.其中固态组鸭肉的TBARS值仅在冻融6次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液态组鸭肉的TBARS值在冻融1次和6次后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冻融9次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冻融1次后极显著低于固态组(P<0.01).固态组鸭肉的失水率在冻融1次、3次和6次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液态组鸭肉的失水率在冻融1次和3次后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冻融6次和9次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同冻融次数固态组和液态组鸭肉的失水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固态组鸭肉的系水力仅在冻融1次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液态组鸭肉的系水力在冻融1次和3次后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冻融6次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固态组鸭肉的拿破率在冻融1次、3次和9次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液态组鸭肉的拿破率在冻融1次、3次和9次后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冻融1次和3次后均显著高于固态组(P<0.05).液态组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在冻融3次后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冻融1次和6次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冻融3次后极显著高于固态组(P<0.01),在冻融1次后显著高于固态组(P<0.05).固态组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在冻融1次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冻融3次和6次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液态组鸭肉肌原纤维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在冻融1次、3次和9次后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冻融6次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冻融3次后极显著低于固态组(P<0.01),在冻融9次后显著低于固态组(P<0.05).说明茶树油作为一种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对反复冻融后的北京鸭肉品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液态剂型的效果优于固态剂型.

    茶树油北京鸭TBARS值保水性肌原纤维蛋白

    姜厚朴中和厚朴酚的提取及抑菌效果研究

    邬佳莉朱茂银任胜杰侯明鹏...
    115-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离姜厚朴中的单体化合物和厚朴酚,并探究其抑菌效果,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筛选色谱条件,以保留时间、色谱图及标准曲线进行分离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提取得到的和厚朴酚运用K-B纸片法对9种微生物进行抑菌圈直径的测定,将筛选得到的对和厚朴酚敏感的菌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以乙酸乙酯-石油醚(5∶5,V∶V)为最佳萃取条件,甲醇-0.5%甲酸水(80∶20,V∶V)等度洗脱为最佳色谱收集条件.结合保留时间和色谱图,确定收集物为和厚朴酚单体化合物,绘制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15×107X+5.91×104,R2=0.998,线性范围为0.001 6~1 mg/mL,计算得到收集的和厚朴酚单体化合物纯度为85.1%.药效学评价和厚朴酚对大肠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抑制作用,对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抑制圈直径分别为(15.00±0.16)mm、(17.00±0.20)mm、(19.00±0.23)mm,MIC、MBC 分别为 375.00,93.75,187.50 μg/mL 和 750.00,375.00,375.00 μg/mL.说明本试验提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和厚朴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姜厚朴高效液相色谱和厚朴酚抑菌试验萃取条件定性定量分析

    白术多糖对南海麻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影响

    师调调陈家雪陈俊良龚美玲...
    121-128,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白术多糖对南海麻黄鸡免疫马立克氏病疫苗后的影响,试验将16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南海麻黄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马立克氏病疫苗组、白术多糖组和马立克氏病疫苗白术多糖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预试1周后对照组和马立克氏病疫苗组只饲喂基础日粮,白术多糖组和马立克氏病疫苗白术多糖组在基础日粮中按体重添加200 mg/kg的白术多糖;马立克氏病疫苗组与马立克氏病疫苗白术多糖组均在8日龄和15日龄肌肉注射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对照组与白术多糖组未进行免疫.于试验开始前和开始后的第7,14,21,28天试验鸡以重复为单位称重,计算日增重,同时于试验开始后的第7,14,21,28天采集脾脏、胸腺、法氏囊、新鲜血液,分析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制作切片观察第14,21,28天时的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β(1L-1β)、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表明:试验第28天时,白术多糖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马立克氏病疫苗白术多糖组的法氏囊指数也高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组;白术多糖组与马立克氏病疫苗白术多糖组脾小结直径增大,且试验第21天时马立克氏病疫苗白术多糖组脾小结直径显著大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组(P<0.05).第28天时白术多糖组淋巴滤泡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马立克氏病疫苗组比较,马立克氏病疫苗白术多糖组鸡血清中TNF-α、IL-2、IFN-γ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L-1β含量降低;白术多糖组和马立克氏病疫苗白术多糖组全期日增重均大于对照组和马立克氏病疫苗组,且白术多糖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白术多糖能够促进南海麻黄鸡免疫器官组织发育,增强免疫细胞分泌IL-2、TNF-α、IFN-γ的能力,对免疫马立克氏病疫苗后的雏鸡在免疫机能和生长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白术多糖南海麻黄鸡免疫器官指数马立克氏病疫苗细胞因子

    氯胺酮复合赛拉嗪用于小熊猫短效复合麻醉的效果观察

    郑应婕江志黄淑芳应志豪...
    129-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寻适合小熊猫的短效麻醉方案,试验使用氯胺酮和赛拉嗪对杭州动物园内16只成年小熊猫进行肌肉注射,分别统计雌雄小熊猫两种药物的剂量及麻醉各阶段的持续时间,通过评分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该麻醉方案对麻醉期间小熊猫生理参数(心率、呼吸频率和肛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6只小熊猫平均用药剂量为氯胺酮8.85 mg/kg,赛拉嗪2.93 mg/kg;平均诱导麻醉时间为6.38 min,维持麻醉时间为19.94 min,苏醒时间为24.31 min;不同性别小熊猫的用药量及麻醉各阶段的持续时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16只小熊猫的平均诱导麻醉质量评分为3.75分(满分为4分);维持麻醉期间平均镇痛质量评分为2.88分(满分为3分),平均镇静质量评分为2.94分(满分为3分),平均肌松质量评分为2.88分(满分为3分);平均苏醒质量评分为3.50分(满分为4分).麻醉期间小熊猫的心率呈现一过性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麻醉25 min后,心率趋于平稳;小熊猫的呼吸频率在5~20 min内较为稳定,接近苏醒时,呼吸频率有小幅上升,所有小熊猫均未出现呼吸暂停及无规则呼吸现象;小熊猫的肛温随着麻醉时间延长呈轻微下降趋势.说明该麻醉方案诱导快速、平稳,维持麻醉期间镇痛、镇静、肌松质量良好,对生理参数影响较小,但苏醒质量有待提高.

    小熊猫氯胺酮赛拉嗪复合麻醉麻醉效果

    豫选黄河鲤与豫选黄河鲤2号幼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石英刘开放庞纪彩王鑫海...
    133-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比较豫选黄河鲤(Yuxuan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erus)与豫选黄河鲤2号(Yuxuan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erus Ⅱ)幼鱼生长性状、肌肉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能,试验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初始体重为(138.92±9.13)g、体长为(17.52±1.31)cm的豫选黄河鲤和豫选黄河鲤2号各600尾,将每个品种鱼分别随机放入3个网箱中,每个网箱中各200尾,养殖时间为117 d,试验开始时测定试验初体重,试验结束后观察体色,测定成活率、生长性能指标(试验初体重、试验末体重、增重率、试验末体长、肥满度、饲料系数和体重变异系数)、肌肉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抗氧化性能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溶菌酶(LZM)及鳃丝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豫选黄河鲤与豫选黄河鲤2号均具有野生黄河鲤的形态特征.与豫选黄河鲤比较,豫选黄河鲤2号的试验末体重、增重率和肥满度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和体长均差异不显著(P>0.05).豫选黄河鲤和豫选黄河鲤2号的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3.17%和1.65%,肌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51%和17.78%,脂肪含量分别为3.41%和3.21%.与豫选黄河鲤比较,豫选黄河鲤2号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水分、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而肝脏、肾脏、脾脏SOD和GSH-Px活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织的CAT和LZM活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脏和脾脏MDA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鳃丝Na+/K+-ATP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说明豫选黄河鲤2号比豫选黄河鲤生长速度更快,规格更整齐,肌肉蛋白质含量更高,抗氧化性能更优良,具有较广的选育和发展前景.

    豫选黄河鲤豫选黄河鲤2号生长性状肌肉营养成分抗氧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