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张燕萍

双月刊

1006-2920

xbbjb@vip.163.com

0371-65682637

450014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21号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视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馆共建研究——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为例

    赵凤玲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馆共建可视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够有效弥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受时空限制的不足,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让学生以可视化的方式感受纪念馆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对爱国主义产生深刻的理解。校馆共建可视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必须坚持注重资源整合性、彰显革命的教育性、彰显思想引导性等原则。

    可视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校馆共建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困境及完善对策

    王舒随庆军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要体现时代性要求,照顾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实现刑罚功能和目的的辩证统一。但是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未能体现这些要求,导致对未成年人保护有余而惩戒不足、刑法基本原则不能充分实现、过度纠结于刑事责任年龄而忽视其他犯罪因素的立法困境。未来的立法改革,需要明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中的指导地位,充实有关未成年人刑罚处罚的条款,进一步完善刑罚体系,扩充禁止令等保安处分制度,以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科学治理。

    未成年人犯罪刑法原则立法困境完善对策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鸿沟的国际法破解路径

    郭德香徐启航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扩张的数字鸿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给国际法规则带来了严峻挑战。人工智能的离心力、冲击力、扩张力,加快了数字鸿沟的生成速度,加深了数字鸿沟的生成深度,加大了数字鸿沟的生成跨度。弥合乃至消除数字鸿沟,需要加强国内国际法律衔接,强化国家对智能科技公司的治理;科学立法,完善人工智能数据监管政策;构建务实管用的国际治理体系,推动全球密切合作。

    人工智能数字鸿沟国际法

    统一战线促进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郑琼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而且是新形势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的有力凭借。以统一战线工作推动乡村发展,既是统战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内在要求,也是以更加团结和广泛的力量推动农业农村领域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围绕统一战线服务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在统一战线工作方法的指导下,凝聚社会共识,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乡风文明,借鉴先进经验,搭建基层共同富裕示范点,对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聚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领域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统一战线农业农村共同富裕实践路径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现实挑战和对策

    纪中强周叶馨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面临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廉洁自律意识淡化、不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群众工作方法亟待创新等挑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聚焦现存问题,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完善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相关制度,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推动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群众历史经验现实挑战路径选择

    "五社联动"模式影响社区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研究——基于河南、四川两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毕然尹学朋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居民的主观感受对社区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对河南、四川的 412 份调查问卷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五社联动"模式与社区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五社联动"模式显著正向影响社区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五社联动"模式主要通过提高社区韧性、理清多元主体参与逻辑关系、增强社区公共性来提升社区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

    五社联动社会治理效能感社区治理

    宅兹中国与嘉靖四方:汉赋空间方位与汉代国家观念

    李小白付彦琪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诗经》"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到《周礼》"辨方正位,体国经野",三代以来,中央四方观念随着政治中心的迁移和版图的扩大而不断变化。汉代在延续周人天地祭祀、四方巡狩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起更复杂的空间维度和方位制度,勾勒出系统且严密的"天下"概念。汉赋有关地理方位的空间表达,无不体现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一统思想,这既是对畿服制度和画野分疆的文学书写,也体现了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的国家观念。

    汉赋空间中央四方国家观念

    20世纪40年代文艺大众化实践考论——以革命根据地文艺评奖活动为中心

    张润刘芳坤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评奖活动是文艺大众化实践的不可忽视的推动因素。20 世纪 40 年代革命根据地文艺评奖活动有三个突出特点:具有直观性的作品获奖比例更大,工农兵群众广泛参与,集体创作颇为普遍。文艺评奖活动推动了文艺大众化从理论走向实践。

    革命根据地文艺文艺评奖文艺大众化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研究——以国学品鉴课为例

    邢海霞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有助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有效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国学品鉴是传统人文通识课程,拥有丰富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在"金课"建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有助于发挥国学品鉴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国学品鉴

    基于OBE理念的金融资产评估案例库建设研究

    文皆尧杨瑞雪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OBE理念的金融资产评估案例库建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应用能力,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根据OBE理念及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金融资产案例库的建设需满足典范性、开放性、现实性三方面的要求,其建设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案例编写、后期维护三个部分。

    OBE理念金融资产评估案例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