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兔髓核细胞中小窝蛋白 1(caveolin 1,Cav-1)及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延缓IDD髓核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及模型+假电针组,每组各5只.造模方式采用加压器对L4~L5椎间盘进行200 N压力持续轴向加压28天,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判断是否造模成功.正常组兔予以自然喂养,不予任何干预;模型组兔使用加压器对L4~L5椎间盘加压28天,造模成功后不作任何治疗;假模型组兔同模型组造模方法,保留加压装置及克氏针但不完成椎体加压及干预治疗;模型+电针组兔在模型组的基础上,自造模成功后第1天起予以双侧L4~L5夹脊穴电针治疗,电针强度为1~2 mA,每次20 min,1次/天,6天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天,共4个疗程;模型+假电针组兔同模型+电针组方法,但在针刺夹脊穴时仅接上电针不接通电流.实验周期结束后,观察各组兔一般情况、MRI下椎间盘信号强度并进行Pfirrmann分级,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椎间盘髓核细胞中Cav-1及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兔比较,假模型组兔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变化,MRI下椎间盘信号差异较小;模型组兔一般情况变差,MRI下椎间盘信号为黑色低信号表现;模型+电针组兔一般情况明显缓解改善,MRI下椎间盘信号增强呈灰-白信号表现,质地更均匀;模型+假电针组兔一般情况较差,无明显改善,MRI下椎间盘呈灰黑色信号,未见明显信号改善.同正常组兔比较,假模型组兔椎间盘Pfirrmann评分、椎间盘髓核细胞Cav-1蛋白表达、p38 MAPK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兔椎间盘Pfirrmann评分、椎间盘髓核细胞Cav-1蛋白表达、p38 MAP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模型+假电针组兔比较,模型+电针组兔椎间盘Pfirrmann评分、椎间盘髓核细胞Cav-1蛋白表达、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下调椎间盘髓核细胞中Cav-1及p38 MAPK蛋白表达以延缓髓核细胞衰老所致的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