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征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征信
征信

刘积余

月刊

1674-747X

zhengxin@pbcti.cn

0371-65648820,65573905

450011

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29号

征信/Journal CREDIT REFER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主办的金融、经济类期刊。长期以来,本刊立足金融,面向经济,注重学术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精神传导金融政策、探讨金融理论、考察金融生活、聚焦金融教育、善于抓取经济、金融业发展中热点和难点问题,重视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动向、新问题的研究的探索,是广大经济金融工作者、高校师生及研究人员进行理论探讨、政策研判、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不可缺少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以立城,融而兴业:城市信用建设与企业信贷融资

    吴晶妹陈静远崔智斌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信用环境是资金往来畅通和稳定的基本需要,从制度到基础设施的信用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发展信用经济的根基.通过使用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以及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公布的城市综合信用指数,研究城市信用水平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失信环境里,上市企业的高信息透明度以及强外部监管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违约成本,比非上市企业具有较低的违约风险,从而能获得更高比例的信贷融资;第二,在信用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不同信息透明度和违约成本的上市企业之间信贷融资比例差距较小;第三,城市的信用水平越低,上市企业的长期信贷融资比例越高,短期信贷融资所受影响并不显著.未来,应进一步推进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城市信用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信用建设企业信贷融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经济

    信用规范的第三形态研究——基于信用学的视野

    周荣华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用规范具有道德、法律和信用管理等多种形态.信用管理中的信用规范可简称为信管信用或信管规范,它是与道德信用、法律信用相区别的信用规范的第三形态.信管信用伴随着信用关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是在与道德信用和法律信用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中协同发展的,具有现实必然性.在对信用行为的调节中,信管信用在调节范围、调节力量、评价取向、惩戒措施和责任属性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特征;信管信用还拥有自身的存在方式,拥有特定的类型划分,在各信用领域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信管信用的现实必然性、自身特征以及特定的存在方式是其得以成为信用规范独立形态的依据,也是信用学信用规范理论需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信用规范道德信用法律信用信管信用信用学

    个人征信机构自动化决策的风险识别与区分规制

    张雨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征信机构运用自动化决策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信用评价与信用反欺诈产品或服务,可能因传导不实信息、复现社会偏见与歧视、弱化人类决策个性化空间等对人的权益产生风险.通过对个人征信机构自动化决策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发现,信用信息查询类产品可引发"算法黑箱"风险,信用评价类和信用反欺诈类产品可同时引发"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等风险.我国现有法律衍生出个体赋权机制、透明度义务机制和第三方主体外部监督机制,以应对自动化决策引发的各类风险,但单一的规制机制较难解决个人征信机构自动化决策的风险规制难题.对个人征信机构自动化决策的风险进行规制,需要综合考量规制对象、规制目的和规制实效,并以个人征信数据处理关系为分析背景,建构公私法规制机制相衔接的立体化风险规制框架.

    个人征信机构自动化决策风险识别风险规制框架

    《民法典》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考察与制度完善

    沃耘乔鹏飞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为充分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我国相继施行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考察相关规则的司法适用,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界定不清、损害赔偿威慑作用不足、公益诉讼制度效用未充分发挥、"知情—同意"标准不一且流于形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构建可识别的场景化模式界定个人信息,引入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判定隐私,审慎引入惩罚性赔偿,明晰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构建"国家—行业—平台"三层规则体系实现实质同意,全面保护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隐私权惩罚性赔偿"知情—同意"《民法典》

    征信体系建设下个人信息保护的进路研究

    朱沛智贾振宇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在社会多个领域实现了覆盖且仍在深入.为弥补"结果保护"理念引发的个人信息收集与共享泛化、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引入"过程保护"理念,明晰个人征信信息收集、共享的范围,加强有关征信规则的有效应用.同时,要统筹个人征信与失信惩戒的体系建设,明晰个人征信信息侵权赔偿的认定标准,进而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

    征信体系失信惩戒信息收集个人信息保护信息权益

    企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征信合规治理路径——基于法经济学分析

    张二军刘威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入征信合规治理企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能够有效阻却刑事责任归咎、预防企业刑事犯罪风险.法经济学视阈下,治理企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司法机关应当引导罚金刑转向征信合规建设上,实现合规正向激励.企业应当建构征信合规制度,破除信息交换过程中的"囚徒困境",同时区分一般信息和征信信息的合规有效性程度及成本边界,达到预期合规成本与收益的边际效益均衡.建构企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征信合规制度要基于成本效益均衡理念、秉持类型化建构以及明确合规刑事责任的减免.

    征信合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法经济学

    农村社会诚信建设的主要困境及路径选择

    王辉
    60-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社会诚信建设既是村民个人品德提高的主要依凭,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目标.农村社会诚信建设面临农村行政能力弱化、传统诚信文化衰退、诚信制度建设滞后等发展困境.从强化党的领导、弘扬传统诚信文化、加强农村诚信制度建设等方面探析农村社会诚信建设的有效路径,对于推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诚信建设农村社会诚信诚信制度传统诚信文化

    大数据技术与个人征信评估:作用机制和实践路径

    李亦雯冉净斐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外延了信用体系的内涵,丰富了信用管理的手段和范围.基于大数据技术使用场景,从信息集成、流程优化和安全维护三个维度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优势展开系统分析,深入探究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作用机制,并从加强立法约束、降低数据歧视、注重信息保护三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个人征信评估的实践进路,以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征信体系及金融领域的赋能作用.

    大数据技术个人征信评估数据治理征信安全

    数字金融发展、经济双循环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张婉嫕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1-2022年中国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为基础,借助计量模型深入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并考察经济双循环的机制作用.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通过经济双循环间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证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高城镇化水平地区更为显著.鉴于此,提出持续推动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挥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赋能效应、因地制宜助力数字金融发展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借鉴.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发展经济内循环经济外循环

    转型中的最优银行结构:小银行优势理论与实践述评

    王剑刘南希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适配不同的金融体系.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后,发展模式从要素投入驱动型逐渐转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活动层出不穷,什么样的银行结构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回顾,阐释了小银行优势理论的核心要点以及在我国实践的现实效果,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小银行优势在我国是否适用问题,为探索更优的银行体系结构提供借鉴和启示.

    最优银行结构小银行优势科技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