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袁隆平

季刊

1009-4229

agricultural2008@163.com;yuanast@yahoo.com

0551-5148113,5145651; 0371-84691326

410125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农科院情报所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Jour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原名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Newsletter)创刊于1999年,是我国第一家农业科技综合类英文期刊,袁隆平主编,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吴楚科技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编辑出版支持,2008年为双月刊,国际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3-1422/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229。该刊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重点宣传国内农业科研实践、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报道国内农业科研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国内特色资源、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与国际的农业学术交流和贸易情况。旨在提高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影响力,展示我国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该刊在国际上,尤其在亚太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实力雄厚的涉农机构及著名的国际农业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友好的信息交流关系。现已被国际权威检索工具CABI Full Text数据库、AGRIS文摘数据库以及国内中国期刊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登的文章也多次被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的(IPGRI)APO Newsletter、亚太种协的Asian Seed & Planting Material等摘录或全文转载。本刊设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物技术、农艺、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资源与环境、土壤肥料、农业信息等栏目,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本刊为双月刊,双月末出版,国际大16开本,铜版纸印刷,四封为彩色印刷。国内定价每册10元,全年6期共60元(含邮资),自办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溶剂处理花粉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黄安平王伟平谭炎宁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溶剂处理水稻花粉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以无处理为对照,采用超纯水、0。5%二甲基亚砜、1%乙醇、5%乙醇、8%乙醇和 0。5%二甲基亚砜+8%乙醇处理水稻花粉,再以处理过的水稻为父本与温汤杀雄的母本进行杂交,统计母本和父本植株处理过的穗子结实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溶剂处理组的水稻父母本结实率均下降且差异显著。其中 1%乙醇处理组的水稻父母本的结实率相对较高,0。5%二甲基亚砜处理组的最低。虽然这些溶剂会影响水稻种子结实率,但是并不影响它们作为中间溶剂溶解诱导化合物。该试验为后续化学诱导水稻单倍体奠定了技术基础。

    水稻溶剂花粉结实率

    两个黄籽油菜品种授粉后不同时期种子及其萌发后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研究

    高友丽张龙艳康雷陈星科...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黄籽油菜在授粉后不同时期种子及其萌发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该研究以'鸿源 558'和'秦优 806'为材料,分别取授粉后 30、35 和 40 d的种子各 50 粒,称量其干湿重并置于滤纸上做水培试验,3~5 d后统计种子发芽率,7 d后选取 30 株幼苗和不同时期种子进行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秦优806'和'鸿源558'两个品种的种子干重与发芽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且授粉后 30~35 d增长更明显,两黄籽油菜品种的发芽率和干鲜重无显著差异,授粉后40 d种子发芽率接近100%。'秦优 806'和'鸿源 558'种子的SOD活性随着收获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皆于授粉后 35 d达到峰值,这可能与遇到逆境胁迫有关;'秦优806'种子POD活性持续下降,而'鸿源 558'先上升后下降,这可能与种子的抗氧化防御机制与适应调节能力有关;两品种种子的CAT活性随着收获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秦优806'种子中MDA含量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而'鸿源558'则持续下降,在授粉后30 d种子中MDA含量均较高,说明'鸿源 558'受环境影响较小,抗性较强。两品种幼苗在授粉后 35~40 d SOD和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其受到逆境胁迫有关;'鸿源558'幼苗的CAT活性高于'秦优 806',说明'鸿源 558'抗逆性更强;授粉后 35~40 d,两品种MDA含量皆呈下降趋势,表明此阶段幼苗细胞膜损伤程度小,抗性不断增强。综上所述,'鸿源558'环境适应性更强,抗逆性更好。

    黄籽油菜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

    芥菜型油菜BjNAC102启动子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肖新波袁玉辉游亮黄欣...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NAC102 转录因子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该研究以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克隆并分析了BjNAC102 基因上游 3 000 bp的启动子序列,且利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由BjNAC102 启动子驱动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结果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许多与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光应答、赤霉素响应元件、生长素响应元件等,推测BjNAC102 在参与芥菜型油菜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成功构建了BjNAC102 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芥菜型油菜BjNAC102 基因的表达模式奠定了基础。

    芥菜型油菜启动子BjNAC102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山银花中酚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初鉴

    高炜李浪余莲芳丁慧娟...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然干燥山银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对山银花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基于植物广泛靶向数据库对其多酚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初鉴。结果表明:山银花总酚提取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g)液(mL)比 10∶1,乙醇浓度 57%,超声功率 70 W,提取温度 60℃,提取时间 11 min,此条件下山银花总酚提取量为 71。08 mg/g;山银花酚酸以绿原酸同分异构体为主,黄酮以川陈皮素、木犀草苷和香叶木苷为主。

    山银花总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响应面法酚类物质

    不同品种酸模花器官及花粉特性比较研究

    黄金强孙梦姗李鑫垚邹剑锋...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鲁梅克斯、食叶草F1、食叶草1、食叶草 2 为材料,对其花器官形态以及花粉的形态、数量和生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酸模品种的花瓣纵径差异不显著,横径和花冠直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雄蕊数均为 6 个,柱头数均为 3 个;四个品种的花粉形状均为长球形,极面观 3 裂圆形,均具有 3 条萌发沟,花粉外壁具小穴-刺状纹饰,并有疣状突起;不同酸模品种的花粉赤轴长差异显著(P<0。05);花粉量在各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单花花药数量均为 6个,花药特性均为开裂;食叶草 1 的花粉生活力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品种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通过对酸模花器官和花药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区别和鉴定酸模品种。

    酸模花器官结构花粉生活力花粉微观结构

    全元生物有机肥对辣椒生长、产量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陈海荣黄军汪彬黄彬彬...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全元生物有机肥对辣椒生长、产量以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设置全元生物有机肥+常规减量施肥 50%(T1)、灭活全元生物有机肥+常规减量施肥50%(T2)、常规施肥(T3)和不施肥(CK)4 个处理。结果表明:T1能显著提高辣椒的株高、冠幅、单株果数及产量;T1 根际土壤的pH值、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显著高于T3、CK,有效磷和速效钾显著高于处理T2;T1 的青枯病病情指数为 21。74,显著低于其他 3 个处理,分别比T2、T3、CK低 10。37、20。19、35。48,T1 的相对防效为56。71%。全元生物有机肥能促进辣椒生长,增加辣椒产量和收益,活化土壤养分,提升土壤肥力,降低土传病害发生,可在辣椒连作障碍区域推广应用。

    辣椒全元生物有机肥抗病增产

    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对莲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及残留检测

    崔看徐志德李凯龙陈武瑛...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纹夜蛾是莲生产上最严重的虫害,严重危害莲产量和品质。但目前无登记药剂用于防治莲斜纹夜蛾的危害。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是防治蔬菜斜纹夜蛾的主要药剂,却被莲农广泛用于防治莲斜纹夜蛾。为确定这两种杀虫剂在莲田的施用浓度、防治效果和安全性,采用室内试验测定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5%甲维盐(WDG)的防治效果,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两种药剂在水体、荷叶和莲子上的残留情况。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均对斜纹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LC50 分别为17。700和1。694 mg/L。通过植保无人机以20 g/667m2 的浓度喷施甲维盐,5 d后在水体和荷叶上均未检测到甲维盐;以20 mL/667m2 的浓度喷施氯虫苯甲酰胺,9 d后水体和荷叶上的残留量分别为0。005和0。007 mg/L;两种药剂在喷施2 h后均未在莲子(干莲子和鲜莲子)中检测到药剂残留。综上所述,从莲子和荷叶采收的安全角度考虑,建议氯虫苯甲酰胺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安全间隔期均以9 d为宜。

    寸三莲斜纹夜蛾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农药残留

    镉胁迫下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周冰玉周宇王春平刘芬...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镉胁迫下能高效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微生物资源,该研究通过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镉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从实验室保藏菌株中筛选到 1 株DEHP高效降解菌B-7,并对菌株特性进行了研究。菌株B-7 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安全性高,对DEHP的降解性能优良,发挥降解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25~40℃、最适pH值为 6~8。菌株B-7 在DEHP初始浓度为 400 mg/L、镉含量为 10 mmol/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 4 d,其对DEHP的降解率高达 93。1%,且该菌株对DMP、DEP、DBP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在镉和DEHP复合污染的土壤中,B-7与土壤土著微生物的协同降解显著提高了DEHP的降解率,表明该菌株在镉和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邻苯二甲酸酯解淀粉芽孢杆菌土壤生物修复

    致读者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