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与康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与康复
浙江省护理学会
护理与康复

浙江省护理学会

胡斌春

月刊

1671-9875

hlykf@hotmail.com

0571-87152049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环城东路108号翰林花园1幢1单元203室

护理与康复/Journal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卫生厅主管、浙江省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护理技术类期刊,创刊于2002年12月,以“传递护理学信息,提高理论与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理一致感在COPD患者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

    鲍杨娟黄丽华王智乾蒋智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慢性病资源利用和心理一致感的现况,并分析心理一致感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慢性病资源利用问卷及心理一致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疾病不确定感、慢性病资源利用与心理一致感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心理一致感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7.41±8.72)分、慢性病资源利用总均分为(2.97±0.03)分、心理一致感总分为(63.43±6.16)分.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慢性病资源利用呈负相关(r=-0.744,P<0.01),与心理一致感呈负相关(r=-0.671,P<0.01);慢性病资源利用与心理一致感呈正相关(r=0.571,P<0.01).慢性病资源利用通过心理一致感对疾病不确定感的间接效应为-0.313,占总效应的33.6%.结论 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心理一致感在慢性病资源利用与疾病不确定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不确定感心理一致感中介效应

    肠造口术后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叶建红李红徐丹吴金晶...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肠造口术后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的492例肠造口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临床症状分为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组和非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肠造口术后患者发生造口皮肤黏膜分离110例,发生率为2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24.0 kg/m2(OR=2.132)、腹压≥25 mmHg(OR=1.571)、造口黏膜缝线脱落(OR=10.851)、造口周围皮下积液感染(OR=4.197)、回肠造口(OR=2.076)、血红蛋白<90 g/L(OR=1.637)、白蛋白<28 g/L(OR=3.206)的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的风险大(P<0.05).结论 肠造口术后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较高.超重、腹压升高、造口黏膜缝线脱落、造口周围皮下积液感染、回肠造口、贫血和营养不良为肠造口术后患者发生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危险因素.

    肠造口术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影响因素

    吸气肌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呼吸功能和言语功能的影响

    阚弢宋杰徐艳
    12-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吸气肌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呼吸功能和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为期12周的常规言语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阈值压力负荷吸气肌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12周后评估两组呼吸功能和言语功能.结果 两组训练前后呼吸功能变化比较,最大吸气压差值对照组(6.23±2.24)cmH2O、观察组(17.71±5.55)cmH2O,t=10.524,P<0.001;吸气流速差值对照组(0.31± 0.13)L/s、观察组(1.07±0.33)L/s,t=11.849,P<0.001;用力肺活量差值对照组(0.08±0.16)L、观察组(0.30±0.07)L,t=6.828,P<0.001;第 1 秒用力呼气量差值对照组(0.07±0.04)L、观察组(0.22±0.50)L,t=13.525,P<0.001.两组训练前后言语功能变化比较,Frenchay构音障碍得分差值对照组(-18.73±2.84)分、观察组(-24.00±6.15)分,t=4.270,P<0.001;最长声时测定值差值对照组(2.60±0.89)s、观察组(5.74±1.00)s,t=12.927,P<0.001;最大数数能力测定值差值对照组(1.43±0.57)s、观察组(5.03±0.80)s,t=20.278,P<0.001.结论 吸气肌训练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言语功能.

    帕金森病吸气肌训练呼吸功能言语功能

    成人患者牙科焦虑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张剑春谢开红邵桑叶丽娟...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成人患者牙科焦虑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sycINFO、CINAHL、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成人患者牙科焦虑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9月16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5篇.汇总了筛选与评估、预防、心理社会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5个方面共29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成人患者牙科焦虑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较为全面,可供医护人员在临床中结合患者偏好使用,以改善成人患者牙科焦虑.

    牙科焦虑预防管理证据总结成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恐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郑静静夏静杨小蕾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恐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中文版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恐动的因素.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评分(41.65±9.32)分,发生高度恐动134例,发生率65.05%;中文版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62.34±9.67)分;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评分(31.56±5.19)分.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恐动的危险因素(OR=2.776,P<0.001),康复锻炼自我效能(OR=0.521)及心理弹性(OR=0.599)水平越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生康复期恐动风险越小(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恐动发生率较高,受家庭经济收入、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恐动心理弹性自我效能

    基于CiteSpace对2013-2023年国内中医护理干预现状与趋势的分析

    朱炜琴胡珊徐建华季勇...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国内中医护理干预的现状,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 使用CiteSpace 6.2.R3软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关于中医护理干预相关文献的发文情况、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29 326篇文献,年发文量从2013年至2023年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作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团队合作但机构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疗效观察、中风、偏瘫、脑卒中、疼痛、糖尿病.腰椎功能、健康管理、核心能力、实践教学以及复发是近年来中医护理干预研究的前沿趋势.结论 国内中医护理干预研究较成熟,涉及较多领域,但作者和机构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把握研究热点及前沿,更好地推广中医护理干预.

    中医护理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江碧艳刘彩霞杨舒岚陈文英...
    33-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吞咽障碍疗效、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吞咽障碍显效10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16例,Z=-2.271,P=0.023.干预前后阿尔茨海默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患者版)评分差值观察组(3.68±4.19)分、对照组(1.87±4.62)分,t=2.087,P=0.039.结论 中药贴敷联合穴位按摩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吞咽障碍程度,提高其生命质量.

    吞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中药贴敷穴位按摩

    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沈雅芳周莲娟吴小花万珊珊...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新生儿科即将出院的68例早产儿及其家长(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按家长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及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早产儿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的早产儿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增加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家长的早产儿照护技能、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早产儿出院1周体重变化和出院1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家长照护知识(35.49±9.84)分、照护技术(33.46±9.37)分、照护能力(21.54±4.27)分高于对照组的(27.90±6.27)分、(23.77±6.32)分、(18.26±4.30)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5、4.894、3.147,P<0.01);观察组的家长满意度(99.68±0.88)分高于对照组的(94.45±7.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4,P<0.001).两组早产儿出院后1周体重均增长,增长量观察组0.25(0.19,0.34)kg、对照组0.19(0.15,0.24)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8,P=0.004).两组早产儿出院1个月内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能提升家长的照护技能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早产儿顺利地由医院向家庭过渡,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的成长.

    早产儿过渡病房家庭参与式护理

    不同时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瑛潘红英朱小莹韩咏梅...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6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 16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总分27.00(12.00,42.00)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劳发生率为38.71%(12/31)、活动期患者疲劳发生率为84.68%(94/111)、缓解期患者疲劳发生率为33.33%(7/21),疲劳总发生率为69.33%(113/16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关节功能、晨僵时间、躯体功能、睡眠质量和焦虑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劳的因素(P<0.05),且上述变量能解释疲劳水平总变异的69.3%.结论 不同时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疲劳水平均较高,活动期患者的疲劳发生率高于早期和缓解期,受关节功能、晨僵时间、躯体功能、睡眠质量以及焦虑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疲劳影响因素

    云随访智能系统在儿童烧伤居家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虞露艳凌云盛土君张稀...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云随访智能系统在儿童烧伤居家康复领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医院2020年7月至12月出院的80例烧伤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门诊随访方式干预患儿居家康复;2021年7月至12月出院的80例烧伤患儿为试验组,采用云随访智能系统+门诊随访方式干预患儿居家康复.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遵医持续随访率、居家抗瘢痕锻炼正确率、出院后3个月瘢痕评分.结果 试验组遵医持续随访率为98.75%、居家抗瘢痕锻炼正确率92.50%、出院后3个月瘢痕评分3.64(1.00,6.00)分,对照组分别为65.00%、32.50%、5.34(2.00,8.00)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随访智能系统在儿童烧伤居家康复领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烧伤患儿康复居家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