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刘义兰

半月刊

1001-4152

jns@tjh.tjmu.edu.cn

027-83662666;83663697

430030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护理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6年,是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学术性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国际标准开本,半月刊,上半月版为综合版,下半月版为外科版。本刊特点:根据护理学科的特点突出护理学科的学术性、实用性、科学性、理论性及艺术性。立足临床,面向临床、教学与科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省、市、地、县、区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及护理专业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慧化自我管理处方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闫朝霞常红叶单雨玮谢欣蕾...
    1-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智慧化自我管理处方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0例.对照组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给予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处方干预,在智能管理平台嵌入智能决策系统,结合患者个体化数据自动生成自我管理处方,包括评估、饮食、运动、监测、教育及并发症防治6部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除吸烟状态维度外)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智慧化自我管理处方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改善血糖控制.

    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智慧化护理血糖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智能决策健康教育

    不同蛋白质含量膳食睡前加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影响

    刘丽珺韩燕霞蒋青周雨雷...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蛋白质含量膳食睡前加餐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3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睡前(22:00)血糖4.0~5.6 mmol/L为干预时机,对照组予进食饼干9 g(含1.3 g蛋白质),干预组采用100 mL温水冲泡奶粉20 g(含6.6 g蛋白质).比较两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和睡前加餐后次 日血糖达标情况.结果 干预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1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次日血糖波动幅度、血糖目标范围时间、血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及其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提高蛋白质含量的睡前加餐方案可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促进次 日血糖达标.

    老年人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血糖管理蛋白质营养素饮食护理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问题解决类型研究

    武凯璐温爱纯王晓静季美华...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问题解决的潜在类别,分析影响因素,比较不同类别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血脂指标差异,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改善健康结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25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问题解决量表、代谢综合征自我管理知信行量表、慢性病 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健康信息素养自评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健康问题解决的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类别患者的 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血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健康问题解决可分为有效型(72.0%)和低效型(28.0%)2个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和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问题解决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健康问题解决有效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较低效型患者控制更优(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健康问题解决存在群体异质性,可通过提高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促进有效型健康问题解决,从而改善自我管理行为、血糖和血脂控制水平.

    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健康问题解决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健康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血糖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徐敏罗玉婷吴艳欣刘运霞...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1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调节疲劳得分(50.44±8.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孕周、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54.1%的总变异.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我调节疲劳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给予在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和孕周≥28周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更多关注,致力于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从而降低其自我调节疲劳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自我调节疲劳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自我损耗影响因素

    胰源性糖尿病早期筛查及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田恬吴兆荣李雯王静...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索并总结胰源性糖尿病早期筛查及血糖管理的相关证据,为提高胰源性糖尿病检出率及有效血糖管理提供指引.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有关胰源性糖尿病早期筛查及血糖管理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31日.对纳人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3篇、队列研究7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形成早期筛查目的、早期筛查方法、血糖控制 目标、血糖管理策略4个方面共15个条目的最佳证据.结论 胰源性糖尿病患者早期筛查及血糖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实施早期筛查及血糖管理提供指引,在证据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充分评估每条证据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胰源性糖尿病3C型糖尿病新发糖尿病血糖管理早期筛查并发症证据总结循证护理

    开颅术后患者经眼眶超声颅内压动态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张效东王杰敏张庆海刘永昊...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眼眶超声技术的颅内压动态管理方案在开颅术后患者中的实施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开颅术后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通过文献研究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经眼眶超声技术的颅内压动态管理方案并应用.比较两组患者转出ICU时的NIHSS评分和GCS评分,术后脑水肿、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钙)发生率,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转出ICU时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眼眶超声技术的颅内压动态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可有效改善开颅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开颅手术颅内压经眼眶超声技术超声监测重症超声德尔菲法脑水肿神经外科护理

    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患者运动康复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张娜娜周彤唐铭铭王双双...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并探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7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患者54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护理;2023年7-8月住院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患者52例为干预组,给予基于循证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患者运动康复管理方案.干预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衰弱状态、体适能、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干预3个月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49例、干预组50例完成研究.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衰弱程度、体适能、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运动康复方案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患者的衰弱状态,提高患者体适能和生活质量.

    老年人冠心病衰弱运动康复心脏康复体适能生活质量康复护理

    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压迫时间研究

    聂伟琳郭姝君林碧霞张萍萍...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穿刺处最佳压迫时间.方法 将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各515例,相同手术方式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各103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穿刺处采用弹性绷带包扎,每组分别止血2 h、3 h、4 h、5 h、6 h.评估各组患者不同时间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出血、血肿发生率)、安全性(桡动脉闭塞、迷走神经反射、水疱发生率)、患者感受(疼痛、前臂肿胀程度).结果 各组均未发生桡动脉闭塞、迷走神经反射.不同压迫时间组出血、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压迫时间组水疱发生率及疼痛、前臂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2 h、3 h、4 h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后缩短压迫止血时间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可减轻疼痛和前臂肿胀程度.

    远端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出血血肿疼痛前臂肿胀

    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李玉萍梁东芝舒红叶志英...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6~8周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阴道分娩产妇1 232例,于产后6~8周完成盆底肌功能检测,回顾性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盆底肌表面肌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1 232例产妇盆底肌前静息阶段异常605例(49.1%),快肌(Ⅱ类纤维)阶段异常839例(68.1%),慢肌(Ⅰ类纤维)阶段异常1 012例(82.1%),耐力测试阶段异常1 029例(83.5%),后静息阶段异常443例(36.0%).第一产程时间是慢肌阶段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30岁是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经产妇是快肌阶段和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保护因素,硬膜外镇痛是慢肌阶段、快肌阶段和耐力测试阶段异常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是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的保护因素,年龄≥30岁及第一产程过长会增加盆底肌损伤的风险.可根据产妇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保护其盆底肌功能.

    产妇阴道分娩盆底肌表面肌电图硬膜外镇痛产程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基于疾病特征的内养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张梦妍田苗苗姚金玉梁超...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脑卒中疾病特征的内养功训练方案,验证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发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脑卒中疾病特征的内养功训练,每次60 min,每天1次,共干预4周.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4周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及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脑卒中疾病特征的内养功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

    脑卒中偏瘫认知功能障碍内养功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