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评辛亥革命:毛泽东唯物史观的独特呈现

    罗建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毛泽东汗牛充栋的文本群我们会发现,毛泽东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辛亥革命进行了评论、阐述和界定.更重要的是,这些评辛亥革命的理论话语彰显了毛泽东对唯物史观的科学领悟和准确把握: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进行强调与运用,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积极应用与拓展,以及对人类社会历史总体特征加以强调和阐明.因此,我们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解读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深入思考、精彩论述与科学评价.

    毛泽东辛亥革命唯物史观

    试论毛泽东认识论的实践转向过程

    赵明辉张一平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毛泽东实践认识论的研究极其丰富,但其中对于毛泽东如何克服其早期认识论的局限并最终以实践的观点重构自身认识论的思想轨迹与心路历程,却缺乏系统性的梳理.通过整理其相关文献可知,毛泽东实践认识论思想并不是天然存在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实践中一系列的思想矛盾运动,最终摆脱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理论羁绊,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由经验地认可走向自觉地认同与构建,从而完成自身认识论的实践转向.

    毛泽东认识论实践转向

    五四时期《学生救国报》《新湖南》周刊、《新湖南》月刊的比较研究

    刘志胜段绍斌黄珊琦胡德华...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自治会会刊《学生救国报》及《新湖南》月刊的原件面世,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湘雅学子反帝反封建、读书救国的行为壮举.《学生救国报》及《新湖南》周刊、《新湖南》月刊是五四运动时期,由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创办的三种不同刊物.《学生救国报》出版至第五期更名为《新湖南》(周刊),至第七期由毛泽东接替龙毓莹担任主编,较前六期更具革命性;《新湖南》周刊、《新湖南》月刊在基本要素、发刊宗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五四时期学生救国报《新湖南》周刊《新湖南》月刊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列文献的编译

    张兵龚海婷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是马列文献编译最富成效的时期之一,在当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具有超越时境的远见,对马列文献展开了周密有序的编译工作,其编译成果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军事学、文艺学等多方面.该时期编译传播的马列文献受时局影响在题材选定和出版发行方面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梳理延安时期马列文献的编译历史,总结其中的宝贵遗产为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列文献编译当代启示

    小学生勇气培植的体育路径探析

    汤万松
    28-3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向度就是培养勇气品质.通过对小学生勇气品质养成的测试与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个体发展情况与学业成绩对于其勇气品质的影响明显,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勇敢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勇气品质的主要内涵与表现,有侧重、有重点地采用科学方法,借助体育路径培植小学生的勇气品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勇气体育路径小学生核心素养

    "双减"视阈下小学英语诗性课堂建构研究

    郭俊兰刘明东邓星曹硕...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小学课堂的主渠道功能.就小学英语学科而言,因为《课标》理念要求诗性、育人价值呼唤诗性、核心素养指向诗性、语言习得需要诗性,所以建构诗性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诗性课堂的建构主要通过理解、欣赏、展示、创编四个层面的教学过程来实现,让学生的诗性得到激活、熏陶、体验和升华.其次诗歌理解、诗歌欣赏、诗歌展示、诗歌创编需要有序开展、环环相扣,才能形成和谐的小学英语诗性课堂,建构"四重奏".

    "双减"小学英语诗性课堂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必要性及路径分析

    梅易杨思帆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课堂的"问题提出"教学既是对新课改理念目标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开展问题提出教学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提升学生综合性.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书本相关内容欠缺、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学生评价较为艰难等三方面突出问题.根据现实环境和数学学科特点,可以从结合信息技术,扩充教学资源;联系实际要求,加强师资建设;制定评价标准,促进问题提出等方面积极探索解决路径,以发挥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育人价值.

    新课改问题提出小学数学

    "马克思主义行"与"中国共产党能"的辩证统一

    张乾元胡熙涵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行"与"中国共产党能"是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的两个重大命题."马克思主义行"归根到底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作为"行动指南"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能"根本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图景的呈现,"中国共产党能"的实践检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行".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把握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才能自觉践行中国共产党"能"的逻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增强理论和行动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党的百年实践辩证统一

    在百年党史中解码"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的大逻辑

    肖映胜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深刻地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再次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能".从百年党史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是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最首要、最基础的切入点.在百年党史中解码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大逻辑,可以从五个方面予以概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发展壮大迅速创造了并且在持续创造世所罕见奇迹的党,是一个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作出突出贡献的党,是一个在形成理路与执政理念上与西方政党有根本区别的党,是一个不懈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党,是一个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发展的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根本问题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道路百年历史的基本经验

    张保军何京玲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道路的百年奋斗历程集中体现了近代以来历经坎坷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道路施行的根本原因,精准把握国情是其施行的基本依据,明晰时代方位是其施行的奋斗目标,推进理论创新是其施行的方向保证,而站稳人民立场是其施行的核心价值.

    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百年历史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