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中医药
黑龙江中医药

王顺

双月刊

1000-9906

hljtcm@163.com,hljzyy@yahoo.com.cn

0451-55643615、55653086-6683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

黑龙江中医药/Journal Heilong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刊物。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突出中医特色,以临床为主,及时反映本省中医临床和科研新成果,为振兴中医事业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识别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给予多模式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及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

    袁桂香
    316-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识别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给予多模式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8例早期识别胎儿窘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外给予多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分娩情况、心理状态、妊娠期指标.结果:①对照组自然分娩率较低,剖宫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分娩情况相关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SAS、SD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羊水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孕期增长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健康教育干预能改善早期识别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妊娠期指标,优化分娩方式,降低患者负面情绪.

    早期识别胎儿宫内窘迫多模式健康教育分娩方式妊娠结局

    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康复效果分析

    叶信凤
    318-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本院接诊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将按患者纳入参考组(2019年7月-2020年12月,n=50),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2021年1月-2022年7月,n=50),在参考组的基础上予以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下床活动、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与参考组对比,观察组ESCA评分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对比,观察组下床活动、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参考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020,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而言,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可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

    多学科协作护理下肢骨折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康复效果

    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患者创伤性应激障碍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钟伟彬
    32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患者创伤性应激障碍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伤性应激障碍、术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损伤(7.36±1.06)分、回避症状(8.16±1.09)分、主观评定(8.21±1.36)分、警觉性增高(8.42±1.30)分、反复重现体验(7.52±1.1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29.41±3.52)h、肠鸣音恢复时间(26.35±4.08)h、住院时间(4.45±0.21)d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25/35)%(P<0.05).结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术患者采取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术后创伤性应激障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需求为导向的护理子宫肌瘤腹腔镜创伤性应激障碍术后恢复

    基于正强化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郑虔枫陈兰廖丽萍
    323-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正强化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临床收治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正强化理论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均更短,护理前,患者组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组间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分(4.53±0.23)高于对照组(3.09±0.87),依从性得分(12.43±1.8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患者在经过护理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更佳,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依从性更高,建议该护理方式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强化理论护理干预急性胰腺炎护理价值对比护理

    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叶晓英
    326-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期间具备的应用价值.方法:令2019年1月至2022年覆盖范围内因停经、单侧腹痛与呈输血指征等体征就诊并于院内确诊为宫外孕且行保守治疗的68名患者为本次试验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等数两组(n=34),使其对应为对照组(应用常态化护理干预)与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评估结局、观察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临床评估量结局、观察患者睡眠质量指数临床评估结局、观察患者心理学抑郁/焦虑自测量表临床评估结局、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评估分数更高,与对照组相较组间具备的差距存在统计性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更高,与对照组相较组间具备的差距存在统计性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临床评估分数更低,与对照组相较组间具备的差距存在统计性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学抑郁/焦虑自测量表临床评估分数更低,与对照组相较组间具备的差距存在统计性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形成先兆性子痫、子痫、阴道流血的发生比率更低,与对照组相较组间具备的差距存在统计性价值(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宫外孕行保守治疗的患者群体中具备重要的指导性价值.

    优质护理宫外孕子痫保守治疗

    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

    郑月英
    329-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咳喘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小儿肺炎咳喘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张冬兰陈尚轩温丽娥黄奕辉...
    33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方法:纳入96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依从率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小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更小(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可以对患者的遵医行为给予有效改善,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给予有效减轻,显著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针对性护理模式异常子宫出血不良心理状态遵医行为满意度

    层级链式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张琳琳
    334-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层级链式护理对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肺炎患儿作为对象,患儿均在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这一时间段接受治疗,将其分组开展研究工作,即常规组与层级组,常规组患儿在研究过程中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层级组患儿在分组研究过程中进行层级链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层级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88.3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常规组和层级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开展干预工作之后,层级组患儿的VC指标、FEV,指标、FEV1/FVC指标及MMEF指标为(2.53±0.31)%、(2.58±0.26)%、(69.31±4.48)%及(1.58±0.23)%,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治疗期间配合层级链式护理,能够改善其护理依从性,同时有助于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

    层级链式护理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肺功能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宝香
    336-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神经内科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该院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8月-2022年11月,采取便利抽样选取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的神经内科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106名及普通病房护理人员234名为研究对象,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为(182.66±12.46)分,与普通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得分(183.67±11.2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了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月夜班次数、月收入、婚姻情况、职称,显示除学历外均在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工作年限、月夜班次数、婚姻情况是神经内科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神经内科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均处于偏低水平,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注重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

    神经内科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郑诗林师有娣王钟敏李文慧...
    339-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更有效,两组患者组间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更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冠心病治疗依从性心功能个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