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AGIL模型及实现条件研究

    谢冲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要求,高校资助育人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进入了以相对贫困为主要表现的"后小康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将面临新的问题挑战,"三全育人"视角下做好高校资助育人需要工作机理创新,工作模式转型.借鉴于AGIL模型的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等四维功能,高校需要从环境资源上拓展工作平台,从培养目标上保障立德树人,从教育价值链上达到协同效应,从校园文化特色上做到持续改进,在学校资助育人实践中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AGIL模型

    《周礼正义》训诂释例

    李文武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诒让《周礼正义》是研究《周礼》及孙氏礼学思想的重要文献.孙氏以义例解经,在《周礼正义》中注入了极为丰富的义例思想,他既承前人,又有开创,成为用义例研究《周礼》的集大成者.该文以训诂为个案进行分析,初步展现了孙诒让以义例治经的思想.

    孙诒让《周礼正义》训诂义例

    空间与人伦的"失范"——《北京折叠》中城市伦理的症候性分析

    江涛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折叠》中的空间分层暗含着基于社会阶层差异的不平等、不正义现实之上所建造出来的具有间隔效用的道德距离的内核隐喻,它在外围结构上构成了迈克·戴维斯所说的"布满平民窟的星球",而在整体的形象上又可视为是大卫·哈维所研究的"巴黎城记"的汉化版.小说利用文学想象将三类社会空间按照一定的现实的城市伦理准则进行了超现实的空间折叠,即把现实中虚化的道德距离通过"空间区隔"的手段进行了艺术强化,从而揭露出了北京城从"空间"到"人伦"的双重伦理悲剧.

    城市空间市民伦理权力与资本《北京折叠》

    日本古辞书"倭玉篇"考述

    王安琪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倭玉篇"是日本中世时期出现的一系列按部首排列、以字形为检索对象的字书的统称.作为室町时代的代表性字书以及《玉篇》"日本化"的重要成果,"倭玉篇"在语言文字层面和文化交流层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这一材料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倭玉篇"的成书背景、编纂者、书名、编排方式和编纂体例及其与《玉篇》的关系,以便国内同仁能够对该材料有基本的了解,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倭玉篇"日本古辞书《玉篇》

    《望厦条约》文本差异翻译及其对中美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影响

    熊辛格黄茜芸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攫取他国主权的一种卑劣方式,差异翻译被近代列强多次运用于中外条约的缔结中.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为扩大并保障对华贸易,通过《望厦条约》开启了中美的不平等关系.为攫取更多的权益,顾盛使团成员伯驾和裨治文在条约谈判和成文过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利用中国缺乏外交人才的弊端,通过概念差异、表述差异和性质差异等翻译方式,擅自将美国政府的侵略诉求植入条约文本,体现了近代美国的强权外交和不平等对话关系.清政府忽视中外条约的文本翻译,不仅导致近代中美首个不平等条约的产生,而且丧失更多的国家主权.

    顾盛使团差异翻译强权外交不平等关系

    民国东北的商租危机与舆论应对

    许健柏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满蒙条约给予日本在我国"南满洲"地区商租土地特权,大量中国东北民众失去土地,引发群体性生存危机.为应对危机,民国舆论界借公共舆论为利器,及时跟踪报道商租情况,剖析商租危机的缘起及图谋,提出一系列颇具实效的应对策略.在舆论界的催生下,促使民国政府颁布诸多法律、法规及条令,强化商租抵制效果.同时,民国舆论界又对北京政府及东北地方当局应对危机不力的情况进行严厉批判.民国新闻传媒围绕商租危机的上述报道和批判评论,均属特殊环境下舆论界应对商租危机的重要内容,反映出民国公共舆论在保护国家利益上的强大作用.

    商租危机公共舆论民国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