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
河南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003-5168

nhkjzzs@126.com

0371-65528536

450003

郑州市金水区政六街3号

河南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权威性科技期刊。系统、全面、深入地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与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科技方针政策,报道科技动态,传递科技信息,荟萃科技精华,促进成果转化,追踪科技热点,讴歌科技英才,为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发挥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已成为河南科技界一个重要的科技宣传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科技资讯

    1-4页

    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运行状态自适应预警方法

    曹洋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提前发现潜在的高压电气设备故障,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或维护,以确保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延长高压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了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运行状态自适应预警方法.[方法]建立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运行状态数据库,利用所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数据来建立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模型,结合该模型实现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运行状态自适应预警.[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运行状态自适应预警效果较好,具备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该设计能够监测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通过分析数据和模式识别,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迹象,有助于预防设备的故障发生,避免大规模停机和生产中断,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气设备故障运行状态状态预警预警方法数据库运行状态模型

    风电机组"以大代小"电量效益的量化研究

    杨亚炬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依据存量风电机组的实际风资源情况,量化增加塔架高度所能产生的发电量效益.[方法]先依据风机机位统计的实际风速、风频分布情况,计算各不同单机容量、叶片长度的拟选机型所能产生的发电量效益;再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优发电效益的塔架、单机容量、叶片长度的机型组合.[结果]通过实例计算选定的机型组合所能产生的年度发电量相较于原机组的发电量提高2倍以上,并且可利用的小时数也较为可观.[结论]为老旧存量风电机组采取"以大代小"的提质增效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对预计的收益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为分析投入成本和量化收益情况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可行性方案.

    以大代小实际风速风频分布提质增效收益评估

    数字式匝间检测仪检测盲区及风力发电机匝间短路分析

    段文利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数字式匝间检测仪可为匝间绝缘检测提供直观的数据反馈,但实际检测过程中会出现检测显示匝间绝缘不合格但解剖线圈后无法找出绝缘问题或者检测显示合格但试验时匝间短路的情况,因此,急需排除检测干扰因素,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模拟了3种不同的线圈安装位置和2种不同的线圈安装状态来进行验证,并人为地制造线圈缺陷来测试设备的检测盲区.[结果]结果显示,圈式线圈安装位置和状态差异会导致数字式匝间绝缘检测仪的波形不重合度值升高,数字式匝间绝缘检测设备对人为制造的匝间绝缘缺陷无反馈.[结论]线圈附近的金属部件状态差异会对匝间波形不重合度值有很大影响,数字式匝间检测仪不能检测出未接触短路的匝间绝缘缺陷.通过对电机匝间绝缘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验证结果对电机制造行业规避匝间绝缘缺陷具有积极作用.

    风力发电机数字式匝间检测仪圈式线圈匝间短路

    索驱动环形网状天线展开过程动力学分析及轨迹规划

    卫鑫鹏张洁钰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准确减小环形网状天线展开过程中所受冲击并降低能耗,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分析的天线展开过程规划策略.[方法]首先,采用Bezier函数拟合驱动索的收纳过程,获得驱动索的输入轨迹;其次,采用Lagrange法、Bushing力法、等效作用力法建立具有绳索—滑轮的天线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驱动索柔性、索网力对天线展开过程的影响;最后,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天线系统的动力学代理模型,并基于多岛遗传算法优化获得驱动索的最优输入轨迹.[结果]优化结果表明,基于动力学分析的天线展开过程规划策略,能够在保证代理模型精度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天线展开角加速度峰值和功率峰值.[结论]提出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天线展开过程规划策略,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展开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环形网状天线动力学分析代理模型展开过程规划

    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跑偏撕裂工况监测系统设计

    魏红亮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带式输送机综合工况中的跑偏、撕裂、急停闭锁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PLC的实时监测系统,对输送机皮带的状态进行实时感知,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自动预警,为输送机的相关线上人员提供操作和处理依据,提高带式输送机的开机率.[方法]首先,分析带式输送机跑偏、撕裂、急停闭锁等常见故障的形成机理及特点,明确相应的工况监测参数需求;其次,根据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工作环境以及工况监测和故障紧急保护的需求程度,选择合适的监测传感器;最后,结合PLC控制,形成可实施的系统方案.[结果]通过方案对比评估,最终设计出基于PLC的带式输送机跑偏、撕裂、急停闭锁工况监测系统.[结论]确定了监测传感器选型原则,形成了带式输送机具体的监测和控制设计方法,为提升煤矿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可靠性提供了可工程化实施的指导方案.

    矿用带式输送机跑偏撕裂工况监测PLC系统

    基于ANSYS的1500t造槽机有限元分析

    韩林山吴琛琛张续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作为大型水利渡槽施工设备,造槽机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强度及刚度校核,以保证施工安全.[方法]以1 500 t U型造槽机为研究对象,采用APDL参数化建模方法,对造槽机进行整体建模.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选取最危险浇筑、过孔工况,对造槽机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在8级风浇筑混凝土、6级风过孔工况下,整机的应力、位移、屈曲分析结果以及主梁的应力位移变化曲线.[结论]通过对上述工况下应力、位移、屈曲分析结果的研究,验证了造槽机在浇筑工况下,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使用要求.同时通过分析主梁在不同距离过孔时的应力位移结果,得出造槽机主梁存在可优化空间,为进一步研究造槽机的主梁优化提供参考.

    造槽机有限元仿真分析APDL主梁

    双主风机联合运转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吴一丹王淞民石修凯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平煤九矿双主风机联合运转通风系统在开采后期存在的丁组风机风量富裕、己组风机负担载荷过大的问题,需要对双主风机联合运转下的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平煤九矿中长时期的通风Ventsim三维可视化模型,提出相关优化方案,对不同方案从通风效果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扩修己二东翼回风下山、己二回风下山和己组总回风等高阻力段巷道断面至16 m2,新建回风联巷沟通己二回风下山和丁组回风下山,调节丁组风机角度至-14°,使丁组风机担负己二东翼回风风量,己组风机担负己二西翼回风风量,有效降低了矿井的通风阻力,实现按需分配,满足各用风地点风量的要求,己组和丁组风机负担的风量和风压更加合理.[结论]优化方案有效解决了该矿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矿井通风双主风机通风网络仿真模拟

    新型半流体动态密封材料及密封技术研究

    葛新玉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现有固态封孔材料无法封堵新生裂隙,导致瓦斯抽采后期效果变差的问题,开发一种由黏结性材料、膨胀剂和颗粒填充材料等配置而成的新型有机黏液封孔材料.[方法]首先对新型有机黏液的黏度、保水性、膨胀性和密封包裹性进行测试分析,然后对原有的"三堵两注"封孔装置进行改进,研制与新型有机黏液配套使用的三囊袋分段式封孔器.在现场测试阶段,根据试验工作面条件制定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方案,采用水泥封孔材料和新型有机黏液封孔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在30 d的观测期内,采用新型有机黏液封孔的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和纯量均大于采用水泥封孔的钻孔.[结论]新型半流体动态密封材料密封包裹性优于水泥封孔材料,对瓦斯抽采效果提升明显.

    瓦斯抽采新型有机黏液封孔性能封孔装置

    近水平煤层长距离采空区定向疏水钻孔选择方法研究

    段海涛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解决近水平煤层长距离采空区定向疏水钻孔选择的难题,需要一套量化评价的方法,为矿井探放水工程施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近水平煤层长距离采空区定向疏水钻孔水量计算模型,以伯努利方程为基础,综合分析开孔位置、孔径、孔深等参数,推导单孔及分支孔涌水量计算公式.[结果]以母杜柴登煤矿实际施工的采空区定向疏水钻孔为例,分析对比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同时对近水平煤层条件下单孔与分支孔水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得出了近水平煤层长距离采空区定向疏水钻孔布置的影响因素和选择方法.该方法准确性较高、计算简便,为类似矿井采空区水害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近水平采空区定向钻孔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