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袁隆平

季刊

1009-4229

agricultural2008@163.com;yuanast@yahoo.com

0551-5148113,5145651; 0371-84691326

410125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农科院情报所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Jour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原名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Newsletter)创刊于1999年,是我国第一家农业科技综合类英文期刊,袁隆平主编,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吴楚科技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编辑出版支持,2008年为双月刊,国际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3-1422/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229。该刊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重点宣传国内农业科研实践、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报道国内农业科研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国内特色资源、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与国际的农业学术交流和贸易情况。旨在提高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影响力,展示我国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该刊在国际上,尤其在亚太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实力雄厚的涉农机构及著名的国际农业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友好的信息交流关系。现已被国际权威检索工具CABI Full Text数据库、AGRIS文摘数据库以及国内中国期刊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数据库全文收录,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登的文章也多次被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的(IPGRI)APO Newsletter、亚太种协的Asian Seed & Planting Material等摘录或全文转载。本刊设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物技术、农艺、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资源与环境、土壤肥料、农业信息等栏目,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本刊为双月刊,双月末出版,国际大16开本,铜版纸印刷,四封为彩色印刷。国内定价每册10元,全年6期共60元(含邮资),自办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叶面肥处理对菜油两用油菜产量品质影响研究

    褚百凤李纲刘文祥易睿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苔 929'、'金油薹 1 号'和'中双 11'为材料,苗期分别喷施磷酸二氢钾、萘乙酸和硒肥,研究不同处理对菜油两用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调查的各项指标均以萘乙酸处理最高,其次是硒肥处理;收获期 3 个品种的株高、角果数、单株产量和一次有效分枝数均以萘乙酸处理最高,磷酸二氢钾处理次之;硒肥处理的菜薹品质最佳,其次为萘乙酸处理;萘乙酸处理下'金油薹 1 号'效益达 4971。78 元/亩,比对照增收 642。32元/亩。菜油两用油菜在苗期喷施萘乙酸效果较好,加施硒肥处理效果更佳。

    '金油薹1号'菜油两用油菜萘乙酸硒肥

    苗期喷施叶面肥对油菜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卢平均李芳艳陈浩惠荣奎...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合适的油菜苗期叶面肥,以'沣油 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面肥处理(BR、Se、Si、BR+Si、BR+Se、Se+Si和BR+Se+Si)对油菜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油菜的蕾薹期长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产量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其中Si+Se处理的效果最佳,Se和Si处理次之;整个花期花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整体高于种子;花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初花期最高,花期叶的可溶性糖含量要高于蕾薹期,收获期角果皮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授粉后 35 d角果皮和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接近;成熟期角果皮和种子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均逐步下降,但角果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种子。总之,苗期喷施Si+Se叶面肥对油菜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可在油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油菜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的A05染色体KASP标记开发

    杨倩李宝郭一鸣刘新红...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寻求能广泛用于不同遗传背景下高油品种选育的含油量筛选的分子标记,利用前人研究结果,开发了油菜含油量KASP分子标记,进行了KASP分子标记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F2 群体验证,该标记与A05染色体上含油量QTL紧密连锁,这将助力于在长江中游地区定向选育高含油量"丰(沣)油"系列油菜品种。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KASP标记

    '金湘玉'黄桃果实糖与类黄酮代谢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陈为峰王春发黄佳李杜...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NA-seq转录组测序等方法研究了'金湘玉'黄桃(Prunus persica'Jinxiangyu')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花后 20~90 d)可溶性糖组分及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变化,筛选出调控果实可溶性糖与类黄酮化合物形成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花后60~85 d为'金湘玉'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在此期间明显上升;成熟果实糖含量以果糖和蔗糖为主;山奈素苷在果实中的含量较低,槲皮素苷含量在幼果期含量较高,随果实成熟含量降低;在果实中不含有花色苷化合物;参与类黄酮代谢相关基因(ANS、DFR、F3H、FLS、4CL1 等)在果肉中的表达量较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共鉴定到 181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 5 条糖代谢途径,其中SDH基因表达水平较高且随着果实成熟而持续上调,主要促进果实发育后期果糖含量的积累;SPS1、SS与SS1 基因表达水平随着果实成熟而持续上调,对蔗糖调控起着关键作用;SUS3、INVA基因在果实发育前期表达水平较高,主要促进蔗糖的降解。

    黄桃糖代谢类黄酮化合物差异基因表达

    不同消毒方法对白魔芋愈伤组织影响研究

    陈绪言陆毅郑林林冯渝茜...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组培快繁体系中不同消毒方法对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愈伤组织的影响,研究比较新洁尔灭、升汞、次氯酸钠、酒精 4 种不同消毒剂及不同消毒时间处理的愈伤组织生长差异,并通过解剖观察探究其对愈伤组织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消毒 5 min或 75%酒精消毒 5 s处理对愈伤组织影响较小,20 d后褐化率最低,分别为 16。32%、15。46%,玻璃化率最低分别为 3。24%、9。72%;新洁尔灭与次氯酸钠处理对愈伤组织细胞影响较大,褐化率最低分别为 50。69%和 25。12%,玻璃化率最低分别为28。47%和 28。43%。对白魔芋愈伤组织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酒精消毒和升汞消毒处理的愈伤组织较为紧密,而次氯酸钠与新洁尔灭消毒处理的愈伤组织较为疏松。综上所述,在白魔芋组培快繁消毒过程中,建议采用 75%酒精或 0。1%升汞进行消毒处理并尽可能减少新洁尔灭及次氯酸钠的使用。

    白魔芋愈伤组织解剖观察消毒方法

    姜黄素类物质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芒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周丽婷何衍彪郭开发李意成...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 4 种姜黄素类物质姜黄素、四氢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番茄灰霉病菌丝和芒果炭疽病菌丝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 4 种姜黄素类物质对番茄灰霉病菌丝和芒果炭疽病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其中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两种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为 600 mg/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芒果炭疽病菌抑制率分别为 98。19%和 100%;其次为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的抑制作用最小。毒力测定结果也表明 4 种姜黄素类物质对两种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作用。其中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毒力最强,其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芒果炭疽病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 分别为131。125和122。235 mg/L;姜黄素的毒力作用最小,有效中浓度EC50 分别为 273。143 和194。943 mg/L。

    姜黄素姜黄素类似物番茄灰霉病芒果炭疽病抑菌活性

    烟草野火病菌LFD-RA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肖艳松李宏光李思军吴文信...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有效检测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以烟草野火病菌HrpZ基因序列为靶标,设计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特异性引物,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获得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烟草野火病菌LFD-RAA快速检测体系,并对其检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 39℃恒温条件下反应 25 min即可完成扩增,灵敏度可达到 0。0001 ng/μL,优于PCR检测灵敏度,且该检测体系可从烟草叶片上快速检测到烟草野火病菌,证明其实用性强。综上所述,LFD-RAA检测体系可应用于烟草野火病的快速检测和早期诊断。

    烟草野火病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检测

    不同原料处理方式对苹果蒸馏酒品质影响的研究

    于志海蒲江华班振筑赵鹤翔...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苹果为研究材料,研究酵母(X16和RMS2)、果核和果胶酶对苹果蒸馏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能缩短发酵周期;粗馏酒产量,X16 显著高于RMS2,有核显著高于无核,有酶显著高于无酶;一级酒品质,X16 的总酸、总酯、高级醇和酒精度显著高于RMS2,有核的总酸显著高于无核,但酒精度和总酯低于后者,有酶的总酸和酒精度显著高于无酶;二级酒品质,X16的总酸、总酯和酒精度显著高于RMS2,无核的酒精度显著高于有核,有酶的总酸显著高于无酶,但有酶的酒精度低于无酶。综上所述,菌株和果胶酶对苹果蒸馏酒的品质影响较大,X16更适合酿造苹果蒸馏酒,果胶酶通过影响发酵速率和温度来影响苹果蒸馏酒品质。

    苹果蒸馏酒酵母菌株果核果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