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张平安

双月刊

2096-2452

hnszxb@163.com

0371-63771196/63515656

450045

河南省郑州市英才街2号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ti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查看更多>>本刊编辑力量雄厚,编辑质量在全国财经类学报名列前矛,能把握财经理论的发展态势,尤其突出商业理论、经济管理思想及经济法方面的理论建树。立足本校,面向全国,广采国内优秀稿件,格外关注青年学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生态思想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启示

    王洁严卿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基本创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它批判费尔巴哈的自然观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割裂了自然和历史的关系.《形态》一方面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阐明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条件是实践,另一方面阐明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推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形态》生态思想既体现了鲜明的历史思维,又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基点与价值取向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内在地构成了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生态思想.坚持发展《形态》生态思想,持续优化生产实践和生态治理,实现生态成果人民共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德意志意识形态》生态思想人与自然现实的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产业布局演变中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及其对索洛悖论的突破

    闵婷婷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分别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使用 2009-2021 年间国内 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回归得出结论:产业布局的优化能够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此外基于索洛模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回归方程,从回归系数为正且大于 1 方面观测并得出结论:新质生产力对GDP增长率的正向影响超出了其自身的增长率,即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新质生产力可以认为是解决索洛悖论的一个潜在途径.

    产业布局新质生产力索洛悖论

    河南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研究

    王庆丰范莹莹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于河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新发展理念提出发展思路:崇尚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协调布局,催生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绿色导向,引领新质生产力绿色转型;开放发展,拓宽新质生产力国际视野;资源共享,释放新质生产力主体活力.结合河南省情制定具体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创新驱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产业强基,建设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厚植人才沃土,构建全方位创新型人才引育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与制度保障,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度基石.

    新质生产力河南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陈浩南吴春岩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决策和首要任务,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赋能着力点是突破制造业发展桎梏.其动力机理包括科技创新、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在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发挥有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市场的市场调节和有志企业的主动发展这三重综合作用.

    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平台数据垄断规制的困境与纾解——以必需设施理论为切入点

    邓楚君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平台经营者常滥用其优势竞争地位,逐步将自由、公平的数据竞争异化为数据垄断,以事后救济为核心的反垄断法难以有效规制平台数据垄断.基于数字平台准公共属性的价值理念以及破除数据流通壁垒的现实需求,必需设施理论可以作为平台数据垄断规制困境的破局工具.然而,必需设施理论同样面临与数据的固有特性相冲突、适用条件不明、范围界定模糊、必需数据公开可能加剧隐私危机等现实局限.对此,当前应立足必需设施理论的"工具"定位,对必需设施理论的适用条件进行类型化分析,同时进一步细分必需设施理论的适用范围,逐步加强数据保障与形塑数据泄露的救济机制,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互联互通,更大程度激活和发挥数据价值提供制度保障.

    数据垄断拒绝交易必需设施适用范围救济机制

    信息网络传播权交互式认定标准重释

    王晓菲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本质是一种交互式传播行为,其"交互式"的标准认定常引发争议."向公众提供"如何界定、"公众"的范围如何把握以及"获得"的内涵如何理解,在IPTV限时回看业务中更具模糊性.从解释论角度出发,认为"实质提供"应为向公众提供的标准,"公众"应当进一步明晰为相互间不具有紧密联系的群体,"获得"意味着公众能对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具备选择自由度,构建更加明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交互式"的标准.对该标准的重释,是结合中国国情的著作权本土化改造,也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完善,有利于构建"门类齐全、内外协调"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体系.

    信息网络传播权交互式IPTV限时回看选定的时间和地点标准构建

    乡村振兴背景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证研究——基于132篇裁判文书的分析

    关家兴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超200 万hm2 的宅基地处于闲置状态,亟须有效放活宅基地使用权.通过裁判文书网等渠道,收集到农村房屋买卖合同司法案例共 132 篇,研究后发现实践中存在法院认定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不当、类似案件的判决之间存在冲突、农村房屋对外转让登记制度缺失等难题.基于此,通过对所选案例展开深入研究,从政策变迁视角揭示现行宅基地制度兼具居住保障功能及财产功能,进而提出赋予宅基地使用权完整权能、统一司法裁判尺度、妥善处理农村房屋转移登记问题等建议.

    乡村振兴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买卖合同裁判文书实证分析

    情感飞地、世情书与说书人——刘震云《一日三秋》谫论

    司国庆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震云的新作《一日三秋》依旧锚定故乡延津,通过各色人物的离乡经历,观照到故乡之于离乡者的冷峻残酷与温暖亲切之处.故乡于离乡者而言终将成为一方"情感飞地",只能借助回忆显影,离乡者也终将要经历对故乡从回望到遗忘的过程.《一日三秋》中"说话"的方式主要分为笑话、喷空和算命三种,构成世情之书的三个章节,对应着生活、情感、命运这三个之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侧面.笑话以"无意义"解构"追寻难",喷空以"穷开心"对冲"百事哀",算命以"命注定"缓释"心不甘",平民阶层得以从中领受生存智慧与解脱之道.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借鉴了宋元话本的技巧和模式,作家有意扮演说书人角色,作出了复归中国本土传统叙事经验的尝试.

    刘震云《一日三秋》延津故乡笑话中国叙事

    缺席的局外人——论乔叶《宝水》中的多重焦虑

    于云鸽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乔叶的新作《宝水》塑造了多个不同身份的"局外人"形象,并努力挖掘人物的多重焦虑及其深层内涵,以叙述者的内视角来进行回忆式叙述,呈现叙事主体由自身的认同与不认同造成的身份焦虑;通过叙述者的外视角,展现他者对于寻找"精神原乡"与"物理空间"的寻根焦虑与知识群体返乡产生的"救赎心理"和对乡村的发展焦虑,以自身的缺席来隐喻救赎者的心理,折射出当下"局外人"的返乡困境.

    焦虑《宝水》身份认同寻根

    海德格尔关于时间问题的探讨——基于《存在与时间》和《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考察

    牛强崔增宝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流俗"的时间观念提出了质疑,将时间看作是"理解一切存在的视域",并尝试通过探索时间来理解存在.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他用"时间性"来诠释"此在",进而通过"时间状态"来阐述存在论的历史问题.1930 年之后,海德格尔试图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理解时间,以期更贴近他所探讨的存在问题的本质,这被他称之为居有的敞开域的"时间——空间"(Zeit-Raum).这种关系超越了物理学上纯粹量化的空间与时间的简单混合,是一种更为本真的存在.对海德格尔时间观的探讨,有利于深化对存在本质的理解,并引导我们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时间海德格尔此在时间性